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散文‖【美丽的花开】-王良杰

作者简介

王良杰,从事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三十余年,现任教于济南市济阳区澄波湖学校。爱好写作,有多篇小小说或散文刊发在《齐鲁文学》公众号上,主编有多本初中语文教辅书。爱好摄影,现为《山东画报》签约摄影师。努力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生活,再现美好。
-美丽的花开-

家里的几盆花悄悄绽放了,鲜艳美丽,惹人喜爱,于是我就用手机拍了个小视频,配上音乐发到了视频号和抖音上了,结果引来了无数的点赞和留言。

那几盆鲜花,也确实夺人眼球。一盆朱顶红,从球形的根部生出了一根粗粗的近40厘米高的绿色花茎,花茎上伸展出了两朵大红花,相向而开,如背对背的大喇叭,在9片绿叶的映衬下,红红火火,鲜艳夺目。两盆长寿花虽比朱顶红矮小,也就10—25厘米高,一株株,一串串,无数的小红花挤满花盆,远望密密麻麻的一片红,勾魂摄魄;细品朵朵如小喇叭,奏响凯歌。而那盆大大的文殊兰则又呈现着另一番艳丽。整株花如同一棵粗壮的玉米,约半米高,叶片宽大肥厚,绿意盎然。从根部侧生出的长长花茎上,聚生着18朵伞形花序,有的尽情绽放,如同许多小降落伞,漂浮在绿色的枝叶上方。花被裂片,洁白素雅,散发着淡淡、甜甜的清香。有的还在含苞待放,好像为最后的盛开积蓄力量。这几盆花各有各的美,红花如火,白花如雪;大花如碗,小花如豆;红花富贵,白花淡雅。有的花像是在伸颈侧望,有的花则像是含羞低眉。它们给这个小家增添了无穷的趣味,入了眼,醉了心,美了景。

回想这三四盆花的来历,那是七八年前的事了。妻子闲来无事,向朋友要来了几棵花苗,种在了花盆里。特别是那棵文殊兰,才两三厘米高,如同一株弱小的玉米苗,植株瘦小,叶色也不那么浓绿,有点病恹恹的样子。全家人也不知它能否长大,会不会开花。妻子偶尔给它浇浇水,翻动一下泥土。那棵弱小的文殊兰在我家众多鲜花面前,如同一棵不会开花的杂草,默默地苟延残喘着。

一个月过去了,这株小“玉米”苗竟然高大了起来,叶片也肥厚了,叶色也渐渐地深绿了。虽然如此,它仍然在家人的冷落中,在妻子的偶尔施舍中,默默地拔着节,长着叶。

三年悄无声息地过去了,小文殊兰已长成了近30厘米高的大“玉米”。突然有一天,妻子大叫起来:“快来看,这花好像要长花骨朵了!”呼喊声像磁石把我们吸引了过来。我细细观察,发现从文殊兰的根部长出了一个扁圆的绿色小突起,大家这才意识到它可能要长出花骨朵了。从此这棵大“玉米”也才吸引了家人的眼球。又过了几天,那个小突起竟然长成了一根10多厘米高的粗圆长茎,头上顶着一个特别的圆形突出。这时家人更加惊喜,每天更时刻关注它的变化了。再过了几天,它竟然发育成了肥大的含苞待放的花苞。终于有一天,这花苞竟然如同仙女,绽放出了艳丽的多个洁白花朵。它的绽放不仅美艳了室内,更让家人感到了莫大的惊喜。从未想到能开花的大“玉米”,竟然也开出了如此让人赏心悦目的花来。在我们家,它从未受到过特殊的关照,也不像其他花那样喷洒啤酒,勤换营养土,只是给它简单地浇浇水,翻动一下泥土,然而就是这样一点点的关爱,却让它也绽放出了它应有的美丽,还我们一片灿烂的惊喜。

一棵棵小小的幼苗,苛求于人的甚少,我们给予了它们的也只是点点关爱,然而它们却用这一点关爱回报于我们的却是一片灿烂的美丽。

《时代作家》投稿须知

发掘文学新星、培育潜力作者、推出知名作家,是《时代作家》的担当。

投稿须知:

一、栏目设置为诗歌阵地、美文视线、小说在线、散文诗苑等栏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