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非常厉害的三种思维,若能悟透,前途不可限量

老子《道德经》讲的是天道和人道。所谓人道,指的是人的那一套经验和理论,是主观上的东西;而天道是宇宙万物都必须遵循的规律,是客观上的法则。老子道德经通篇都在讲述一个道理:放下人道的一厢情愿,而遵循天道的法则和规律,这样的人生,才是圆满的。

老子道德经,非常厉害的三种思维,若能悟透,前途不可限量

一、柔弱胜刚强

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柔弱胜刚强”,有人会不理解:柔弱怎么就胜刚强呢?这不合理呀!

应该这么理解:

柔弱不要和刚强硬碰硬,柔弱胜就胜在不会硬碰硬,硬碰硬则两败俱伤,刚强容易折断自身,柔弱则安然无恙,正所谓:木强则折,兵强则灭,所以从结果上来看,刚强最容易遭遇反击,而柔弱可以平安无事。

柔弱之益,显而易见。

举个例子,舌头是柔弱的,牙齿是刚强的,但是牙齿掉光的人,他的舌头依然完好

说明什么?——逞强者必败。在这个世界上,你想长久的发展,就不能一味逞强,应该懂得柔弱以保全。

二、他心即我心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语出《道德经》第49章

圣人不存私心,没有我执,忽略“我”的感受和自我意识,而是以别人的心为自己的心。换言之,他心即我心。

其实有些时候我们和别人发生矛盾,只需要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他,或者他是我,又该如何?就能做到更体谅包容,局面也必然和谐融洽。

真正的智者从来不会一门心思的只为自己着想、只惦记自己的那一丁点利益,而能把自己和周围的事物看作一个整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样,周围的事物都会成就他,促进他。自然无往不利,所做必成。

三、想要的,先要舍,多舍多得,不舍不得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人往往有这样的心理,如果得到一件东西需要付出代价,他就会迟疑不决,会衡量一下,我付出的和回报的能不能成比例,是否等价,因而他会心存戒备。

但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得的东西,白白送上门的好处,他们一般是不会拒绝的,因为人与生俱来就有贪小便宜这一天性,这个时候,他的警惕性几乎是零,也就是说,没有戒备,不会设置防线。

人性的最大弱点就是贪婪自私,不管自己多么富有,可以摆得的好处还是会据为己有,看见好东西还是会有占有欲,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贪官根本不缺钱,还是无止境的贪。

再比如说婚外情,婚外恋的男女,大多都根本没有打算和对方有什么结果,只不过是想在拥有家庭幸福的基础之上,额外得到一些情感补贴。

一旦可以额外得到好东西,而不需要付出代价,一般这个时候,很多人的智商几乎接近于零。

所以就经常会看见一些“体验店”门口排着长龙,大爷大妈每天兴冲冲的领鸡蛋,领礼品,不需要花一分钱,这不是白捡的便宜嘛,于是每天乐呵呵地来,满载而归,但是没过多久,儿女会发现,家里除了鸡蛋之外,还多了很多保健品和器材,而家里的存款也少了很多很多。

这就是商贩运用“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思维,先让老人们白得好处,拆掉他们的心理防线,拉进距离,取得信任,慢慢的鼓动他们消费。

没有白占的便宜,也不存在白吃的亏,你白拿了人家多少,迟早如数奉还,而自己某个方面损失的,一定可以在别的方面得到。

所以说我们想获取别人信任,一定先付出我们的真诚;想要赚对方的钱,一定先让他尝到甜头,先人而后己,不仅仅是个人修养,更是处世天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