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宪问篇(十七)

01

   原  文     

宪问第十四

14.17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02

   释  解      

子贡请教老师,说:“管仲算不上仁者吧?齐桓公杀了他的主人公子纠,他没有尽人臣之礼为公子纠殉节而死,反而辅佐主人的死敌齐桓公,成了齐桓公的重臣国相。这应该是背仁背义的非仁非义吧。”老师说:“正是因为管仲当了齐桓公的国相,才使得齐桓公成为了诸侯的霸主,从而匡正了天下混乱的秩序,老百姓到今天仍然能够感受到他的恩赐。如果没有管仲宽厚仁爱的胸怀,我们恐怕也沦为披发左衽失去文明的人了。他难道一定要像普通百姓那样拘泥于礼节的教条,随同主人公子纠在沟渎之地自杀殉节。这样的话,管仲就会没有任何功绩而无人知晓呀!”

03

   释  字     

谅(諒)
《说文》:諒:信也。从言京声。力让切。段注:《方言》:“众信曰谅。”《周南》、《召南》、《卫》之语也。经传或假亮为谅。
《玉篇》:諒:力尚切。信也,相也,助也。
汉字“谅”从言京声,京,《说文》“人所为绝高丘也”,故“京”有高厚之意,从言,指言行厚重、志虑高洁乃能取信于人之意。张舜䘗《说文解字约注》中按:“谅与亮实一字。《尔雅·释诂》:'亮,信也。’即以亮为谅矣。亮有明义。今语称人之行事为众所共信者曰'大家明白’,亦即众信曰谅意。”本义是诚信,引申为相信、体察、宽恕、谅解等义,又引申指坚持成见而不知变通,表示拘泥、固执等义。

04

   素说     

前一章通过子路对齐桓公和管仲“未仁乎”之问,老师的“如其仁”教导,让人们体悟为政者“九合诸侯,不以兵车”行政之仁的义理面向,从而把握行政者行政之仁不在仁心之德上,而是显现在行政者爱民的义理道义之爱上。本章通过子贡“管仲非仁者与”之问,老师的“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教导,让人们体悟为政者当施仁爱于天下,彰显仁者“外王”的广大周遍,而不是展示自身守礼从节拘泥于“内圣”的心性。
子贡请教老师,说:“管仲算不上仁者吧?齐桓公杀了他的主人公子纠,他没有尽人臣之礼为公子纠殉节而死,反而辅佐主人的死敌齐桓公,成了齐桓公的重臣国相。这应该是背仁背义的非仁非义吧。”老师说:“正是因为管仲当了齐桓公的国相,才使得齐桓公成为了诸侯的霸主,从而匡正了天下混乱的秩序,老百姓到今天仍然能够感受到他的恩赐。如果没有管仲宽厚仁爱的胸怀,我们恐怕也沦为披发左衽失去文明的人了。他难道一定要像普通百姓那样拘泥于礼节的教条,随同主人公子纠在沟渎之地自杀殉节。这样的话,管仲就会没有任何功绩而无人知晓呀!”
本章需要注意的是为政者的仁德面向不是拘泥于礼节教条,而是施仁爱于天下,彰显仁者“外王”的广大周遍。本章与前章子路问一样,子贡同样以君臣之义断言管仲不仁。孔子通过管仲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的依礼而行,恢复了天下安定的秩序的“安人”之政,告诉人们“安人”之政所体现的正是仁者之仁。孔子认为:管仲没有为主人公子纠尽职殉节,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国相。这如果单从君臣礼节规范的约束上看,管仲是违背了臣子的尽忠道义。但是为政的仁者不是展示自身的守礼从节的内仁心性,而是施仁于天下,彰显仁德外王的广大周遍。是不拘束于一己之私欲,不拘泥于一时之礼节道义,心怀天下,造福后世,利益民众,让天下富强安定,让仁之爱显之于天下。因此,管仲之仁在于使齐桓公恢复了天下安定的局面,维护以礼乐仁德文明的秩序,避免了沦为夷狄的文明的失落,从而让天下民众百姓皆受其惠。《论语》有四章论管仲。《八佾篇》论管仲之器小,不俭亦不知礼,是指君子道问学的修身阶段的评价,着重是君子修身的“内圣”;本篇的三章是着重的是为政者行政的施仁爱,突出的是仁者的“外王”。另外,“经于沟渎”中“经”是颈的借字,“沟渎”是鲁国地名,亦名句渎,亦名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