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张伯林的四川老照片(二)

1900年庚子事变,是世纪之交的一件大事。中国虽然遭受了空前的惨痛灾难,但中西关系因此发生了重大改变。一批有见识的西方人认识到,应该在中国普及现代知识和新式教育,推动中国向现代化发展和进步。因此,进入20世纪以后,在西方人中兴起了一股到中国兴办教育机构的热潮。这其中就包括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

1909年3月17日,考察团在夔州府(奉节老城)登岸游览。这是城中的一条大街,两旁是围观的居民。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1839—1937),美国实业家、慈善家。1870年他创立标准石油,在全盛期垄断了全美90%的石油市场,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亿万富豪与全球首富。洛克菲勒在人生的后四十年致力于慈善事业,主要致力于教育和医药领域,两所美国顶尖大学芝加哥大学(1890年成立)与洛克菲勒大学(1901年成立)都是由他出资创办。洛克菲勒坚信他人生的目的是“尽力地赚钱,尽力地存钱,尽力地捐钱”。他虽以许多负面手段成为空前的巨富,但他终生烟酒不沾,私生活极为严谨,一生勤俭自持。他在晚年将大部分财产捐出资助慈善事业,开美国富豪行善之先河。20世纪初,洛克菲勒基金会在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庞大财富的支撑下,计划在中国资助符合社会公益的大型的长期项目。洛克菲勒的好友兼顾问弗雷德里克·盖茨(Fredrick Gates)牧师建议他在中国建立一所综合大学。

1909年4月11日,在郫县(今郫都区)吃午饭时,罗林拍下了这张一个当地妇人坐在门外吸烟的照片。

洛克菲勒接受了盖茨的建议。1908年,洛克菲勒成立了东方教育调查委员会,由芝加哥大学教授、神学家欧内斯特·德威特·伯顿(Ernest DeWitt Burton,1856—1925,又译为伯尔顿,芝加哥大学第三任校长)担任委员会的领导。伯顿教授在履行洛氏基金会的计划时,准备先到中国调查其教育、社会和宗教状况,协助在华的外国差会、使团在中国建立一所类似芝加哥大学规模的大学。

考察团到达中江县大磉礅,停下住店过夜。全镇的居民几乎全部出来围观这些远道而来的住宿者。

在此之前,伯顿先生曾接到了在中国西部城市成都的美国美以美会传教士约瑟夫·毕启(Joseph Beech,1867—1954)博士的邀请。毕启告知他,在成都的美、英、加的教会正在筹备建立一所西方式的大学,希望伯顿先生能够亲临考察,对此提出意见和建议。因而,伯顿便把东方教育调查委员会考察的重点放在了华西的成都。

1909年4月6日,成都的一条商业街道,两旁是商号店铺的招牌,远处过街牌楼上写着“中法大药房”。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909年1月初,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教育调查委员会考察团一行从芝加哥启程,开始了近半年的中国之行。考察团总共由四人组成,欧内斯特·伯顿博士担任团长,成员包括著名的地质学家、时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年已六十六岁的汤玛斯·张伯林,担任日常联络、生活起居及摄影工作的是张伯林唯一的儿子罗林·张伯林和一位年轻的华裔翻译王先生(Y. T. Wang)。罗林·张伯林随身携带两部柯达照相机,一部为拍摄大底片(约7英寸×5英寸)六张一卷的相机,一部是拍摄较小底片(约4.5英寸×3.5英寸)十二张一卷的相机。从照片上看,拍摄照片的工作主要由罗林担任,王翻译有时也参与拍摄。

为筹备前往灌县(今都江堰市)山区考察,罗林到成都商业大街购置相关的物品。这是成都东大街的一段街景。

伯洛伊特学院典藏的归属汤玛斯·张伯林教授名下的老照片共计七百二十六张,除去途经夏威夷、日本、俄国、瑞典、挪威等国家和地区时所拍摄的八十余张,在中国拍摄的照片计六百四十余张,其中在四川(包括重庆)拍摄的就有二百四十余张,反映成都城区街道、成都平原的照片数量尤为众多,内容最为丰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