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古建筑“美妆”,共分几步?
天坛皇穹宇金龙藻井彩画
纹丝不动地坐在脚手架上,沥粉、刷色、包胶……环环相扣,少不得,多不得,错不得,数小时下来,汗味混合着颜料的味道漂浮在空中。这是古建彩绘师为古建筑“美妆”的一套动作流程,其中的一招一式都充满讲究与门道。
中国古建筑的油漆彩绘工艺,源于古代为了保护木建筑构件免受日晒、风吹、雨淋而进行的油漆涂饰。其起源很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有在木结构建筑上施红色涂料的记载。宋、明以后,彩画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表现手段不断丰富,法式规矩也更加严密规范,在清代形成一套系统的官式彩画制度。20 世纪50 年代以后,在北京大量皇家古建筑群如故宫、北海、颐和园的修缮过程中,油漆彩画的更新需求很大,由此也培养了一大批工匠,许多失传的工艺做法得到挖掘整理,技艺得以传承。2014年,古建油漆彩绘被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为长廊彩花“包袱”人物“广汉秋月”
古建油漆彩绘工艺由底层处理和表面油漆彩绘两部分组成。建筑木构件表面粗糙、缝隙多,所以形成了独特的地仗工艺,即通过“一麻五灰”对古建筑进行底层处理。“一麻五灰”指用血样、桐油、砖粉、石灰水等原料搅拌成油灰,抹在披麻前后的木质古建筑上,包括捉缝灰、通灰、使麻、中灰、细灰等。底层处理完成后,即可测量尺寸,在牛皮纸上绘制图样扎谱子, 之后用粉袋将纹样拍在构件表面,再用各种颜料进行设色涂刷、沥粉贴金,使彩画图线凸起,待干后再刷光油罩光。
滑动查看更多
根据不同建筑,油漆彩绘可分为三大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和玺彩画是其中等级最高者,用于宫殿、坛庙等建筑群的主殿,梁枋上各个部位用三折线条分开,主要线条全部沥粉贴金,主题图案以龙凤为主,效果金碧辉煌。
和玺彩画:纹样以龙凤为主,各部分以三折线分开。图为北京潭柘寺大雄宝殿金龙和玺彩画。
旋子彩画次之,用途极广,一般官衙、庙宇、牌楼和园林中都采用,旋花图案是其标志性特征,有严格的等级标准,也被称为“规矩活”。
璇子彩画:旋花图案是其标志性特征。图为北京卧佛寺大雄宝殿金琢墨石碾玉璇子彩画。
苏式彩画多用于园林和住宅,图案自由丰富,梁枋构件中半圆的“包袱”画框内可以画人物、花鸟、山水、线法各种题材。此外还有具有各地特色的地方彩画。
苏式彩画:半圆的画框“包袱”内可绘制各种题材。图为青海西宁京韵青风景区苏式彩画。
古建油漆彩绘既有保护作用,又有装饰效果,是古建筑修缮的最后一道工艺,其颜色鲜艳、富有立体感的画面效果,犹如给古建筑画了个“美妆”,在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同时,也充分展现出老北京建筑的风貌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