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记】与老树相遇
上周跟永忠打侧边鼓,我的意思是打算在周六或周日再骑一场长途。
永忠说:周六要上班,周日滨海收藏协会有一场会员交流日活动。周日有空吧?要不你也参加活动吧。叔也回来。
周六晚十点半左右,叔打了两个电话给我,电话是静音没听到。十一点左右我看到未接电话,我估计叔是叫我参加活动的,发信息给他说我也参加活动。
周日上午九点,滨海收藏协会会长康总率队从镇政府门口出发。来到交流日活动第一站,树仔镇山美村邵小华会员盆景园。
车辆在几棵遮日参天大树树下停好,这些树的树杆粗得要两个人才能抱过。一些棉絮纷纷扬扬从树顶飘下。有人说,这是木棉树的棉絮。
叔向一位大婶打听几棵树的树龄,大婶用夹着外地口音的海话告诉叔:“身边的这两棵有一百多年了,我嫁到村里都四十多年了。”说到这里,她指着前面挡土墙上面的一棵又粗又高的大树:那棵木棉树有两百多年了。上面是邵氏大祠堂。
听说是邵氏祠堂,往上看才发现,一座琉璃绿瓦绿墙的庙宇,隐藏在枝叶繁茂的大树底下。
我走上祠堂门口,大门没开,我对着大门合掌拜了几下。
叔问那个大婶:“你是哪里人?你的海话不纯正。”大婶笑了:“我是韶关人,老家湖南的,父母是韶关媒矿工人。”
从树荫底下走出来,阳光猛烈,走几步就满头大汗。旁边的素芹对我说,阿哥,写一篇与老树相遇。
老周从邵小华的盆景园走出,他告诉我,盆景园很多盆景树的树龄,都超过一百多年。他把我领到一盆树叶婆裟树杆棕色的盆景树前说:“这树三百多年了。”
盆景园里,形状各异的盆景树,分成四行。满园葱葱郁郁,弥漫着树木的香味。
永忠介绍,邵小华是退伍军人,为了寻到一棵好盆景树,经常在深山老林行走,是一个孤胆英雄。
戴着草帽穿着淡黄色工作服的邵小华,干瘦个子不高,黑黝黝的皮肤,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腰上挂着一把园艺剪刀。
他领着大家在盆景园里转,跟大家介绍着一些盆景树的来历和树名。不时蹲到盆景树旁,讲述盆景树栽法技术。
有人说,小华的盆景园大多是猪牙刺树,树龄超过一百年。
第二站,树仔镇登楼村邵华堂会员盆景园。
从邵小华的盆景园出来,十多分钟路程便到了邵华堂的盆景园。
他的盆景园在一栋两层旧宅旁,景园门口摆着一盆精巧的盆景树。进去是金鱼池,旁边是一块绿草坪,走过绿草坪是后花园,一间朱瓦棚寮,四面敞开,凉风习习。
棚寮里摆着几盆精致的小盆景,后花园呈三角形。中间是一块草坪,两旁是葱葳的盆景树。
回到旧宅里,大厅左墙的奇石展柜,摆着一柜奇形怪状的小石头。其中一块小石头上有图案,叔看了说,像明朝朱元璋。打开手机一搜,还真的非常像。
会员光明的盆景园在华堂家旁边,盆景园有一亩地大,盆景树分成三排。灿烂的阳光下,树叶葱碧,生机勃勃。
盆景园里猪牙刺树的果实很多熟了,红彤彤的果实散着诱人的气息。康总和会员摘了几颗果实吃,我也摘了几颗。放进嘴里,一咬一股甘汁直润喉咙。有人说,这果,生津止渴。
海哥走近我指着光明低声说,这家伙也是拼命三郎,去山里寻盆景树,曾经被铁猫铗了三次。有空,我跟你说说他的故事。
第三站,粤西盆景大师麻岗海哥半农苑。
邵华堂家出来,到海哥的半农苑花了二十分钟左右,到半农苑对面的麻岗中心小学里停车。
到海哥三楼的大厅喝茶,环视着满屋雅致精巧的奇石和盆栽,整个人都静下来。
我跟永忠悄悄说,小华和华堂的盆景园,野趣十足,海哥的半农苑文雅高贵。
海哥拿出刚摘下的头水(新鲜)荔枝和芒果、菠萝招待大家,叔转了一圈,手痒了,他问有没有纸笔。海哥率会员到半农苑参观。叔没找到笔,走到写字台,拿起一支大头笔,在一块巴掌大的纸巾上,挥笔写了“盆语石树,文海无疆。”,可能叔对自己写的字不满意,揉成一纸团丢垃圾桶,我刚好经过,把它捡起来抚平收藏好。
第四站,凤尾坡家桥农庄。
我坐排哥的车,从海哥家出来,排哥说要买荔枝带到家桥给会员们品尝。我打了电话给志勇,在他家门口买了一大袋荔枝。
从满室雅趣半农苑驱车来到天然田园风光的家桥农庄。
央视王涛王导和茂名市摄协李好主席也赶过来参加交流活动。
叔介绍我给王导时,王导问叔,这就是你文章里经常写到的那个阿哥?
在农庄里,会员杨志杰在现场展示盆景制作讲座。我也见到了小城收藏界的许多名人。
因为有事,和素芹、马踏飞燕坐排哥的车出去了。
辛丑年三月廿八日晚,记于雨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