胡盼:作文中的“真实”
歌德曾说:“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即在于通过幻觉,达到产生一种更高真实的假象。”
文学是极高超的艺术,是创作(创造)出来的。学生作文也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类,哪怕它只属于极小的且初学阶段的一类。
中高考对于作文的要求是必须以“真情实感”为基础进行的创作。所有语文考试中的作文、各种作文比赛、“真情实感”都是必须的前提。
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时必须要有“真情实感”,必须要以“真实”来充实并装饰自己的文章。
但在现实的学生文章中我们却可以发现:如果学生只是如描摹一般的把“真实生活”照搬到作文里,读起来让人觉得不仅枯燥无味而且生涩不顺;如果学生把“真实生活”如诗歌吟诵一般的请将到自己的文章里,读起来让人又觉得“很假”;这样的文章根本达不到“真实”的要求,更不会有“真情实感”的表现。
读到此,很多人肯定都想要知道该如何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真实放到作文里?该如何让生活中的真实转化成文章中真实呢?我们在这里要谈的只是“作文中的“真实’”问题,暂且不谈如何解决的问题。
需要再强调的是:写作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这里一要关注“源于生活”,一要关注“高于生活”,还要关注“创作”。
源于生活,是所有的写作素材都是源自于生活,在生活中取材。请注意,这里的生活并非一定是自己亲自做的,也可以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所以,这里的“生活真实”并不是我们所想的和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一模一样。当然,如果只是把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原封不动的用语言表现出来,那就成了记录而非创作了。
小说中的“自传体小说”便是以作者的经历为创作蓝本,在经过艺术加工,让读者感觉到真实从而表达出作者想表达的“真情实感”。所以我们在读时总感觉自己就在其中,自己就是主人公,文中的事情自己就在做。
也许有人会说,学生作文不可能写小说。说的对,那我们可以看课本上学习过的散文名篇《散步》和《秋天的怀念》,作者在文中写出来的事件和表达出来让更多的读者产生共鸣的“真情实感”难道和他们生活中遇到的事是一模一样的么?我想,这大家都能看出来。
再说“高于生活”。因为文学作品她不是为了简单的记录生活,而是在生活的基础上表达出作者想表达的情感,需要生活的“升华”。而这升华必须用文字表现出来。
再说小说中的“自传体小说”,在以作者的经历为创作蓝本,在经过艺术加工后,有了小说中的主人公,主人公所做的一切都必须为小说的主题服务,这时候他所做的和遇到的事更倾向于为主题表达,那就需要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了。
即使不是自传体小说,我们也可以在其他的小说中找到事例。比如我们熟悉的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我们读时明知道是小说,但总是能真实的感觉到“孔乙己”“小伙计”“顾客们”“丁举人”这些人的存在,且感情都是真诚的流露。
所以我们也应该都能记起老师对我们说的“小说里的我并不是作者自己”。
再看散文名篇《散步》,作者在文中写的“分歧”也并非和真实发生的事情无异。作者莫怀戚曾说过,
选材时,我最终确定第一个契机为文章的外延,或曰思想感情之载体,是这样考虑的:
一、这是一次真实的散步,有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细节),这样,想象加工的部分便有了依托,较之纯粹的虚构更有实感;
二、刚好三代人,主体“我”和“我的妻”,客体“儿子”“母亲”齐全,便于“导演”;
三、说“导演”,是因为近年的散文写作倾向之一,是情节化(也有称细节化的),总之寓理于事之风长,单纯说理之风消,可读性越来越被强调。
二十年后说《散步》莫怀戚 (摘自《语文学习》2005.12)
从作者自己的表达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章中的真实并不是我们所想的完全是生活中的真实,他的表达是有目的性,是因需要而进行的创作。
至于“创作”,它是以创新为基础的。创新是必须创造出新的东西来,是所谓的“化学变化”而非“物理变化”。
当然,创新必须要有基础,这基础就是“真实生活”,就像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产生必须要以生活中真实的物质为基础,在适合的条件和必要的作用下产生反应。不像物理变化中把原有的一堆物质放在一起让其反应最后得到的仍然是和之前一堆物质一样的功效(功能),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
综上,作文中的真实和文章中的真实并不相同。
至于如何把生活中的真实转化成文章中真实下次再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