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内容提要 白云飘带着女朋友王小妮回到丹江河畔。在会见亲家那一刻,双方都诧异了:王小妮的父亲“泥人王”竟然是20多年前的冤家王烈驹,两家人一笑泯恩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外国村改为沿江村,面临再次搬迁。丹花养殖公司也因为环保问题将被关停。在白瑞和的帮助下,丹花养殖公司成功转产,办起了丹花移民度假村,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
第36章 清江北流去
这天,李丹花和白幸福接到了儿子白云飘的电话。白云飘说:“我跟王小妮已经从广州回来了,小妮的爹要相女婿,我得先跟小妮到木瓜镇。等见了岳父,我就带小妮回家来。”李丹花听了,心里有些不舒服。儿子出门四年,回到家乡,不是先回家,而是要先到老丈人家,她怀疑白云飘还是不是自己的儿子。她想了想,说:“儿啊,你能不能先回来,然后再去小妮家?妈想你呢!”白云飘说:“小妮离家已经五年了,她的父亲泥人王是一个残疾人,没有双腿,怪可怜的。她父亲整日打电话,要她回家,还吵着要看女婿。小妮没法,才答应先回家。等这边的事定了,我马上就回去。”李丹花说:“既然这样,你们就先到小妮她娘家吧。你要给小妮的父亲买点东西,把他老人家哄高兴。”李丹花听说小妮是木瓜镇人,她爹泥人王又是一个残疾,没有双腿,她的心里就开始犯嘀咕:这个泥人王该不是王烈驹吧?如果真是那个欺男霸女的王烈驹,我李丹花该怎么办?是委曲求全与王烈驹结为亲家,还是棒打鸳鸯让儿子与王晓妮分手?李丹花想到这里,心凉了。也许,自己天天盼,月月盼,盼来盼去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是,李丹花转念又想,王烈驹不会捏泥人,小妮的爹是泥人王,这泥人王怎么可能是王烈驹?李丹花想到这儿,心情又高兴起来了!这件事还真让李丹花给猜中了,王小妮的父亲泥人王就是王烈驹。20多年前,李丹花一阵锣声敲断了王烈驹的双腿。王烈驹没有了双腿,一辈子只能在轮椅上生活。当然,这不能怪李丹花,要怪,就只能怪王烈驹自己。那时候,王烈驹风流而又霸道。王小妮和白云飘当然不知道这些事儿。原来,那一年,李丹花带着白家庄人离开木瓜镇后,庄上的人见了王烈驹,不是拿白眼看他,就是见了他,远远地绕道走。王烈驹这才明白,自己已经犯了众恶,成为了庄上人的公敌。王烈驹开始在心里反思自己,他对自己的荒唐行为感到后悔。要不是没了双腿,王烈驹也许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来弥补自己的过错。可是,自己的腿没了,什么也不能干,更让王烈驹生气的是以往见了他就像猫见了老鼠一样的媳妇,竟敢丢下他,丢下不满两岁的女儿王小妮,跟一位男人一起跑了。王烈驹想到了死。可是,他连死的勇气也没有了。自己死了,女儿咋办?他总不能把自己的女儿掐死?但是,不死,活着比死了更难受。自己挣不来工分,生产队里只分给他们父女俩人头粮,日子过得连猪狗都不如。王烈驹想起自己以前的风光,心里禁不住骂李丹花,骂李丹花是一个狐狸精,把他王烈驹迷住了,把他王烈驹害了。可是,骂归骂,生活还得过,王烈驹开始寻思找一条生活的路子。这天,王家庄来了一个捏泥人的老人,那老人捏啥像啥,跟真的一模一样。王烈驹摇着轮椅去看热闹,那老人只看了他一眼,一袋烟的功夫,就捏出一个跟他王烈驹一模一样的小人。王烈驹对捏泥人着了迷。他想,自己没有生活能力,学会捏泥人,也许能混碗饭吃。王烈驹就把那位老人请到自己的家里,拜那老人为师,学捏泥人。老人见他是个残疾人,就真心教他。老人知道,这捏泥人不属于七十二行之列,属于下三烂之类的手艺,健全的人一般不学,只有残疾人才对这些事感兴趣,也只有残疾人才肯下死功夫学习。老人这么一想,就同意把自己的本事全部教给王烈驹。王烈驹只跟师父学了三天,三天后,师父就给他丢下一堆捏泥人用的泥巴,要走。王烈驹想把师父留下,但留不住。师父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手艺全靠自己练习,熟能生巧,练得多,功夫就上了身。”王烈驹没法儿,只好送师父走。师父走后,王烈驹便坐在屋子里,对着镜子,捏自己。他把自己捏了一百遍,还是不像自己。他就坐在镜子前,不停地捏。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烈驹终于把自己捏得像一个人了。他摇着轮椅,带着女儿,来到村头的树林里,捏鸟,捏树,捏猪,捏狗。总之,见啥就捏啥。女儿王小妮跟着父亲,两个人一起捏。他们父女练呀练,练了整整三年,终于练成了捏泥人的手艺。王烈驹捏的泥人,不仅像人,而且还根据人的表情,捏出不同的神态来。村里的人看了王烈驹的作品,都说王烈驹的手艺已经超过了自己的师父。自此,王烈驹就给村里的人捏像,给外村人捏像,人们给他拿点粮食,供他们父女俩生活。当然,王烈驹对自己的手艺还不满足。他要把自己的泥人艺术练到炉火纯清的地步。每天夜晚,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捏李丹花,捏这个令他喜爱、令他憎恨、令他难忘的女人。他根据记忆中的李丹花形象,融进其他女人身上的优点,捏一个理想的丹花。他捏了毁,毁了又捏。究竟捏了多少遍,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不过,他捏的李丹花越来越像,就跟真的一样,甚至,比真的李丹花更美丽。他把这件作品送到了国际美术展览上展览,获得了国际大奖,自此,王烈驹被国内艺术界称之为泥塑艺术大师。乡下人不懂得什么叫艺术,他们叫王烈驹为泥人王。可是,泥人王王烈驹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要跟那个心中最憎恨、最喜爱、最放不下的女人李丹花做亲家。端午节这天,李丹花早早就把接待亲家的事安排了下去。丹江河总共有127种鱼,全准备好了。上午11点,一辆金杯包车开到了丹江岸边。李丹花、白幸福、白喇叭、铁拐李早已在岸边等着。车门开了,白云飘和王小妮先先了车,接着是泥人王与他的六个兄弟。两家人见了面,一下子都愣住了。李丹花没有想到,自己迎来的亲家竟然真的是王烈驹。王烈驹不坐轮椅了,女婿白云飘给他安装了假肢。他拖着假肢,站在那里,看着李丹花、白幸福,还有白喇叭,心里通通地跳,不知道如何是好。白云飘这孩子,确实招人喜欢,可是,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是李丹花的儿子。泥人王想把闺女王小妮领回家,让她把这门儿亲事退了,重新找一个男人。可是,女儿已经跟这个白云飘在一起四年了。四年的感情,让闺女一下子断了,闺女肯定不同意。要不,俺就把这门儿亲事应下来?可是,李丹花是打断自己腿的罪魁祸首。这女人,泥人王是既恨,又怕。泥人王向后退了几步,看着三弟王烈虎,小声说:“三弟,不知道这白云飘是李丹花的儿子,你说,这事该咋办?”王烈驹的腿断后,家族的事,都是王烈虎说了算。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咱闺女跟那个白云飘能分开?现在,生米已经做成了熟饭,能有啥办法?看他们咋处理吧!”面对这个尴尬的局面,李丹花在愣了几分钟之后,伸出了手,走到了泥人王的面前。她的脸上堆满了笑,说:“还真是不打不相识,没想到,咱们这辈子还能做亲家呢!”王烈驹见李丹花伸出了手,也急忙伸出了手。李丹花不计前嫌,自己还有啥?虽说李丹花害得自己断了双腿,可是,这也不能全怪李丹花。咱在腿未断之前,那不叫狂妄,那叫疯狂。一个人如果疯了,那肯定是要出事的。泥人王握着了李丹花的手,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说:“以前的事都怪俺荒唐,让你受苦了。”一笑泯恩仇。两个当事人握了手,这个迎接仪式马上多云转晴。王家兄弟也走上来,跟李丹花、白幸福、铁拐李和白喇叭握手。白云飘和王小妮两个人站在旁边,看到双方家长握手言和,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那一刻,王小妮明白了,父亲那件获奖作品就是年轻时候的婆婆李丹花呀。汽笛一声长鸣,这艘四层甲壳船慢慢地离开了岸,在烟波浩淼的丹江湖面上航行。江面上,附近的几个村庄正在举行龙舟赛。大家坐在船顶的甲板上。边喝茶边观看。看完了龙舟赛,船便向丹江小太平洋驶去。船在行驶,船内的宴席已经开始了。大家围着一个大桌子坐在了一起,一个鱼敬一杯鱼头酒,李丹花和白幸福一杯酒接着一杯地敬,127种鱼,127道菜,127盅酒。白幸福说:“这是丹江最大的鱼宴,叫丹江满汉全席,全是鱼。”王烈虎赞叹说:“亲家真是不简单,这么大的公司,这么好的风景,难怪木瓜镇留不住你们呢!”李丹花的嘴儿不饶人,她端着酒杯,来到王烈虎面前,说:“是啊,这种好光景还得感谢三亲家,要不是你们,我跟幸福还在木瓜镇呢。可惜,这个好地方也不是久留之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丹江水库就要禁渔。哪时候,我们还不知道要迁到哪儿呢!”泥人王王烈驹端起酒杯,说:“亲家母,咱俩也喝一杯,不是你,我也成不了现在的泥人王。我原先是想捏泥人混口饭吃,没想到成了……”李丹花端着酒杯,附在泥人王的耳边,小声说:“腿现在咋样了?”泥人王说:“你看,我不是站起来了吗?这多亏了咱们的儿子云飘,是这小子帮俺安了假肢,就像是真腿一样,不知道的人,还不认为我是个残疾人呢。”李丹花端着酒杯,对大家说:“现在的水下,就是俺们白家庄。”众人都端着酒杯,到窗前观看。一抹夕阳洒在丹江湖面上,烧红了半江水。大家端起酒杯,把杯中的酒灌下了肚。人人的脸都红了,红彤彤的,就像是夕阳下的丹江水。2009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移民试点工程启动。外国村作为移民试点村,再次搬迁。其实,外国村早就不叫外国村了,已经改名叫沿江村。在长江委和淅川县委、县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外国村村民的户口、移民身份都得到了解决。同时,按照中央“先净水,后调水”的指示精神,丹江口水库的网箱养鱼也将被取缔,沿江村的村民和丹花养殖公司将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天,李丹花接到了弟弟李解放的电话,让他去武汉一趟,说请了一个人规划专家,可以帮助她规划移民新村以及公司转产。李解放大学毕业后,分配再武汉工作,并再那里安了家。于是,李丹花便与白幸福一起,开车前往武汉。两个人起早从淅川上了高速,到武汉刚好赶上吃中午饭。他们进了餐厅,看到李解放与一位学者模样的人在一起喝茶。对于这个人,李解放说:“二姐,你认识他吗?”李丹花又仔细看了看,摇了摇头,说:“好像在哪儿见过,却又记不起来!”那年轻人走上前,拉住了李丹花和白幸福的手,说:“小娘,小大,我是瑞和,我就是那一年小娘从丹江河救上来的白瑞和啊!”李丹花仔细看了看,大声道:“真是我们家瑞和哩!你臭小子长大了,有出息了!”几个人在餐桌前坐定,服务员开始上菜。大家一边吃,一边谈。白瑞和说:“我大大早走了。那一年,为了给我凑学费,他到煤矿挖煤。煤窑爆了炸,连个完整的尸首也没找着。我妈身体好着呢,听说你要来武汉,让我请你今晚到家里去呢!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湖北省规划设计院,专门从事旅游规划工作。听舅舅介绍了你们情况,我可以帮助你们规划新产业。”李丹花说:“这些天我正为这事儿犯愁呢,你说,这鱼不让养,村里还要搬迁,以后的路改咋走?”白瑞和说:“按照长江委的规划,丹江水库的水主要是供北京、天津以及华北人吃水,丹江水库是华北人的水缸,国家是不会让人在水缸了养鱼的。我的意思是转产旅游,建设一个移民度假村。我们研究过,当人均纯年收入达到5000元的时候,旅游业就会发达起来。现在,咱丹江水库除了水,就是山!山清水秀,风景好着呢。俺想,如果能建一个移民度假村,把淅川移民各个时期的住房、工具放进去,让人们到这里度假,疗养,既生态,又能了解咱移民的牺牲和奉献,那可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丰收的事。”李丹花说:“这个主意好。咱们新移民村距离丹江也不远,能不能把移民新村建成一个移民度假村?咱们以前住在那些破房子里,吃了不少苦。现在,咱们复建那时的老房子,不是为了住,而是为了赚钱,有意思!”白瑞和接着说:“当然可以,不过不是完全复建,复建只是一种纪念,给游客一种情绪。度假村还是要有一种舒适、独特的享受!你想,在那些房子里安上空调,装上现代化的电脑、电视,建上现代化的洗手间等等。人们住在移民度假村,吃着手工馍、玉米糁馍、淅川酸菜面条、丹江鱼汤等特色小吃;出了门,看到的是铺天盖地的丹江水,那多好啊!华北人到了淅川,住到水缸边上,那是一个啥感觉?那是感激!是激动!他们一高兴,还不乖乖地掏钱?”李丹花说:“我算是听明白了,你是想让我们利用那段苦难的资本来赚钱?”白瑞和说:“对对对,就是这样!你们回去商量一下。如果愿意搞,我免费给你们规划设计!这样,你的公司就成了一家综合公司,就能在移民新村生根,发芽,赚大钱,这是我让你们来的根本目的!”李解放插话说:“瑞和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规划专家,别人还请不去呢!他经手的规划,少了100万元,他是不会接手的!”李丹花道:“别人是别人,我是我,我是他小娘。他小娘就是给他,他敢要?敢要,他回到淅川,我唤狗咬他小子不成!”丹江移民度假村建在沿江村移民新村里,距离丹江河不远。度假村的大门两侧有两个手握铁锨的农民雕塑站在那里。两旁,是青青的芦苇荡。进了大门,众人坐上电瓶车,沿着水泥路往前走。先是茶园。说是茶园,其实还是两排青砖红瓦的房子。房前的松柏高大,威武,遮天蔽日。树下,有石凳,石桌。茶社的名字,用的是三川平原上的地名:三官殿茶社、李官桥茶社、埠口街茶社、花园茶社、奎星楼茶社。石凳、石桌上,还刻有地名介绍。茶是淅川毛堂板山沟的铭茶。有几位艺人,在茶社里唱淅川三弦书、淅川哈蟆翁、淅川锣鼓曲。坐在茶社里,喝几口热茶,听几首淅川名曲,特惬意。坐上电瓶车,继续往前走,是度假村餐饮部。前后二排房子,开了7家餐馆。分别是“栓子家”、“丹花家”、“家周家”、“家财家”、“老队长家”、“中文家”等等。7家的样式,饭菜的类型,大同小异。主要是丹江鱼、神仙叶凉粉、荆紫关八大件等淅川特色菜肴。再往后就是展览区,住房部等等。展览区分人物厅、古城厅、青海厅、木瓜厅、柴湖厅、古井厅,陈列有垦荒时的铁锨、镰刀、挖镢、草帽、蓑衣,还有搬迁时候的小船,板车、箩筐以及不同时候的衣服等等,真实地再现了淅川移民的搬迁历程。人物展览厅展览的第一个人是毕国宝。一张放大了的照片。照片下面放有毕国宝的日记本以及毕国宝夜救乡亲的故事。第二个位置,展出的是老队长白中举。白中举没有留下照片,幸福根据记忆,画了一个初稿,让学校的美术教师做了修改,一个光头、白胡子、白绸布汗衫的白中举的形象,便跃入纸上。第三个位置,展出的是王一东。第四个位置展出的是天圆墓。第六个位置展出的是一个黄色柴狗的形象,叙述了小黄千里追亲的故事。第七个位置,展出是白永和、白小井。叙述了两名儿童死去的原因。后面,还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沙盘,还有历届中央领导关于南水北调的批示复印件。最后一个展厅展览的是丹江口大坝建设工程以及引丹工程简介、实物、图片。不管是谁,看了展览,眼里都含着泪。移民,淅川移民,发展到今天,确实不容易。再往前走,便是住宿部。外看,是用茅草盖顶的低矮房子。走入房内,有地毯,有卫生间,有电视、电脑等,其条件不亚于星级饭店。丹江移民度假村一开业,立即在周边县市引起了轰动。有来考查的学者,有来采风的艺术家,有专门来这里度假的北京人、天津人,也有来检查的领导。李丹花的办公室,整日电话不断,游客爆满。三年后,李丹花与白幸福从把公司交给了白云飘和王小妮,在度假村安度晚年。偶尔,他们也会给前来学习、旅游的人当一次讲解员,回忆那移民搬迁的岁月……
尾 声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中线工程正式开闸放水。甘冽纯净的丹江水一路北上,流向中原,流向华北,流向京津……李丹花和白幸福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仪式。李丹花望着那一碧万顷的丹江水,禁不住心潮澎湃,泪眼滂沱,几十年的搬迁和创业经历又一幕幕涌现在眼前……(作者:田野,全文终)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