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人物——黄盖(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时,黄盖前往曹营诈降,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的军队,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他也因为此事迹而被后人广为传颂,小说《三国演义》在刻画黄盖这一人物时描写了“苦肉计”的故事。另,黄盖一词还指古代帝王的仪仗。黄盖,字公覆,汉末三国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权即位,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山越的一线,前后九县,所在悉平,迁丹杨都尉。黄盖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发动赤壁之战,黄盖向周瑜献火攻之策,并亲往诈降,火烧战船,重创敌军,以功拜武锋中郎将。后武陵蛮夷反,攻打城邑,黄盖以五百人,放其半入,拦腰截击,大破诸贼。春去夏来,寇乱尽平。后又平讨长沙益阳县山贼,加偏将军。官至偏将军、武陵太守。有一子,黄柄。史籍记载《三国志·吴书·黄盖传》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电影《赤壁》中的黄盖(张山饰)也。吴书曰:故南阳太守黄子廉之后也,枝叶分离,自祖迁于零陵,遂家焉。盖少孤,婴丁凶难,辛苦备尝,然有壮志,虽处贫贱,不自同於凡庸,常以负薪馀间,学书疏,讲兵事。初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孙坚举义兵,盖从之。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坚薨,盖随策及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守长。石城县吏,特难检御,盖乃署两掾,分主诸曹。教曰:「令长不德,徒以武功为官,不以文吏为称。今贼寇未平,有军旅之务,一以文书委付两掾,当检摄诸曹,纠擿谬误。两掾所署,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初皆布威,夙夜恭职;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两掾辞屈,皆叩头谢罪。盖曰:「前已相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杀之。县中震栗。后转春谷长,寻阳令。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黄盖盖姿貌严毅,善於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於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吴书曰: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床中。盖自强以一声呼韩当,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拜武锋中郎将。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馀皆奔走,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加偏将军,病卒于官。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吴书曰:又图画盖形,四时祠祭。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关内侯。历史评价陈寿: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出自三国演义)历史评价陈寿:“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韦曜:“盖少孤,婴丁凶难,辛苦备尝,然有壮志,虽处贫贱,不自同于凡庸,常以负薪馀间,学书疏,讲兵事。”蔡景历:“武夫则猛气纷纭,雄心四据,陆拔山岳,水断虬龙,六钧之弓,左右驰射,万人之剑,短兵交接,攻垒若文鸯,焚舰如黄盖,百战百胜,貔貅为群。”庾信:“乍风惊而射火,或箭重而回舟。未辨声于黄盖,已先沈于杜侯。落帆黄鹤之浦,藏船鹦鹉之洲。”章如愚:”如程普、黄盖、甘宁徐盛潘璋朱然朱桓、贺齐、凌统全琮吕范,皆智足以御众,勇足以却敌,未有不为守令之职者。“[以上内容由"gk_lbyy"分享。]黄盖相关

黄盖湖湖南岳阳临湘市人物关系:儿子:

黄柄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经历历史事件: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同年(公元215年)去世的名人:

程普 (?~215)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河北唐山市丰润区

孙乾 (?~215) 东汉末年刘备的属臣山东潍坊昌乐县

韩遂 (?~215) 汉末群雄之一甘肃省临夏永靖县

马秋 (?~215)陕西咸阳兴平

陈武 (178215)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安徽安庆宿松

孙瑜 (177215)浙江省杭州富阳+ 更多公元215年去世的名人》

(0)

相关推荐

  • 三国时期,今湖南省一带出了哪些名将?

    湖南省,地处长江中游.在历史上,湖南省和湖北省相对应,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又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省会驻长沙市.湖南省东 ...

  • 那些不弱于五虎上将五子良将的东吴猛将,都为东吴立下了赫赫战功

    三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三国是典型的战争时代,群雄并起,你征我伐,是培养名将的肥沃土壤.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到公元280年西晋统一,一共96年的时间里,众多的三国名将驰骋疆场,斗智斗勇,他们用自己 ...

  • 孙权为何最爱诈降?一次火烧曹操,一次气死曹休,性价比太高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在三国世界里,无论是曹魏阵营还是蜀汉阵营,都有不少的拥趸.甚至还有不少粉丝因为支持谁而在网上吵吵. 但是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同样是三足鼎立的政权,东吴一方却极少能收获大量的支持声 ...

  • 三国历史人物——凌统(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凌统(189年-217年,一说189年-237年),字公绩,吴郡馀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少有名盛,为人有国士之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官至偏将军. 年少名盛 凌统的父亲凌操轻 ...

  • 三国历史人物——赵云(三国时期蜀国名将)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 ...

  • 三国历史人物——陆逊(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荆州牧.右都护.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深得孙权器重.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 ...

  • 三国历史人物——夏侯渊(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夏侯渊(?-219)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惇之族弟,八虎骑之一.群雄征讨董卓时随曹操一同起兵,后征战四方,屡立功勋.在平定马超叛乱后负责西北防线的镇守.公元219年 ...

  • 三国历史人物——黄忠(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忠(?-220),字汉升,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 ...

  • 三国历史人物——孙亮(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

    孙亮字子明,孙权的小儿子.孙权年岁已高,而孙亮是最小的儿子,故此对他特别疼爱.孙亮的姐姐全公主,曾经诬陷太子孙和及其母亲(大懿皇后),心中一直不安,因此想依赖孙权爱孙亮的心意,最终将他立为太子.因此多 ...

  • 三国历史人物——李典(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李典(生卒年不详),字曼成,曹操麾下将领.山阳郡钜野县(今山东巨野)人.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崇尚学习与高贵儒雅,尊重博学之士,在军中被称为长者.李典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去世.魏文帝 ...

  • 三国历史人物——文聘(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文聘,生卒年不详,字仲业,南阳宛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刘表死后,其子刘琮降曹操.文聘初不随见曹操,直至曹操召聘相见,问其何以迟,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土境,愧于见人.曹操被这份忠臣 ...

  • 三国历史人物——夏侯威(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夏侯四杰)

    夏侯威(生卒年不详,)字季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第四子,右将军夏侯霸之弟. 夏侯威性格任侠,历荆.兖二州刺史,并与曹丕.曹植等相友善.其时泰山人羊祜,博学能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