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理决定的湖南性格

湖南的地理特征很明显,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像是一个马蹄形。早在一百多年前,国学大师钱基博曾用“四塞之国”来概况湖南的这种地形地势,他认为,湖南人思想独立自由、意志坚强不屈,“盖地理使之然也”。

三面环山决定的刀刚火辣

吃得苦,霸得蛮,不怕死,耐得烦,是大山赋予的风骨,也是全国公认的湖南人性格的最好总结。

湖南是多山的丘陵地貌,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武陵山、雪峰山、南岭、衡山、罗霄山,等几座大山脉将湖南层层包裹。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因此,湖南自古就是出强悍军队的地方。“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说的就是湖南。尤其在近现代史上,为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组建团练,成立湘军,即使一代名将石达开也不是其对手。而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湘军也成了抗战的中流砥柱!德国人里希霍芬在19世纪末说:“中国军队的主要兵源来自湖南。”民谚有云:“广东人革命,福建人出钱,湖南人打仗,浙江人做官。”

有一则笑话,说的是各地打架的区别。东北人先吵后打,越吵越凶,凶到极处就“噼噼啪啪”地打起来;山东人则先打后吵,三句话不对路就要抄起家伙,把人抬进医院在认识非曲折;四川人则只吵不打,吵得青筋暴露,骂人的话伤筋伤骨,但握着的拳头就是不敢往人身上打;唯有湖南人是边打边吵,文攻武略,拳头不软,嘴里也不示弱。

一面大湖的给予的诗性浪漫

一面大湖指的是洞庭湖,八百里洞庭水月是湖南的诗性与浪漫的最好概况。

从水系结构上看,洞庭湖集纳四水、吞吐长江,是湖南连通外界的总开关。汇入洞庭湖的是湘江、沅水、资水和澧水,也就是“三湘四水”中的四水。四条水系从不同的方向奔向洞庭湖,然后由洞庭湖作为统一的调度,再汇入长江。这种独特的向心状水系为湖南建构了一幅完美的文化镜像:

湘江是流淌着湖南命运“密码”的母亲河,也是湖南的文脉和精神之江。自《诗经》以降,从屈原瑰丽的《九歌》、忧愤的《离骚》到不屈服的《天问》,其中反复吟咏的“临沅、湘之渊”,“余将济乎江、湘”,“使湘灵鼓瑟”等等,可见诗人对沅水、湘水情有独钟。是湘江成就了屈原的伟大,也开创了中国浪漫文学的源头。

到了南宋,湖湘学派的开创,标志着以湘江为轴心的湖湘文化作为独立性地方文化的形成。以至于后来,近70%的湖南书院都在湘江流域;近代许多主张维新、革命的进步团体也诞生于湘江两岸。

清代学者杨凯运,随口一句:“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就是对湘江文化地位的最高诠释。

冲破山河闭塞之后的敢为人先

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冲出“洞庭湖”的湖南人才沛然崛起,迎来“井喷式”爆发。湖南人一旦走出湖南,把眼光投向外部世界的时候,他们对于学习先进技术乃至政治制度的极大热忱远非其他区域能比。因此,近代最早办洋务而又成效较大的是湖南人,倡导维新并身体力行的也是湖南人,倡导革命并为创立中国共产党和建立新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也是湖南人。

大山、激流教育出的霸蛮、勇敢;丘陵涵养出的浩然独往,共同孕育了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湖湘文化。这恰恰弥补了中国文人的一大短板,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