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梅花村会议纪念馆重温红色足迹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我们组织了一批学生来到岔路镇梅花村,走进梅花村会议旧址,重温红色足迹,接受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宁海县岔路镇梅花村的前身是白岭根村,位于宁海西南部,梅花村会议遗址就在白岭根村葛希曾家。这里是浙江省党员教育示范基地、爱国主义重要教育红色基地、宁波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红色旅游景区基地。

五一节,我们组织一批学生来到岔路镇梅花村,这里是浙江省党员教育示范基地、爱国主义重要教育红色基地、宁波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红色旅游景区基地。

宁海县岔路镇梅花村的前身是白岭根村,位于宁海西南部,梅花村会议遗址就在白岭根村葛希曾家。纪念馆主体建筑为二层传统砖木结构三合院,建筑面积550平方米。纪念馆内设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梅花村会议专题展”“梅花村会议书画藏品展”“农耕生活用具展”等展厅。纪念馆环境优美,绿树翠竹,红梅相间,曲径通幽,东邻莲湖,湖中建有“九曲桥”,湖边有“梅花井”和“梅花村会议纪念亭”。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红色记忆博物馆,该馆创办人叫陈先林,是个“瓷痴”,收藏了近5万件陶瓷,堪称宁海民间收藏之最。整个馆内,藏品里有近10万件红章。大会堂存放毛主席的大型像章,其中有8个以韶山,遵义,嘉兴南湖,一大会地,井冈山,古田,延安,天安门等红色基地为主题的整套像章。从解放初到“文革”时期的毛泽东像章、红色摆件、毛主席经典语录和书籍、陶瓷制品等,金银制成的毛主席像章比较稀缺珍贵,从长征时期、三大战役时期、抗美援朝事情和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功勋章,这里应有尽有。

走进红色年代记忆馆,感觉时空流转,令人心潮澎湃。该馆免费向社会开放,让游客近距离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红色营养。

最后,我们站在九曲桥上,齐声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感受一种穿越时间和空间的强大精神力量。

红梅精神永放光芒

——“梅花村会议”故事

诗文/木子叶寒

浪淘沙.梅花村会议感怀

踏入岭根山,遗迹怆然。梅花凛冽独沧澜。帷幄运筹谈策略,隐匿山间。

壑鼓雪幽翩,啼断霜天。深情一曲泣魂冤。怎奈幽风吹不醒,殒落尘寒。

这里,是一座依然保持原有风貌,暗影留香、古朴素雅的旧宅遗址;这里,是一部有着光照日月、烽火岁月的红色故事;这里,是一个有着峥嵘岁月、永载史册的红色精神家园!
那个时候,“后有狼萁山,前有白溪滩,三碗薄粥填肚心,有女难嫁白岭根”,是解放前白岭根村的真实写照,当时,村里没桥没路,村民外出办事,不是绕道,就是乘竹排远行。为此,这座绿树掩映,溪水潺流,像是隐匿在山中孤岛一样的村庄,才让这个史称“梅花村会议”的历史故事,注定会迎来一次永久铭记的史迹。
  
1946年12月,中共上海党为重建浙东游击根据地,召开了“上海会议”,宣布成立中共浙东工作委员会,刘清扬为书记,马青为副书记,王起为委员,并作出把浙东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台属地区、“台属地区作为发展浙东游击战争的中心、出发点和立足点”的决策,为浙东和台属党组织以后工作指明了方向。
1947年1月底,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就在这一天,中共上海党组织驻浙东代表顾德欢,中共浙东工委书记刘清扬,上海、台属地下党负责人张任伟,台属工委副书记徐少春,三门、临海、黄岩党组织负责人应为民,宁海县工委书记童衍孝等6人在这里召开紧急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上海会议”精神。
会议前夕,张任伟多次考察,考虑到梅花村的安全性和隐蔽性,并利用白岭根村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且有着葛希曾一家人那种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决定将这次会议放在葛希曾家里召开。
一个深冬的傍晚,外面的漫天雪花,积雪盈尺,给这个沉默而平静的小山村,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情万种。葛希曾来到门外,迎面袭来寒风,感受到一种刺骨的冷,他向四周望了一望,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现象。
这时,张任伟打扮成商人模样,迎面走了过来,他看上去长得十分魁伟高大,面貌淳朴,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目光深沉,透露出睿智,他紧紧握住葛希曾的手说:“葛希曾同志,你们辛苦了,这次党组织讨论决定将你家作为台属地下党领导机关所在地,以及台属和浙东党委四明山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重要联络站。你们一家身上肩负的责任更重了。”
葛希曾握着张任伟的手,看了看站在身边的父亲说:“感谢党组织的信任,你们放心,我们全家一定会做好安全保密工作的。”
葛希曾的父亲叫葛新善,在抗战时期也是共产党的秘密交通员,后在地下党的组织动员下,当上了“伪保长”,主要任务是掩护党的工作。正因为葛新善的举动,才影响了葛希曾的整个人生。 
会议室放在葛希曾家旧宅二楼,房间里设施很简单,一张简陋破旧的桌子,桌上一盏昏暗的煤油灯,那盏煤油灯发出微弱的灯光,像是燃烧着每个人的热血。桌上的老茶壶像是涂上了时光流转的痕迹,那些被封尘的记忆,成为一种宝贵精神品质的传承。
在这样一种严酷的环境下,这里,正秘密进行着一场庄重而热烈的重要会议。夜深,人静,在村口某个漆黑的角落里,突然传来一阵狗叫声,顿时整个房间里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
顾德欢正在主持会议,听到狗叫声,立刻停止了会议。他站起身来,刚走到门口,只见葛希曾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说:“没事,你们继续会议,如有情况,我们会及时通知你们的。”他向不远处的几位村民挥了挥手,示意他们过来,转身又对顾德欢说:“村民们在外面等候多时了,不敢敲门,这是为你们准备的点心,你们晚饭都顾不上吃,一直都在会议,这是为你们准备好的点心,既然门开了,那就趁热吃点东西,充饥一下肚子吧。”顾德欢看着竹篮子里装着的糕点,拿起一块岔路麦饼一口咬了下去,边吃边说:“感谢乡亲们,你们辛苦了,说实话,这肚子确实是有点饿了。”说完,他拿起篮子就走进房间,随手把门关上。
时间过得很快,在黑暗的冗长中,那第一道破晓的亮光从天边透了出来,会议也即将结束。这时,顾德欢站起身来,看着窗外纷飞的大雪,像是曼妙的舞者,在风雪中绽开的生命,便露出了笑脸。此时正是适逢腊月,全村梅花盛开,寒梅傲立。顾德欢不由想到“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的诗句,有感而发说:“今天的会议,取名叫'梅花村会议’,你们意下如何?”
“好,好!”大家听后,表示鼓掌赞同。白岭根村因此而得名“梅花村”。
会议结束后,中共台属工委的同志们马上奔赴各地,根据会议确定的方针和任务,一边积极发动群众,一边组建革命武装,建立根据地,积极开展武装斗争,作出了要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从此以后,葛希曾家里就成为中共台属地下党的领导机关所在地,以及台属地下党和浙东党委四明山革命根据地的一处重要联络站。这次“梅花村会议”,从此改变了宁海解放的历史历程,也关系到成为中国共产党台属和浙东地区的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且从原来的“隐蔽”方针转变为公开的武装斗争的历史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葛希曾家因此而成为“梅花村会议纪念馆”。
后来,随着“梅花村会议”台属党工作重点的转移,葛希曾较以前更忙了。正因为葛希曾一心一意想着为革命工作,常年奔赴抗争前线,就这样,由于长期艰苦奋斗在第一战线,因积劳成疾,病情急剧恶化。新中国成立那天,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然而葛希曾因病情无法控制,于1949年10月2日离开了人世。1950年7月4日,浙江台州专署批准他为革命烈士,其家属享受烈属待遇。病逝那年,葛希曾年仅29岁。
如今,梅花村有了巨大变化,村里到处都种上梅花,当年旧址也成为广大企事业机关团体、教育机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团组织活动的重要文化场所。近年来,会议旧址翻新后,梅花村将建成一个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纪念馆、梅花主题酒店、红色游戏为一体的养生度假体验区。
梅花精神永放光芒,如今的梅花村会议遗址,不仅是宁波市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让游客到梅花村来,不仅能享受到农家田园生活,也能接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让革命传统永远流传下去。
腊月梅花霜满天,忠魂几度泣灵寒。
迎来解放殊生死,革命精神纳百川。
梅花村会议纪念馆,正是以这种独有的精神和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致敬,革命英雄

庆祝建党百周年

敬礼,革命英雄

敬礼,发烫的枪膛

敬礼,硝烟的弥漫

革命英雄怀揣一枚功勋章

生硬的老茧镌刻出民族尊严

战争留下的悲壮缩影

在祖国大地上记载下历史印迹

亦是更为远古。中华魂精神

是您用尽残忍和血腥

拼博着血肉横飞的战争年代

驻足静听英雄们的故事,翻动

被尘封已久的历史。黎明的阳光

必定穿透黑暗而奔向远方

剩下的时光,在不屈的尊严里

以太阳的名义复活

见证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奇迹

木子叶寒:本名林海燕,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宁波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宁波市民间文艺协会会员、宁海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委员。出版诗集散文集5本、合著散文集1本。文字虐我千万遍,我视文字如初恋!

□编辑:木子叶寒   
□图片:叶寒/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