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人相轻”到“相害”,说说历史上文人间的“羡慕嫉妒恨”
“文人相轻”语出三国时期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文人,有文化有德行之人,相轻,互相轻视、鄙薄。文人相轻的现象自古就一直存在着,从未消停过,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羡慕嫉妒恨”。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道、儒、墨、法等诸子百家,各领风骚,互攻长短;战国时齐桓公设置了谡下学宫,招揽天下士子辩论治国之道;庞涓嫉妒孙膑施以膑刑致其残;苏秦张仪掀六国合纵连横,天下不宁;秦相范睢睚眦必报;三国周瑜被诸葛亮气的吐血而死;南北朝温子升、邢邵、魏收互相看不起;唐杜牧诋毁白居易;宋王安石、司马光、苏轼互相倾轧;明徐有贞嫉妒于谦怂恿皇帝将其处斩......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曹丕《典论·论文》
01.文人相互倾轧,社会丑态百出
一、追捧倾慕
唐时期的诗文达到中国诗文的鼎盛时期,诗人互相追捧倾慕屡见不鲜。张籍追杜甫“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杜甫赞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慕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等等,更有白居易的热粉葛青,在身上纹了30多首白居易的诗,人称“白舍人行诗图”。
诗人张籍是杜甫的超级大粉丝,他有一个怪癖,每天把杜甫的诗烧掉一首,将烧后的灰和以蜂蜜服用三勺,认为自己也能写出和杜甫一样的诗来。
二、唇语相讥
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即文人间的相互谩骂、诋毁,借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的声誉。或以己所长,攻彼所短,或各执所词,争斗不休。
唐时受“牛李党争”影响,白居易、元稹诋毁张祜,白居易的《不致仕》暗指的就是张祜,元稹更是在唐穆宗面前诋毁张祜“雕虫小巧,壮夫不为,若奖激太过,恐变陛下风教”。杜牧为张祜鸣不平,作《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指桑骂槐说白居易有眼无珠。
白居易《不致仕》: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可怜八九十,齿坠双眸昏。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三、朝堂之争
这种情况基本发生于封建皇权统治下的文官集团内部,文官集团各党各派政见不合、众说纷纭、互相倾轧、争权夺势,以致咆哮朝堂,甚至大打出手。
宋时大文豪王安石、司马光、苏轼互相倾轧了大半生。宋神宗时以王安石为首的新派和以司马光、苏轼为首的旧派争锋相对,后来神宗死后哲宗起用了司马光,司马光将王安石的新法一概废除,苏轼作为司马光的门生,他也劝说“新发不可一概而废”,司马光不听,气得苏轼大骂“司马牛!司马牛!”
四、致人死地
如果说互相骂骂、争争也就算了,要是发展到害人的地步可就无法挽回了。俗话说“兔子急了都咬人”,看似羸弱的文人也有发威痛下杀手的时候,文人一旦发起狠来,往往是致人于死地,以绝后患。尤其是身居高位的权臣,一手遮天,杀几条人命又算得了什么。
晋景公时,大夫屠岸贾妒忌赵朔权势,在未征得晋景公的同意后,就擅自带兵屠杀了赵氏一族,后幸得好友程婴与公孙杵臼保护赵氏孤儿赵武,又在韩厥帮助下终于诛灭了屠岸贾家族。
02.文人相轻的原因
一、沽名钓誉。大多文人都愿意得到别人的赞赏与追捧,这也是虚荣心在作怪的原理。诋毁他人、攻击他人,借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的声誉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二、利益驱使。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利益的驱使下,那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的。
三、朋党之争。文人背后往往是庞大的文官集团,文官集团往往存在着朋党之争,门生故吏,错综复杂,结党营私,官官相护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对于文人之间妒忌的原因,鲁迅认为不外乎三种情况:自卑、自高、批判。
03.分析与评判
曹丕说“文人相轻”是一种积习。文人们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而热衷于批判别人的弊端,这是不利于社会文化的进步和繁荣发展,是一种恶习。
羡慕和嫉妒自古有之,为人之常情。它有两种转化结果:其一: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动力,取之所长,补己所短,奋发图强,争取将来超过对手,名至实归;其二:转化为“恨”,恨铁不成钢,恨别人比自己强,继而伺机报复,置之死地而后快。
如果只是嫉妒一下,争论几句也就罢了,要是有了害人之心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那可就害人害己,无法挽回了。嫉妒孙膑的庞涓最后被万箭穿心;睚眦必报的范睢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的秦桧至今还被万人唾弃;杀害于谦的徐有贞最后反被他的同党诬陷流放云南......所以说害人者,自己的道理也并不长远,最终不仅害了自己,还留下一世的骂名。
04.文人该怎么做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的道理告诉我们,人人都或多或少存在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和问题,在看待和评价一个人的时候,要把诸多的因素都考虑进内,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看待事物,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一、修身养德,博闻强识
古有“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德行远比文化更重要。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今天我们选拔干部的标准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就是要求把品德放在第一位。
有德还需有才,德才兼备谓之人才。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理论知识、业务知识,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客观辩证的看待问题,评价事物。
二、检视自身,换位思考
要不断审视自己、检视自身的问题和毛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自我完善、自我革命。如果自身看问题存在偏激、对人和事有成见,那么引起的必定也是言语失真、歪曲历史的“蝴蝶效应”。
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分析和解决问题,即换位思考。如果我们能客观的全面的看待和分析历史,那么历史反馈给我们的也是客观的全面的知识,而不是片面的只言片语。
三、发挥所长,“经国不朽”
《典论·论文》最后,曹丕鼓励史学家和文人要为“经国”服务,以传“不朽”之作,“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文人应该摆正自己位置,发挥自己的所长,以宽阔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接物待人,以其经纬之才、济世之策繁荣文化发展,传教子孙后代,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心自觉融入国家、融入社会、奉献一生。
结束语:从“文人相轻”到“文人相害”,历史的浪花早已淹没了一切,留下来的只是唏嘘的感慨和叹息。重要的是能汲取昨天的经验和教训为我所用,才不枉费此生。最后借用太史公《报任安书》的一句话来互勉同仁,古人尚且,今人何如?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