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厚朴汤治疗脾胃病适宜性探析

导读: 半夏厚朴汤最早载于《金匮要略》,用于治疗妇人气郁痰阻之梅核气。通过临床跟诊学习和文献研究发现,半夏厚朴汤对多种脾胃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从理论研究、组方分析、现代应用及药理研究等方面探讨半夏厚朴汤治疗脾胃病的适宜性。

欢迎引用本文:

崔利娜, 刘雷蕾, 王韶, 孟静岩. 半夏厚朴汤治疗脾胃病适宜性探析[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8(3): 228-229.

CUI Lina, LIU Leilei, WANG Shao, MENG Jingyan. Analysis of the suitability of Banxia Houpu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J].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 38(3): 228-229.

半夏厚朴汤治疗脾胃病适宜性探析

崔利娜 , 刘雷蕾 , 王韶 , 孟静岩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1617

半夏厚朴汤又称七气汤、四七汤,该方出自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注曰:“咽中如有炙脔,谓咽中有痰涎,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之梅核气病也。”

历代医家在《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条文基础上不断发挥,扩展了半夏厚朴汤治疗范围,认为该方除用于治疗痰气交阻之梅核气外,还能理气宽中除满,治疗多种脾胃疾病。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为本条文附注了“胸满,心下坚”等记载,这为后世将本方引申应用于中焦痰阻气滞之胃脘痞闷疼痛、嗳气不舒、呕恶食少等病提供了新思路。

1 半夏厚朴汤与脾胃病病机

《神农本草经》记载半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茯苓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医学衷中参西录》曰:“厚朴,治胃气上逆,恶心呕哕,胃气郁结胀满疼痛,为温中下气之要药。”《本草纲目》载苏叶能“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方中4味药物皆能降气,其所治疗的部位主要为中上两焦,涉及咽喉、心胸、胃脘。方中半夏辛温入肺胃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厚朴苦辛性温,行气开郁,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生姜辛温散结,宣散水气,和胃止呕,助半夏化痰散结,且兼制半夏毒性;苏叶芳香行气,理肺舒肝,助厚朴行气开郁散结,诸药配伍共奏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半夏厚朴汤主要功效以降气为主,降中寓升,中上两焦气机升降有常则病自消。

脾胃同属中焦,交通斡旋,承担着升降出入的枢纽作用。脾主升清,化生气血,维持着五脏六腑营养供给。唐容川在《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中指出脾:“其气上输心肺,下达肝肾,灌溉四旁,充溢肌肤,所谓居中央畅四旁如是。”胃主降浊,将初步消化的食物继续推向下行。《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为人体气机之枢纽,且脾为生痰之源,若脾胃升降失常,脾运不及,胃失和降,可出现湿、痰、饮等病理产物,湿、痰、饮又可阻碍气机通畅,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形成诸多疾患。半夏厚朴汤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效与脾胃病病因病机不谋而合,为治疗脾胃病常用方剂之一。

2 半夏厚朴汤现代应用

半夏厚朴汤是临床常用的理气化痰方剂,黄煌教授认为半夏厚朴汤证变化性大,间杂性强,与许多方证交叉,故在临证之时多以半夏厚朴汤为基础方,在原方基础上化裁或合方,用于治疗精神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系统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根据其临床主要表现将其归属于“吞酸”“反胃”“呃逆”“梅核气”“噎膈”“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其发生主要由外邪犯胃、饮食内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出现反酸、痞满、胃痛、呃逆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脾胃病病位在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现代医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半夏厚朴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张娇等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总结近20余年以来胃食管反流病常用方剂及药对规律,发现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痰气交阻证以半夏厚朴汤为主。国医大师徐景藩先生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常以半夏厚朴汤为基础方,并采用“糊剂卧位治疗法”,即处方汤药加藕粉调成糊状半流质药空腹服用。金仕洪等认为慢性胃炎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痰涎凝聚所致,治以燥湿降逆,使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胃炎167例。肖林认为虽然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复杂多变,但其基本病理机制以肝胃不和、气机郁滞、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司为主,治疗宜从疏肝行气、化痰降逆、健脾和胃着手,以半夏厚朴汤化裁,疗效令人满意。

3 半夏厚朴汤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研究证实半夏厚朴汤能有效镇呕止吐,改善胃肠功能。药理研究表明生半夏及制半夏煎剂具有镇吐作用,半夏制剂能有效抑制胃液分泌。厚朴醇提物明显抑制小鼠HCI型溃疡形成,促进大鼠胆汁分泌,实验表明厚朴对消化系统具有促进作用,这也是厚朴主治湿阻中焦,脘腹胀满,食积气滞的作用基础。茯苓中的茯苓总三帖对急、慢性炎症有抑制作用,能降低胃液分泌,抑制胃溃疡。刘蓉等通过实验发现紫苏能调节胃肠运动障碍大鼠肠运动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的作用。方中生姜有“呕家圣药”之美誉,辛温散气,降逆和中,与诸药共同发挥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效。

4 小结

从半夏厚朴汤理论渊源、组方分析、现代应用及药理研究均显示该方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上具有可靠的疗效。中医诊治疾病的法则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病机的区别。所谓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的法则。异病同治,既不取决于病因,也不取决于病证,关键在于辨别不同疾病其病机是否相同。将半夏厚朴汤化裁或合方用于治疗脾胃病,是中医“异病同治”与“辨证论治”理论的具体体现。

作者简介:崔利娜(1990-), 女,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中医基础理论。

通讯作者:孟静岩, E-mail:mengjy@163.com。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2013CB531701)。

本期公众号责编:高杉

版权归天津中医药大学期刊编辑部所有

(0)

相关推荐

  • 有人说脾胃病“神方”不是平胃散?!

    治疗脾胃病,方子很多,为啥我唯独介绍平胃散呢? 脾胃水谷之海,运化不利往往产生水湿,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燥湿运脾正好符合脾胃生理特点. 外感兼有脾胃湿邪,可以金不换正气散,本方就由藿香半夏而成.加了半夏 ...

  • 右寸脉大是胃气不降;左尺脉大是脾气不升。

    .左寸是心与小肠的位置 管上半身的阳气所在 也是脾胃火之来源 脾之火来源于小肠 胃之火来源于心 进行一个药物区分 黄芩与黄连都能清心火 区别就在于 黄芩清小肠与脾火,黄芩的运动方向是可以向上的!黄芩能 ...

  • 半夏泻心汤*可应付一半的中医脾胃病

    ​* 半夏泻心汤,可应付一半的中医脾胃病.临床变动不能大,或加味一二,或肉桂,或大黄,或山栀子,或连翘,或厚朴,或附子. * 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如见效以后,当守方,多服些日子. * 人赖胃气以生, ...

  •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李东垣治疗脾胃病用药思路

    目的探寻<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中药物组方规律,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Office 2010对<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药物进行频数统计,应 ...

  • 【医论·医案·医话】陈士铎治疗慢性咳喘病思路探析及应用体会(附OSID码)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声明 多位作者向本刊反映,近期有许多自称国际中医中药杂志编辑或编辑助理的人通过发邮件.搜索手机号等方式申请添加本刊作者微信.在此特别声明, 本刊全体编辑从未以这种形式无 ...

  • 明代医家薛己治疗脾肾同病特色探析

    通过分析<内科摘要><保婴撮要>等薛氏医案,探究薛己治疗 脾肾同病的用方加减和服药次序经验.薛己作为温补学派开创者,对治疗各类内伤虚损杂病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特色.五脏虚损责在脾, ...

  • 杨廉方主任中医师治疗炎性肠病经验探析

    炎性肠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而现代医学不完全清楚其发病机制,临床疗效欠佳.杨廉方老中医对于炎性肠病,提出其发病虽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但是湿热蕴结肠道为其关键病机,贯穿疾病始终,并在此认识下, ...

  • 治疗脾胃病的医案一则

    L某 性别:女性  年龄:72岁  就诊科室:中医科      就诊日期: 2021/03/24       主观资料 主诉:      便秘数周 现病史:  便秘,大便干结,排出困难,一天一次,晨起 ...

  • 章永红教授经方治疗大肠癌经验探析,附医案一则

    章永红,男,1951年生,江苏省名中医,师从名中医钱伯文先生. 章教授认为大肠癌病因多为长期的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抑郁,或久病失养而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乏源,正气虚损,邪气乘袭,蕴结于脏腑, ...

  • 刘渡舟治疗脾胃病肝病经验

    刘渡舟教授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半个多世纪,上溯歧黄之道,下迨诸家之说,力倡仲景之学,博采众长,学验俱丰,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于临床各科均有自己独到的经验.现将刘老在脾胃病治疗上的经验简论 ...

  • 『名医经验』王珂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常用药对举隅

    王珂主任医师是北京市第4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首批基层老中医专家.王珂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余年,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处方用药自成 ...

  • 良附丸,历代中医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方;医生说:两味药,治两脏

    肝脾胃同居中焦,生理病理都常连在一起. 肝容易气滞,容易生气,容易上火. 脾容易虚,容易被湿困. 胃每天接受各种寒热属性食物,容易受寒热影响,出现寒胃.热胃. 肝郁气滞容易横逆犯脾胃中焦,困脾则出现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