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的千古奇葩:插足男主,逼死女主,却成淑女典范梦中女神

01 谁造成了黛玉的悲剧

薛宝钗是个神奇的角色,不仅在红楼梦里,甚至纵观世界文学名著,没有比她更神奇的。

为什么呢?

红楼梦的女主是林黛玉,她跟宝玉前世有约,今生有情。但她短暂的一生,全在爱情里患得患失、反复煎熬,直至付出生命代价。是谁造成这悲剧呢?就是薛宝钗。

能把完美无暇的神仙女主霍霍死,却不是公认的大反派,反而吸了一大波粉。尤其倍受男性推崇,被奉为淑女典范、道德楷模、国民媳妇。

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黛玉的悲剧归罪于贾府。高鹗就把这个锅甩给贾母,甩给王熙凤。可事实上前80回里,有无数证据证明,贾母贾政选择的宝二奶奶是黛玉。整个贾府上下全都心知肚明。

后世读者多是先爱上了宝钗,才为金玉良缘找出各种世俗的合理性。比如身体好、家有钱等等。

劳苦大众的择偶观固然没错,可惜完全get不到贵族的点。贵族有难以理解的骄傲感,择偶的核心是保证贵族传承。

贾家男性娶媳全是官僚家族,这就是明证。其中很多是败落官僚,这更是明证——

纵观世界各国的贵族都是如此,新兴者无论有钱或有权,在他们眼中全都不值一文,远不如一个古老的血统重要,即便是没落的血统。

当曹雪芹把薛家安排成商户时,就等于贴出告示:正常情况下,贾家绝不会与之通婚。

相反,黛玉拥有一半贾府的血脉,且为五世侯爵之后,这也是个告示:没有人比黛玉更符合那个时代的贵族需求。无论是血统还是门第,她都独步天下。

想深入了解贾府贵妇门第,参看《从豪门媳妇的出身,看到贾府里最隐秘的矛盾

无论从世俗婚配角度、个人素质角度,亦或爱情角度,她都是宝玉的完美爱人。就连倍受后世诟病的体弱,也是为营造那个时代的超级大美女!

因为自宋朝后,国人的美女标准越来越倾向于文弱清秀。清朝尤为突出!清人的顶级美女图,无一例外消瘦无力,五官清淡,眉眼纤细、略带病态。

上面这幅是著名的《雍正仕女图》,原型是雍正的皇后。搞艺术的应该知道,雍正的审美才是满清最高水准。大家自行斟酌,是否如这段话的写照:

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总之,劳苦大众眼中的缺点,其实都是贵族的时髦。后人以为黛钗各领风骚,那是脱离历史,参杂了太多现代因素、平民喜好。

卓语早年对历史文化尚未精通,读到兴儿说宝玉已有婚配:

“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准是林姑娘定了的”,说的那么斩钉截铁,令我甚为疑惑!真的定了吗,我怎么没看出来啊?那黛玉还成天哭啥?

后来全面了解了那个时代,才恍然大悟:原来兴儿说的一点没错!

原来我跟所有人一样,无形中受了高鹗影响,受了世俗谬论影响。把黛玉的哭,理解成她条件不足、婚姻无望。

实际上,以黛玉的文人傲骨,假如真的婚姻无望,她早就放手了,不会自取其辱。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忍受这样的生活,恰恰因有婚姻理想可期。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能日日煎熬黛玉理想的人,正是薛宝钗。

黛钗的关系,就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白浅和素锦。白浅论身份、论阶位、论法力、论容貌、论感情,任何方面都甩素锦一百条街。可素锦偏能霍霍她好几世。

白浅无论做凡人还是上神,都曾被她击溃过内心,痛不欲生。没有夜华最后的复生,她就是个彻底的悲剧。

素锦凭什么做到的呢?其一借助公主身份,其二是插足挑拨无下限。

宝钗正是素锦的翻版。王夫人如同乐胥娘娘或天君,是她最大的靠山。没有王夫人,贾府没人买她的账,她什么都做不成。

仅有王夫人也没用,她再不喜欢黛玉,也是个长辈,彼此有较大距离。要让黛玉时时不爽、日日痛心,只有素锦式的祸害才能奏效。

02 藤蔓色诱

想要祸害女主,首先要插足人家情侣关系,硬生生接近男主。无论对方喜欢不喜欢,死缠烂打就是了。

女配历来远不如女主,唯有心理承受力,肯定比女主强数倍。她们一定比女主“努力”的多,放的下身段,拉得下脸皮。

简而言之就是男人眼中的大方,女人眼中的鲜廉寡耻。

这个规律自古如是,红楼梦并未跳出圈外,只是写的很隐晦罢了。

自从奇葩的薛姨妈过家门而不入,带着敏感年龄的女儿,欣欣然奔向满府公子哥的贾家,就已经彰显出不一般的心理素质。

梨香院位于荣府东北角,贾母厅堂在荣府最西。这个最远的院落曾一度荒废,甚至最后做了停尸房。贾政把薛家安置在那里,自有特殊用意:

鉴于薛蟠人品之差、宝钗待嫁之敏感,最好隔得远远的。让薛家自己独门独户,方保无虞。

可惜贾政太天真了。独门独户既挡不住薛蟠的淫色腐蚀(参看贾府学堂),也挡不住宝钗的藤蔓手段。

尽管按照礼教,宝钗根本不该出家门,她应该端坐梨香院绣房等媒人提亲,才是正确人生。但成大事不拘小节,立志做宝二奶奶,怎么能被礼教锁住手脚?

贾家人离她远,没关系,不怕远,只要够主动,每天都刷存在感。无论清晨梳妆时、众人午睡时、大半夜,她随时从天而降,尤其是空降到宝黛面前。

至于怎么做到的,你别管也别问。反正是无心的,你爱信不信。书上说了,她一直都很端庄、很矜持、很懂事的。人家自己也说了:“珍重芳姿昼掩门”。

整部书中,没人比宝钗的社交更频繁;更没人如她一般,几乎全是主动出击;最不可思议的,目标还是个男性。这在男女大防的时代,不神奇吗?

在这个问题上,钗粉自然要反击黛玉。但请注意,曹雪芹早已设计好绿灯:黛玉被贾府收养了,贾母把她称为自家女孩。宝玉被紫鹃情试发病,全府上下都用兄妹情来为之解释。甚至甲戌本的第三回回目,就叫做《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黛玉和三春,跟宝玉是以兄妹相处。宝钗跟宝玉的关系,却是礼法最不能放过的领域。

对比下其他人,邢、李几位姑娘住进大观园,几乎足不出户,有限的社交也极为被动。她们绝不主动跟任何男生交往。

从小在贾府长大的湘云,因特殊历史被网开一面。但也就刚过10岁,就被贾母唠叨长大了,不要跟表哥互叫小名。而且之后就越来越“忘记”接她来府。

有谁能像宝钗这么大的姑娘,这么尴尬的身份,硬生生不分昼夜往绛云轩、怡红院里钻?

又有谁能像她一样,在梨香院没男主的情况下,私宴外男,同席饮酒?(不好意思,放现代是个欢乐聚会,在当时却属于娼妓做派)甚至在闺房解衣扣,还要留宝玉住在梨香院........

从体味飘香的闺房、内衣大红袄的吸引开始,到红麝串暗示、送药光腚男,再到床边绣鸳鸯,把睡梦中的宝玉视为己有......霸王硬上弓的功力,一步步升级。

幸好她是个古代人,不然宝玉早被煮熟了。

相比于素锦只会端茶倒水,宝钗的故事就精彩多了,且每次都不雷同,各有各的精彩。

本文篇幅有限,不能展开,具体请参看《清朝人眼中的薛宝钗其五:插足色诱、主动上贴、毫无廉耻

红楼的雪天小宴会,你真的看懂了吗?半部少年派,半部俏黄蓉

红楼剧情之妙:宫斗冠军永远学不会的高级黑

最关键是,干的神不知鬼不觉。因为擅长人前藏拙,擅长适时做低伏状,从不抓尖要强,貌似温和而甚得广大民众欢心。于是两百年来,淑女人设屹立不倒!

道德从来就是弹簧。人格独立之人,毫无疑问要受到完美标准的挑剔。而貌似温和就自带免罪性,即便温和是虚假的,即便她行为颠倒是非混乱,人们也视而不见。

用法律语言说,前者是疑罪从有,后者是疑罪从无。

总之是天下之大不韪事全做了,美好的名声还流芳百世。试问,这本事谁能比肩?

02 逼婚大战

色诱只是手段,逼婚才是目的。薛家死活赖在贾府,即便贾母各种暗示、即便探春直接骂脸上撵(亲戚们好,也不必死住着).......甚至薛蟠都娶媳妇了,宁可鸡飞狗跳的丢人现眼,也坚决不撤,无非为成全宝姐姐的婚姻而已!

逼婚过程相当曲折复杂,以此可以串联起四大家族的兴衰,也恰恰成为宝玉人世历劫的最大劫难。

如果你细细列出时间轴,会发现宝钗的活跃并非起于进府,而是从18回之后逐渐升温,其后加速度发展。是元春封妃之后,薛家才忽然底气大增!

元春封妃前,她们干了些什么呢?仅仅假造了个金锁,在梨香院演了个双簧,令金玉相认。其后就沉寂下来。元春省亲后,宝钗忽然鸡血满满,斗志昂扬。

这里藏了什么奥秘呢——元春兴,则王夫人兴。贾府的权力格局发生了变化,薛家才肆无忌惮起来。

最开始时,贾母的权威比重还很强,她们不敢过于造次,只能造个金锁假借天意,搞搞舆论宣传,梦想着愿者上钩。

这招确实引发了宝玉的好奇,加之宝钗的成熟美,不能说毫无效果,否则就没有第8回的梨香院小宴了。可惜那点吸引,如风过湖面瞬间无痕。至于贾母,千年人精岂能动摇丝毫?

这个时期的宝钗只敢在梨香院里演戏,做事相当低调,奉行的是守株待兔政策。所谓“罕言寡语,安分随时”,其实仅限于这段时期。

元春省亲当晚,宝钗的姿态就变样了。她教导宝玉自视甚高,颇有强令改诗之意。又说:“只管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

羡慕、兴奋之情,仿佛要从纸上溢出来。尤其是借元春抬高自己,丝毫不加掩饰。

其实这时她已经落选,元春之位永远与她无关。那还兴奋什么呢?虽然做不了娘娘,但小范围的飞黄腾达却有了希望啊!元春的每一份光环,似乎都在照亮她的未来。

果不其然,自此之后宝钗开启串门子模式,高调社交,高调进攻宝玉。整个贾府似乎全是她的地盘,随时空降,随时拽走宝玉。

一边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在贾府里上下游走,拉帮结派。另一边紧锣密鼓的逼婚,由元春赐物、由张道士提亲。

可惜贾母软硬不吃。这段时期宝钗没少巴结贾母啊,完全没用!贾母嘴上夸着她,婚事上却死死堵着,让薛家终于见识了高手。

碰了一鼻子灰后,索性放开一博。色诱手段翻番,令人瞠目结舌。从提亲失败,到36回怡红院绣鸳鸯,这期间的她如急火攻心一般。

有人说她想把生米做成熟饭,呵呵,谁知道呢。不管怎样,宝玉梦中叫骂,才终于给她的热毒拨了点水。

无论家长或本人,其实都走不通,原来时局没自己想象的那么乐观。自此薛家改变了策略,开始长期抗战。在这个转折当口出现的傅秋芳,红学界普遍认为就是影射宝钗。

贾母年老时日无多,宝钗将命运押在王夫人身上,静等、死耗。无论等多久都认了,等成老姑娘也抗战到底,不得宝玉誓不罢休。

03 插足挑拨

青梅竹马的爱人身边冒出个竞争者。尤其是,自己一直被家长暗许,而今家长却无力护自己周全,反而要给入侵者几分面子。这个滋味之复杂,真真是如鲠在喉!

当然,若站在公平竞争的角度,宝玉还没结婚,有人打他主意不足为奇。黛玉若消解不了这些问题,只能说自己心理素质不行。

但问题是,有人竞争不讲武德啊!她时时硬插进宝黛间,阻饶离间二人。

如果黛玉足够泼辣,与之当面干几仗就罢了。可黛玉仙姿难泯,不可能丢了身份硬争。这就像苍蝇狗屎的侵扰,无理可讲只能躲开。但你躲哪里,它跟哪里,挥之不去的恶心,能不憋出内伤吗?

宝黛钗三角关系的焦灼期,黛玉为什么那么易怒,这就是原因。她不屑于跟宝钗争,也拿不出下作手段。越有修养的人,越常常吃哑巴亏,被气到肝疼,也不会反击对方。

她唯一能发泄的渠道只有宝玉。除此之外,就是站起来走人,躲开满场敌意。可这在世人看来,全是小性、尖刻!

国人的理念是:不要让人看到情绪,哪怕心里满是刀光剑影,面子上也要一团和气。只要笑着说话,哪怕话中都是毒药,那也是涵养。

28回众人在王夫人房中闲话,黛玉去贾母处吃饭,宝玉却要跟着王夫人吃。宝钗就说:

“你正经去罢,吃不吃,陪林姑娘走一趟,她心里打紧不自在呢”

站在王夫人的角度听这话,杀伤力犹如原子弹!把黛玉描绘成霸道总裁,把宝玉描绘成癞皮狗,这种爱情中的私密说给她听,还当着众人公开,你说是啥结果?

为了抹黑黛玉,不惜令宝玉当场难堪,也不惜令姨妈心堵胃痛吃不下饭。

等宝玉吃完饭真要去找林姑娘,宝钗却一路尾随,扎进黛玉屋里说:

“我告诉你个笑话儿,才刚为那个药,我说了个不知道,宝兄弟心里不受用了。

又一次明晃晃的插足加挑拨。

明知宝玉心事,偏要障碍他,偏在黛玉跟前晃悠,还故意说些火上浇油的话,不是膈应人家嘛?先对大众宣布黛玉不自在,又说宝玉不受用,舌根子嚼成这样,还能表演的更低劣点吗!

正是她,引发宝黛两人呕气,之后再两边挑拨,幸灾乐祸的嘴脸,真是卑鄙到极致。

宝玉向宝钗道:“老太太要抹骨牌,正没人呢,你抹骨牌去罢。”宝钗听说,便笑道:“我是为抹骨牌才来了?”

看看这结果,可笑不可笑!国人历来讲究面子,宝玉又格外护花,让他发话赶人,这是啥场面?把人逼到这份上了,依旧嘻皮笑脸,还好意思反问,这是何方神圣?

红楼梦在有限的篇幅里要写出上千人物、十几年的家族史,所有故事都是浓缩版。可在浓缩版里,宝钗硬插足、硬拽走宝玉、含沙射影诋毁黛玉的故事仍然甚多!

那就意味着,这种戏码随时都在上演,也许每天发生十次。

04 舆论摸黑

宝钗抹黑黛玉,并不分对象。即便跟黛玉八竿子打不着的下人,她也不放过机会。

著名的滴翠亭事件就是个例子。在这个事件中,她偷听、撒谎、诽谤、丑化无所不用其极。两个低等丫鬟,竟然值得她大费周章的演戏。

这是走跳梁小丑的路,让小丑无路可走。

更令人惊心的是,最后还要对黛玉下个恶毒的诅咒。跟前面扑蝶暗含的杀机,彼此呼应。

“一定是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

详见《扑蝶PK葬花:红楼梦里的双美对峙,其中寓意你能看懂几分?

有人说:你们老揪着滴翠亭干嘛?就算嫁祸了,小红后来也没怎么样,对黛玉没造成什么后果啊。

这说法有多无知啊!难道一定要黛玉当场下线才算有影响?

在这部浓缩小说里,每件事都非偶然现象,都具有奥秘的背景和深远的意义。一个滴翠亭,就证明宝钗的品性,证明她日常所为,也证明黛玉身处怎样的黑暗舆论中。

宝钗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袭人和湘云都是她的得力队友。

袭人对黛玉的敌意实在不用论证。身为奴婢,她无数次公开踩踏黛玉,从性情到人品她都要诋毁。甚至做不做女红她都要诽谤,俨然比贾母管的还宽。

但凡有人提到黛玉,她必要见缝插针地贬低排挤。比如探春说起众人的生月,她就要补刀一句:“(黛玉)就只不是咱家的人”,明晃晃跟贾母唱对台戏。

在阶级森严的时代,袭人这些表现早已触碰无数底线,足够活活打死了。曹雪芹把她写得如此嚣张,只为凸现四个字:狗仗人势。

她仗的当然是王夫人的势。但要注意,黛玉初进府门时,她对黛玉很友好。其后黛玉从未跟她发生过节,始终对她尊重有加。

也就是说,黛玉可没得罪过她。一切变化,源于她这里。自从她跟宝玉发生肉体关系,尤其是21回宝钗认为她”其言语志量深可敬爱”后,一切都全变样了。

钗袭结盟,是毫无争议的事实。其后两人还煞费心机地收编了湘云。

自此,湘云那个大喇叭,常常当众刁难黛玉;袭人上窜下跳,告密垫砖;宝钗四处游走,煽风点火。各司其职配合默契。

黛玉不缺伶牙俐齿,偶尔也能针锋相对。但从本质上讲,她终究是个和平主义者,是个理想化文人。对方的敌意她一眼就能看穿,但她绝不乐意让人生沉浸其中。

她宁愿去对着花儿落泪,对着鹦鹉念诗,也好过与恶龙纠缠。

这也就意味着,她只能任由人生里充满明枪暗剑!

《三生三世》里的素锦、玄女和缪清公主,正是宝钗三人组的翻版,连人设都高度一致。我严重怀疑后世的剧本,都从红楼梦里得到灵感。

05 逼死女主

素锦能逼的白浅跳诛仙台,宝钗的能力其实远胜素锦。

钗粉欲洗白宝钗,历来都拿互剖金兰契来作证。可惜,那不过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笑话!曹雪芹这样写,是为了令故事更加曲折,令人物更加丰满。

只有插足、抹黑、攻击,那不是太单调了?!有硬招,就还要有软招,这才是完整的奸佞手段。

素锦把白浅带回天宫,故意接近她、迷惑她、引导她,才令白浅一步步陷坑。红楼梦自36回薛家改变策略,之后的故事,其实全都是素锦套路。

在宝钗的洗脑下,黛玉失去了早先的爱情理想,变得唯唯诺诺,日夜担心人设口碑。

在薛家母女的照顾下,黛玉身体加速衰竭。

宝钗把黛玉玩弄于鼓掌,让她喝剩茶,为她拉郎配。黛玉放下高贵的门第,认商户为干妈,屈居宝钗之下,全是迫于严酷的现实,不得不屈尊。

这其中牵扯到四大家族的权利格局、贾母的势微,卓语以后再详文讲解。

总之,80回后薛家还要祭出大杀器,将黛玉的名声尽毁,将她的爱情信念彻底掐灭。

黛玉之死,幕后大boss当然是王夫人,但充当打手的人,就是宝钗和袭人。

06 小结

老舍谈到红楼梦说:

我写过小说,我知道小说中不可能不宣传一些什么。

小说中的人物必须有反有正,否则毫无冲突,即无写成一部小说的可能。

这是创作的入门常识。既要有正有反,就必有爱有憎。

通过对人物的爱憎,作者就表示出他拥护什么,反对什么,也就必然地宣传了一些什么。

不这样,万难写出任何足以感动人的东西来。谁能把无是无非,不黑不白的一件事情写成感动人的小说呢?

这段话是一切作家的共识,也是文学最基本的常识。然而钗粉们坚决不承认。

她们认为曹雪芹在写日记,可事实上写日记,也具有强烈的个人甄别和爱憎。即便是佛经、圣经,依旧有它的主旨和导向。

只要是文明的载体,就必有善恶。而文学是最强烈的善恶载体。

圣经里有伊甸园的故事,在这个象征人类诞生的故事里,有一对爱侣亚当夏娃,但还有一条蛇。

这种三位一体的构造,从来就没有消失过。人间有至善、至恶、还有徘徊在善恶间的。文学从古至今也无法离开这个结构。

红楼梦的三主角,有一对爱侣,还有一个薛宝钗。跟伊甸园的角色分配相同。

黛玉前世是株绛珠草,以林木为属性,宝钗却以金为属性。黛玉姓林,宝钗为“雪”。曹雪芹用每个细节宣示:宝钗就是黛玉的克星。

如果她两人没有绝对的冲突性,完全可以给她们起个姐妹般的名字,完全没必要处处相反。

毒蛇的人设、咋舌的行径、逼死女主的战果,这样一个人物,在普罗大众眼中竟然是道德模范。纵观世界文坛,绝无仅有的奇葩!

只能说,曹雪芹太神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