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二)——奋进
非子获封秦邑,成为大秦帝国的开国之君,号称“秦嬴”或“嬴秦”。
祖孙三代血战西戎
约公元前858年,非子去世,其子失传继位,史称“秦侯”。秦侯在位10年,其子秦公伯在位3年。秦侯和秦公伯史书记载奇少,大秦第四位国君秦仲继位后秦国在历史大舞台上的角色才由客串转变为男主之一,戏份剧增。
秦仲
秦仲三年,公元前842年,由于周历王残暴无道致使“国人暴动”。(周历王残暴无道,百姓忍无可忍,国人联合起来攻打王宫。历王下令镇压,大臣抗命:“我们周王朝寓兵于国人,国人即兵,兵即国人,国人暴动还能调动谁来镇压”?历王看到大势已去逃出镐京,沿渭水河岸一直到彘地,在郁郁寡欢中死去,史称“国人暴动”。“国人暴动”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最早的平民暴动,比陈胜吴广起义早1000多年。)西方部落趁机入侵周王朝,抢夺掳掠。侵入犬丘(今甘肃省礼县)烧杀抢掠,杀害了秦仲高祖大骆的族人。
秦仲十八年,公元前827年周历王在彘地郁郁寡欢中死去,姬静继位,史称“周宣王”。
秦仲二十一年,公元前824年,周宣王任命秦仲为周王朝大夫率军讨伐西戎。秦仲身兼两职,在朝官拜大夫,回国为君,默默无闻的秦国闪亮登场历史舞台。与西戎有杀族之仇的秦仲奋力杀敌,孤军深入,在和西戎交战中战败阵亡。
秦仲战败阵亡是大秦帝国发展史上的一次严重挫折,秦仲家族兴旺,很快出现转机。
秦庄公
秦仲死后,其(祺)继位,史称“秦庄公”,是大秦帝国的第五代君王。
秦庄公元年,公元前821年,周宣王决定与西戎决一死战,召集秦仲五子进行战前动员,并派兵七千为秦援助。(西周春秋时期,车战是战争的主要形式,当时战车载甲士三人,左边甲士负责射箭,右边甲士负责近战,中间甲士负责驾驭战车。每一乘战车配备步兵十人,交战时车冲士奔,相互配合。周懿王时期的名器《禹鼎》记载了一次伐戎战争兵力仅有战车百乘。)嬴秦伐戎七千士卒配备七百乘战车是一次空前的兵力投入,这对周宣王初年的周王室来说已经是非常高规格的军事部署。
秦庄公五兄弟带着杀父之仇的满腔怒火一战击败西戎,但没有乘胜追击消灭西戎的有生力量,导致五十多年后西周王朝的灭亡。
秦庄公居住在先族故地犬丘,秦庄公长子名世父,世父血气方刚,冲劲十足。世父对秦庄公说:西戎杀我祖父,不杀戎王,决不安居。世父将太子之位让给弟弟秦襄公,率军驻扎犬丘,做长期与西戎作战的准备。
秦庄公四十四年,即公元前778年,秦庄公去世,次子开继位,史称“秦襄公”。
秦襄公
秦襄公在位仅仅十三年但他对秦国的发展可谓是开天辟地,自他而始秦国不再是附属国,而是堂堂正正的诸侯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秦襄公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国之君。
秦襄公继位之初,秦族所处形势并不乐观,当时,戎狄之势仍非常强大,直接威胁秦国的基业之本。另一方面,秦国仅为“大夫”之职,只有卖命效力的义务,并未得到周王室的信任,受到周王室的制约无法东进。东临宗周,其他地方戎狄遍布,可谓是强敌环伺,但大秦并没有被困难险阻所吓倒,而是奋力进取。在与戎狄部族不断的征战中一点一点打下自己的生存之地。连年征战中的秦襄公对秦国的危险局势深有体会,秦襄公深知秦国是在夹缝中求存,稍有不慎将导致灭种之祸,改变不利局势就意味着要消除宗周和西戎其中至少一方的威胁,宗周虽然没落但余威犹存,秦国暂时无法撼动,于是秦襄公将目光投向了西戎。西戎是对中原地区以西戎族的统称,包括众多部落,部落之间并非铁板一块。秦襄公审时度势,于秦襄公元年(公元前777年),将其妹穆嬴嫁与西戎丰王为妻,对西戎进行分化瓦解。秦襄公二年(公元前776年),秦襄公将都城迁到汧邑(今陕西省陇县东南),在获得周王室信任的同时也避开了与戎族交战的中心,坐收渔利。秦襄公的两大决策显示出他敏锐的判断力和战略眼光。同年,戎兵大举围攻犬丘,世父率军顽强抵抗,不幸城破被俘。由于秦襄公和亲西戎丰王,不但得到丰王的实际援助和西周王室的声援而且据有汧邑战略要地,戎人考虑再三没敢诛杀世父,一年后便放其归秦,双方一度和好相处。秦襄公通过和亲西戎丰王、迁都这两项重大决策,秦人一方面加强与周王室的关系,得到较可靠的声援;另一方面东进占据汧邑膏沃之地,利用短暂的和平时期大力发展生产,加强武备,赖此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秦国国力旭日东升的同时西周王朝已日暮途穷。荒淫无道的周幽王因宠幸褒姒的缘故,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改立褒姒为王后,褒姒之子姬伯服为太子。而且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屡次欺瞒诸侯,因此诸侯都成了敌对反叛势力。
秦襄公七年(公元前771年),申国国君申侯因周幽王废黜自己的女儿申后、外孙姬宜臼而恼怒,于是联合缯国、犬戎进攻周朝都城镐京,在骊山下杀死周幽王,正式宣告西周灭亡。当时,秦襄公曾率兵援救周朝,作战得力,立下大功。
周幽王死后,诸侯共立太子姬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当时丰镐周围主要有四种力量:一是周幽王和姬伯服的势力,他们死后由王子余臣(周携王)继承;二是周平王的势力;三是戎族的势力;四是秦的势力。在周幽王被杀之后,秦襄公面临的抉择是或者追随周携王,或者拥戴周平王。秦襄公利用周王室的传统威信,而并不拘于秦国与周幽王、姬伯服的旧有关系,特别是周幽王死后,他更没有必要与王室的正统代表周平王相敌对。于是在周朝为逃避犬戎祸难,都城东迁洛邑时人力物力不足,秦襄公抓住机会派兵护送周平王,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均有秦国、郑国、晋国和卫国承担。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赐封岐山以西的土地,并说:“犬戎凶恶无道,掠夺我们岐、丰的土地,只要秦国能攻打并赶走西戎,就可以占有那些土地。”周平王与秦襄公盟誓,封给他爵位。秦襄公这时才开始建立诸侯国,享有与齐、晋、郑等国一样的地位,得与山东各诸侯国互通使节,彼此访问。这是秦国发展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秦襄公非常高兴,即立西汧,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三头的太牢大礼,在西畴祭祀白帝,以庆贺秦国的正式立国。尽管秦人获得在关中地区自由发展的机会,但是在建国之初,还面临着能否生存下去的严峻考验。周平王赐给秦的土地,实际上布满戎、狄部落,秦国要存在下去,就必须与戎、狄作长期的斗争,不断壮大自己,拓展疆土。最初几年的斗争,均以秦国的失败而告终。秦襄公眼看着封赐给自己的土地却得不到手,很不甘心,于是连年向戎、狄发动进攻,在岐山地区展开反复的拉锯战。秦襄公有一次率兵终于攻到属于自己的封地岐山,但未能立足,只好退回"西垂"故地。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阵亡疆场,其子秦文公继承了他的遗愿,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最终收复西周故土。
秦襄公是春秋初期的一位杰出君主,在位时日虽不算很长,但他开创的基业及其雄才大略,为秦国社会发展和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