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宋庆龄临终前14天,完成了两件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欣慰离世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自古有乱世便有佳人,旧中国上海宋家便有三位女娇娥。宋父为三人取名庆龄、霭龄、美龄。三人自幼便颇有一番江东大小乔之风,容貌倾城家世皆是人中龙凤,时时受众人追捧。

宋家宋庆龄一生爱国爱民,紧随孙中山先生步伐,二小姐宋霭龄嫁于山西富户孔祥熙,一生为财牵绊,三小姐宋美龄则嫁于蒋介石为妻,一生在权力漩涡中游走。

往事不追思,宋家三姐妹皆为国家统一民族独立皆有巨大贡献。其中宋家长女宋庆龄以爱国之名于世,被各界所尊敬。中国共产党授予其“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之称号,国民党更称之为“国母”

宋庆龄这一生致力于民族独立之战斗,其夫孙中山先生更是我中华思想觉醒之先行者。岁月悠长不败美人,但终究是催人老。在宋庆龄临终前的14天,完成了两件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才欣慰离世。

究竟是哪两件事,能让这位气度非凡之女子作为临终必完成之事,确是有待考究。暮去朝来,这条无人可知之路,还需翻开其历史,从蛛丝马迹间窥探出当年之一二事。

宋家有女,其名庆龄

宋女士人生之愿为国家独立,这是她毕生所求。正是因这一愿望便有了她后来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建设新中国之事;其二便是死前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之事。两者结合成了她临终最大的两件事,但其中坎坷也不足为外人道也。

1893年的初春,宋庆龄出生在上海的牧师兼实业家庭。她的父亲与孙中山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也是她的第一任老师。都说宋家之资,富可敌国。可在外人看来宋家三姐妹才是这一家实实在在的宝贝。

少年时代的宋庆龄远走异乡,在美国接受与旧社会完全不同的知识,这丰富她的才学开阔了她的眼界。她的内心被无限打开吸收新的知识的同时她拥有着充满魅力的交际方式。

久居温室的花总会渴望外界的阳光和雨露,辛亥革命后,宋庆龄对祖国未来之独立满是期望。宋父关心国家大事时常向远在美国的大女儿发书信讲起国家现状,并向她介绍了好友孙中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

美国与中国之路迢迢,孙中山的思想使空有报国之志而无力的宋庆龄眼前一亮,产生了极高的热情与心灵震撼。在国外艰苦难熬的日子里,她将孙先生视为精神导师。

宋庆龄心知救国之战,中国仍需博采众长,走一条特殊的道路。学成归国的宋庆龄满心斗志,奈何革命事业停摆,无奈之下的她辗转至日本东京。在那里她认识了自己一直钦慕的孙中山,并做了他的英文助手,在长年累月的相处下,两人产生了爱的火花,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窈窕君子,便有淑女好求,作为新时代的不二女性,宋庆龄选择了一条自己的道路。1915年10月25日,这位有自己主见的姑娘不顾家中父辈反对嫁与孙中山为妻,自此便是一位妻子对丈夫一生的守候。

优秀如宋庆龄,她不介意孙中山是个曾经结过婚的男人,也明白上的厅堂,下得厨房从不是一个女人必须要拥有的标签,他用事实证明独立自信的女人更招人喜欢,有自己的思想的人才不会做别人手下的牵线玩偶

婚姻不被父母祝福,是悲。遇见自己的良人,是喜,她在矛盾中找寻自我。1866年至1893她与孙先生虽相差的27个年岁却仍不能阻止炙热的爱情,两个人是夫妻也是同志。

宋庆龄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勇,深明大义。1922年,孙中山遭到特务叛变的危急时刻,宋庆龄选择让他先走自己独自留下。她知道孙中山先生身上担负着国家重任,他不是她一个人的如意郎君,她得忍耐地等候,在千千万万件事情之后才是她的。

她没有那么多小性子,做他的避风港,为他留一盏归家的灯。在敌人的炮轰下,她曾说“你是中国的未来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可以没有你。”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这次意外事件导致怀孕的宋庆龄流产,她这一生都不会有自己的孩子。这是她人生的重大打击,但她没时间伤感,只能先将个人主义抛之身后,将国家大义放在眼前。

1924年,孙先生病重,她守候在床前寸步不离,她这个千金大小姐为他洗手做羹汤。相知就好何必长相守,如若心中有你,岁岁年年亦安然。1925年,孙先生逝世,举国皆哀,这是民族的损失。

他留下一句遗言,不是关于她的是关于这个国家的,“和平、奋斗、救中国”。宋先生懂他,也尽自己所能完成他未来得及走完的路让他安心。

孙中山和宋庆龄是典型的老夫少妻,他们之间的感情超越爱情。丈夫孙中山临终遗言宋庆龄记了一辈子。嫁与孙先生,虽没有白头偕老之福分,却有心心相印之情。

孙先生爱宋女士,这是小爱。他为了国家大爱,放弃了小家小爱。宋女士等了孙先生一辈子。此生虽只相守,但年年岁岁不敢相忘。宋女士用一生来印证那句:”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孙先生是领路人,宋女士是实践者。

遵夫遗愿,推民之力

开辟一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新道路,是中国所寻之治国之策。1927年至1932年间,宋女士一直奔走于国内外。经历几次惨痛的失败后,她开始反思中国之民主主义已然掺杂了太多权力斗争,中国也许是时候走一条新道路了。

1927年,国民党内部出现右派势力,背叛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孙中山的核心思想被篡改。宋庆龄愤而隐退,同年南昌起义。

宋庆龄虽退于后方,却始终记得自己是名国家战士,她不顾国民党阻拦毅然决然地与周恩来等人前往苏联面见斯大林,实现了孙中山的遗愿。党派之争,自古有之,但宋庆龄仍积极奔走企图做党派间的润滑剂,企图让中国共产党放下成见,携手共御外敌。

1927年与1929年宋庆龄两次被选为攻击反帝同盟荣誉主席,成为十月反法西斯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之一。她鼓励有志之士参加革命斗争,救助儿童。她自己没有孩子,却知道祖国的未来需要儿童来创造。她同情弱小,扶持同志。这一路虽然艰辛,但她始终如一。她利用自己的关系将白求恩等一系列志愿者引进回国,为祖国抗战奋斗出了一份力。

1938年6月14日,宋庆龄在香港发起保卫中国同盟。她虽希望两党摒弃成见,但奈何力量微弱国共两次合作皆不欢而散,宋庆龄却能坚持心中所想始终坚定地跟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最艰难的时刻,是她伸出援手将一批批物资从国民党腹地运出。

建设祖国,不遗余力

1949年内战结束,新中国成立之初,宋庆龄毅然决然地选择留在了中国,她积极参与到国家建设中去致力于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奔走救助,走父辈、祖辈走过的路,虽为一介女流,心中却有燎原之火。

在国外良好的外交手段让她在国际的舞台上游刃有余,在国内她致力于发展儿童事业和妇女救助。宋庆龄一生都没有孩子,但她致力于儿童救助,千千万万的孩子都是她的孩子她都一视同仁,她常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儿童是我们的未来。”

1950年,宋庆龄第一次向中国共产党提出自己的愿望,希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其实众人都知,她早已配位,但她的身份实在太特殊了。作为一名无党派之人,她才能将自己的能量发挥到最大地步。经过党内决定,毛主席回了一封信给宋庆龄,推拒了她入党的申请。宋庆龄理解党的决定,虽然未入党籍却始终奋战在第一线。

数年春秋已过,宋庆龄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要成为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1957年,她向前来看望她的刘少奇夫妇提出想要入党的意愿,她说“我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次的结果同之前的一样,但党中央积极给予了宋女士回复。刘少奇说“党中央认真讨论了你入党的要求,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你留在党外对革命起到的作用更大些。你虽然没有入党,我们党的一切大事都随时告诉你,你都可以参加。

中国共产党虽多次拒绝其入党申请,但宋庆龄没有气馁,她明白党的良苦用心。对待党和人民始终如一,保持高度的热情与忠诚。她常常下乡去探访贫困百姓的生活,积极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困境。

1983年,宋庆龄已经八十八岁了。在病中她再一次向共产党提出了入党申请,她知道这一次可能是她最后的机会,所幸在国家领导的支持下,她如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其实所有人都知道不管有无此名,宋庆龄依旧是党的好战士她的功绩不可磨灭。5月29日宋庆龄逝世,在离世前十四天她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位党龄“小”的女党员。

临终之前入的党,这算是她心中一大郁结正式被开解。

想当初,宋家三姐妹是名媛界的姐妹花,是响彻整个华人界的人物,她们开创了一个个女性的先河,证明女人也在军事政治国家也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宋庆龄与姐妹决裂,一心扑到党的建设中。她用自己的知性理智的一面赢得所有人的赞赏,在历史的长河下,她于他人之小家于大国都做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的身上有一个标签:已故国民党之父孙中山先生之妻。

郎心似妾心,相望如相守,在那个狼烟四起群起而至的时代,有目标本就是件好事。积极加入为国奋斗的征程,她没有丝毫大家小姐的架子思想开放,以致力中国前进为目标。

先生重器,国家需之。不畏困难,迎难而上。宋女士的身份特殊,这一生过得并不如意,前半辈子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下坚持革命,国家站起来人民站起来不再为砧板鱼肉是她毕生愿望。她一直在积极抗争,无论有无党派,无论身处何方,入党于她而言,并不是渴求荣誉,而是她的初心。

宋庆龄这一生拥有许多称号,她是人民的公仆共产党战士享誉全球的外交使者,但这些于她不过是更好为祖国建设的名头。在她申请入党后,国家领导在中南海开了一次重大的会议,这次会议完成了她两件人生大事,其一便是同意其入党,其二便是给予名誉主席称号。

1981年5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全了她一世的美名,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寓所逝世,享年88岁。“宋先生”的一生落满荆棘,但她不惧阻挠要闯下高山,她向我们证明她所选择之路是正确的。

宋庆龄女士是我们国家的常春藤,向阳而立。她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的统一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海外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了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有着崇高的威望。她既是职业政治家,也是社会活动家。

岁月从不败美人,她为民族解放奋斗一生,以天下之忧而忧,她不负中华,不负万万群众之嘱咐,不负孙先生之托。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位曾经娇俏小姐变身成为如今坚韧的女战士。

她为此付出了一生,前半生她在为中国解放独立而奋斗,后半生她走了自己想走的路,岁月不败美人,”国母“之姿依旧傲然立于中华之路。东方雄狮已醒,过往英魂可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