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这样搓搓手,养气血,通经络,调五脏,防疾病……

人未老,而身体不济。”这是现代多数人的生活状态。今天介绍一种简单有效、又易于操作的“搓手大法”,不仅可以改善精气神状态,也能起到很好的保健功效。
点击播放 GIF 0.0M
闲时常搓手,养生又防病
中医学讲究穴位,时常用以疏通经络,激发经气,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而手上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如:合谷穴、少商穴、鱼际穴等,经常搓手可以起到调节脏腑、美容养生的作用。
1、促进血液循环
中老年人的血管出现老化、堵塞,相对来说血液循环较差,血液无法顺利流通到手部和脚部,经常出现手脚冰冷甚至发青的症状,尤其是冬季,更为明显。
而搓手摩擦生热,能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气血,同时双手配合拍打手背,可以改善手脚冰冷的症状。
2、刺激穴位,强身健体
中医认为,手部有非常丰富的经络与穴位,而穴位的刺激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从而起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作用。如:
劳宫穴,握拳屈指时,中指尖顶到的手掌处即为劳宫穴。
经常按压,可以清心热,泻肝火,强壮心脏,促进睡眠,改善口疮;也能缓解血压骤升症,平稳血压;缓解疲乏,提高免疫力。尤其适用于手心发热、易出汗等阴虚火旺人群。
3、活跃大脑,提高反应能力
手,是使人能具有高度智慧的三大重要器官之一。研究发现,做手势时能活跃大脑,提高手部和大脑的反应能力。搓手,也与大脑的语言中枢、运动中枢有着密切的联系。
4、提高双手灵活度,防止肌肉萎缩
搓手其实是一项看似简单却复杂的动作,搓手时除了双手,腕、肩、肘部等处都会同时活动,可带动30多个关节的50多条肌肉。
对于儿童来说,常搓手可以促进动手能力;对于老年人尤其是中风患者来说,被动或主动搓手,不仅能增加局部血液循环,还能防止手部肌肉萎缩,促进神经脉络的康复,巩固动手能力和灵活度。
搓手虽简单,要点需牢记
搓手,几乎每个人都会,但很多人都只做了一部分。
搓“双手”
搓“双手”,指的是除了手心,还得搓手背或是拍打手背以及手边缘的两侧。但很多人往往单搓手心,而忽视了其他地方。
以虎口为例,其实这里有一个“合谷穴”,它对机体有着广泛的调整作用。如:调整消化系统,增加肺部通气量,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增强血液供应,抗炎,镇痛,提高免疫力,改善气血等功能。
除了按压,也可以双手对搓。
按摩手指
“十指连心”,不同的手指与不同的脏器相对应,其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相通。如:
拇指对应肺经、脾经,可改善感冒,帮助消化;食指对应大肠经,可改善老年性便秘;小拇指对应心经,可改善心脏疾病,提高微循环,心梗脑梗、气血不通等患者可多按压。
搓双手时也可以以转圈的方式,轻揉按压手指的指节等处,指尖可轻轻提拉。
近日雨雾天气反复袭击
气候潮湿、阴冷
身体也难逃湿气的侵害
很多人会出现风湿关节炎、腰腿疼痛等问题
现在,武汉麻塘中医医院推出康复理疗套餐
帮你快速远离疼痛
治疗疾病症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