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子罕篇(十)

01

   原  文     

子罕第九

09.10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02

   释  解      

颜渊深深地叹了一声说:“老师的学问境界开始给我的感觉是:我抬头仰望,愈望就愈会觉得高大,而无法望到极处。我努力钻研,愈钻研就愈觉得坚实,而无法透破钻通。看着它好像在前面,我循着前往,期望能够一探究竟,忽然它又好像到了我的后面。这时感到老师的学问精妙深奥,让人难以捉摸,难以穷尽,无边无际啊!此后我在老师循着次第、从容自然的教诲中,体悟到了不刻意不造作,通过老师的一步步的诱导,诗、书、礼、乐、文献丰富了我的知识,让我通晓古今、通事达理;此后老师又继续以礼的精神来规范约束我的言行,教我克己复礼,让我的言行合乎礼仪道义。在不知不觉中我被老师的善道所诱导、所感化,从而入了门、上了路,有了好学、乐学之心,使得自己在博文约礼做工夫的实践中,想停也停不下来了,直到竭尽我的才智,终于发现老师的学问境界竟然'如是’般的在我面前矗立着。哦,原来老师的仁德道义是这样触手可及并不神秘呀。因此,要追从老师的学问,把握老师的仁德之要旨,不是由仰高、钻坚、瞻前、忽后这些不着边际的,由末及本所能够把握到的,只能从自觉的自我博、约修行实践之中,在由末及本的体悟中探求,在由本及末的体悟中把握。”

03

   释  字      

《说文》:喟:大息也。从口胃声。丘贵切。𡃪,喟或从贵。

《说文解字约注》:喟:段玉裁曰:“《论语》两云'喟然叹曰’,谓大息而吟叹也。何晏云:'喟然,叹声也。’殊非是。”舜徽按:大与太古通,故《玉篇》引作“太息也”。《汉书·高帝纪》:“喟然大息。”颜注云:“喟,叹息貌,大息,言其叹息之大。”是已。下文“嘅,叹也”,与喟双声义同。

汉字“喟”从口胃声,口,表示张开的口;胃,表声,亦表示胃脏,古人认为叹息之气出自于胃。本义深深地叹息。

弥(镾、彌)

《说文》:镾:久长也,从长爾声。武夷切。

《说文解字约注》:镾:段玉裁曰:“镾,今作彌。盖用弓部之㣆代镾而又省王也。彌行而镾废矣。”舜徽按:镾之言绵也,谓发之绵长也。镾、绵双声,一语之转耳。在物为长,在时为久,故镾字引申又有久长之义。本书弓部:“瓕弛弓也,此弓,玺声。”音斯氏切,与镾音义本异。后人既省㣆为彌,复以彌、镾形近,因借彌为镾耳。

《广韵》:彌:益也,长也,久也。

汉字“镾”从镸爾声,镸,像人头发绵长的样子,含有长久、年长、长老、生长、助长等义;爾,甲骨文像三足的络丝架,上有锐头,中有器身,下有竖足。“镾”本义指发像络丝一样的绵长,故指久长,引申有益发、更加等义。段玉裁曰:“镾,今作彌。”彌,本义是放松弓弦,引申有满义。

04

   素  说      

前一章通过老师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现,让弟子体悟在礼崩乐坏之时老师对礼乐文明和仁道关怀的坚守,让弟子把握礼乐文明原本就是日常人伦所用,仁德道义就在“必作”、“必趋”所彰显的同情、恭谨、悲悯之中。本章继续对老师日常教学实践进行记述,通过颜渊接受老师教诲的过程和心得,未得门时感觉老师学问境界的高坚和不可捉摸,入得门时方知其学问的平易日常,境界的仁和高远,从而体悟把握老师之罕言仁之旨要。颜渊深深地叹了一声说:“老师的学问境界开始给我的感觉是:我抬头仰望,愈望就愈会觉得高大,而无法望到极处。我努力钻研,愈钻研就愈觉得坚实,而无法透破钻通。看着它好像在前面,我循着前往,期望能够一探究竟,忽然它又好像到了我的后面。这时感到老师的学问精妙深奥,让人难以捉摸,难以穷尽,无边无际啊!此后我在老师循着次第、从容自然的教诲中,体悟到了不刻意不造作,通过老师的一步步的诱导,诗、书、礼、乐、文献丰富了我的知识,让我通晓古今、通事达理;此后老师又继续以礼的精神来规范约束我的言行,教我克己复礼,让我的言行合乎礼仪道义。在不知不觉中我被老师的善道所诱导、所感化,从而入了门、上了路,有了好学、乐学之心,使得自己在博文约礼做工夫的实践中,想停也停不下来了,直到竭尽我的才智,终于发现老师的学问境界竟然'如是’般的在我面前矗立着。哦,原来老师的仁德道义是这样触手可及并不神秘呀。因此,要追从老师的学问,把握老师的仁德之要旨,不是由仰高、钻坚、瞻前、忽后这些不着边际的,由末及本所能够把握到的,只能从自觉的自我博、约修行实践之中,在由末及本的体悟中探求,在由本及末的体悟中把握。”本章通过弟子颜渊对老师学问境界的体悟和修行实践,告诉人们老师的学问之道并不是神秘不可捉摸的,而是平实至简的博约之道。让人们把握老师之教的次第:先“博我以文,使我知古今,达事变;后约我以礼,使我尊所闻,行所知”,到“欲罢不能,尽心尽力”的乐学,终会到见老师的学问境界的“所立之卓然”,最终体悟老师学问境界的“由末到本”和“由本及末”的探求和实践的不同面向之别。

注意本章是颜渊就自己的学问修行过程进行叙说,让人们把握孔子之教就是“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达成孔子学问境界的要旨就是自身“博学于文,约之于礼”的实践。本章不是颜渊膜拜老师、神化老师的学问境界的教条。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本章颜渊所言是对老师孔子的膜拜,从而内心之中对老师孔子之道产生了一种无法把握的神秘之感。特别是本章后面的“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普遍理解成“我想再向前追从,但感到无路可由了。”这样的曲解文本,让原本以人道关怀为终身追求的孔子成了“背离人道”的神人。本章颜渊分次序对自己把握孔子学问境界的修行过程进行了言说,首先是在自己使用“坎陷”的言说方式进行了言说。在自己尚未入门之时,对孔子学问产生的“仰高、钻坚、瞻前、忽后”的无法把握之感;然后是通过老师的“循循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从而把握了“博文近于知,约礼近于行”、“不博无以约,不约无以博”的孔子之学的学业次第,通过自己的“博学以文,约之以礼”的实践,终于成就了“欲罢不能”的乐学之境界,从而终有所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终于体悟到了老师的学问境界,求得了老师之道,达成了“闻一知十”学问的才智。此时悟得了老师的学问之道,从而发出了“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的感叹,其中“末”就是“本末”之“末”,“由”就是本义“经由”之“由”。求道行道无非两个面向,一个是由本到末顺行实践的面向,一个是由末到本逆行探求的面向。孔子之道简单可及,只是人们没有把握住其旨要,从而在行事之时,未能从本及末的依道而行;在求道之时,未能从末及本依本而求。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