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努尔哈赤陵
明清皇家陵寝是中国的第26处世界遗产地,包括湖北钟祥的明显陵,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河北易县的清西陵、江苏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明十三陵和辽宁的盛京三陵。满清入关后,十个皇帝,除末帝溥仪没有设陵外,其他九个皇帝都分别葬在河北遵化和易县的陵园,因为两个陵园各距北京市区东、西一百里,故称“清东陵”和“清西陵”。清东陵有顺治皇帝的孝陵、康熙皇帝的景陵、乾隆皇帝的裕陵、咸丰皇帝的定陵和同治皇帝的惠陵;清西陵有雍正皇帝的泰陵、嘉庆皇帝的昌陵、道光皇帝的慕陵、光绪皇帝的崇陵,还有一座没有建成的帝陵,就是末代皇帝傅仪的陵墓。如果你对清朝的历史稍有了解,便会发现清东陵和西陵埋葬的皇帝并不是按照顺序来的,这个一般的解释是雍正皇帝为了篡位,改康熙遗诏“传位十四子”为“传位于四子”,然后毕竟做贼心虚,害怕九泉之下祖宗不会宽恕他,便找借口另建了清西陵,到了乾隆皇帝,为了不让东西两陵冷落,便谕旨明示后代,各依昭穆次序,在东西陵界分建。而关外的盛京三陵则埋葬着清入关以前的皇帝,分别是位于清朝发祥地辽宁新宾的永陵,辽宁沈阳的福陵和昭陵。永陵葬着被追封的清皇族祖先,福陵葬着努尔哈赤,昭陵葬着皇太极。
说了这么多,大概把清朝皇陵的脉络和位置搞清楚了,今天带大家去看看位于沈阳市区东郊的清福陵,沈阳周边有两座清朝帝陵,分别是福陵和昭陵,因为分别位于市区东面和北面,所以一般称为东陵和北陵。
清福陵始建于公元1629年,到公元1651年基本建成,历时23年,葬着清朝的奠基者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纳拉氏、大妃乌喇纳拉氏。
清福陵作为盛京三陵之一,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
1988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如同很多帝陵一样,布局严谨,规模宏大,风景优美,树木繁茂。
陵主努尔哈赤不用多说了,清朝的奠基者,后金的开国皇帝,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可以这么说,没有努尔哈赤,就没有后来的满清王朝。
墓道两旁有各种石兽,去过帝陵的朋友应该都不会对这些石兽感到陌生。
这些石人或者石兽叫“石像生”,通俗点说,也就是皇帝死后的仪仗队,中国人自古便有“事死如事生”的说法,皇帝生前该有的排场,死后都不能少。
清福陵的主体建筑建在天柱山顶,而大红门、石像生建在山前的平地上,这中间就有一个约45度的斜坡连接,设计者修了108个台阶,俗称“一百单八磴”。
这个“一百单八磴”也是明清皇陵中第一无二的建筑形式,据说这样的形式全国仅有两处,另一处在山西五台山的菩萨顶。
陵园内古树众多,看这棵老树上长了一个篮球一般大的树榴。
碑亭是康熙年间建的,清福陵最初没有这么大规模,经康熙、乾隆两帝增建,方具今日规模。
碑亭内有近七米高的神功圣德碑,满汉合壁碑文,康熙御撰。
碑亭再向北便是城堡式的方城,南面的正中是隆恩门,上建三层歇山式的门楼建筑。
虽然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但城墙依然坚固如初,古代皇家建筑的质量没得说,都是直接与建造者脑袋挂钩的工程。
装饰风格上一眼就能看出紫禁城的味道。
其实明清陵寝地表建筑,基本上是紫禁城建筑的变例,而紫禁城建筑的前身就是沈阳的故宫、福陵和昭陵。
必不可少的是龙的图案,龙是皇帝的象征,这个满族也被汉族文化给同化了。
从隆恩门上到城楼,是俯瞰福陵的最佳视角。
方城内的建筑,屋顶都是黄琉璃瓦,廊柱都是朱红地仗,梁枋间都是“和玺”壁画。
在皇权至上的年代,陵寝就是皇帝死后居住之所,其等级、使用材料均与紫禁城宫殿一样,丝毫不得马虎。
这样的出水口可能也似曾相识,确实,陵寝与宫殿基本都是大同小异的。
几百年过去,这些建筑依然完好如初,尽显皇家气派。
隆恩殿是方城中的正殿,台阶上都有精美的雕刻。
守望了300多年的石狮。
方城的最后方是石五供品,去过清朝皇陵的朋友应该都见过这种建筑造型。
最后的小山包便是陵墓,虽然努尔哈赤是满族人,但陵园的布局和建制与历代汉族皇帝大同小异。
绕着小山包有环形道路,可以绕陵一周。
福陵不算大也不算小,慢慢游览,认真拍拍照片,大概1个半小时左右。
明清的皇家陵寝算来我还去过不少,明十三陵、明孝陵、清东陵、盛京三陵都去过,算来也就是明显陵、明景泰陵和清西陵还没去过了,其实这些陵墓大都是大同小异,作为普通游客来说,看过一处,都会觉得其他地方有些眼熟,如果不去了解其中历史,只是走马观花,更是没多久就忘掉了。话虽如此,但每一处皇家陵寝,都是珍贵的历史建筑,凝聚着无数工匠的心血,是中国古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文化的最好见证,所以有机会的话,还是非常值得去走走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