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丹道的发源
气功丹道修炼术的理论基础是《周易》、《道德经》,这两部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
中华道家修炼,源远流长。道教声称轩辕黄帝求道于广成子开始,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可见,黄帝之前,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修炼气功了。'河图'、'洛书'正是这一时期光彩照人的金丹大道起源的历史记录。开天地人三才整体观模式,也是贯通古今'易学'的原始模型。《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易'告诉人们: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但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易'的原理就是一阴一阳的变化,它是宇宙中对立统一规律的精辟描述。易理是金丹大道的理论基础。掌握阴阳规律,掌握宇宙旋律,掌握人体的节律,是修炼气功及金丹大道的诀窍。

自然 丹道
老子的《道德经》把金丹大道的理论推向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他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无为而无不为'是他道德观的根本,又是古典道生术(高功能气功)理论的高度概括。尤其是他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得其一,万事毕。''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等精辟的论述,为修炼金丹大道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丰富的经验。
「七窍相通」,是用来形容悟道后,感官可以互用,甚至不用感官而能知能见外 界事物。这种悟后的体验,在先秦典籍中也有类似之记载。《列子·黄帝篇》,叙述 列子学道九年后之悟道境界,耳目口鼻无不同,与此经所说者相似,文云:
「自吾之事夫子友若人也,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夫子 一眄而已。五年之后,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夫子始一解颜而笑。七年之后,从 心之所念,庚无是非;从口之所言,庚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九年之后, 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 夫子之为我师,若人之为我友,内外进矣,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 ,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竟不知 风乘我邪,我乘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