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经济学笔记(8)-利益驱动并非唯一 2024-04-14 16:05:50 阅读第1301天记得好像是在2012年,西欧的一个小国,举行了一场噱头很大的国际性会议。当时打出来的招牌是: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没错,这场会议是在哥本哈根举行,关于全球环境气候研讨,中国派出了温总理去参加。当年我准备辩论赛的时候,还把这段话作为了台炮。很不幸,那次“最后的机会”貌似也没有抓住。我不知道是机会跑得太快,还是我们追赶得太慢。不管如何,机会已经逝去了,那能怎么办?01当然,什么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也不过是媒体的炒作罢了。报道此事的媒体或者官员、学者,都是一副严肃、沉重的表情。暗地里,大家都明白,看谁的微表情是表演得最好的,准备的文本是最清新脱俗的。到时候整理下,给他颁个奖:最佳表演奖。为什么这次会议像是一场闹剧呢?美国发挥了流氓本色,完全不care;其它国家也是打酱油,哪怕我们和俄国,也不过是走下红毯而已。但是气候问题就放在那里,为何没有人真的愿意去动呢?我曾经想过这个问题,想不清楚。大家明白温室效应带来的弊端有多大,而且是全球影响的,但,就是不愿意动手。慢慢地长大,貌似能够理解了一点。看起来是关乎每个人利益的事情,实际上却不一定每个人都会那么感兴趣。为何?有的人利益没有那么大,就随波逐流;有的人虽然想奉献,担心当炮灰,先作壁上观;而利益牵扯更大的呢,确实想动,不过先让炮灰们去看看?这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段子:劫匪打劫了一辆车,第一个愿意交钱的只抢100,第二个是200,第三个是300……每个人争先排队交钱,而忘记了在被打劫……02我在思考某些社会性行为的时候,确实容易想到,由于利益的驱动,会让人们对于行为产生极强的执行能力。后来发现,这也不太准确。首先,利益的大小就会形成一种对比。我可能有所收益,但是我的付出却和收益不成正比。这就好像别人找你借钱。好像你借给对方,能够收获对方的感谢和所谓的友情,但是想想借钱金额,以及可能不还带来的风险。好吧,还是不借了,不高兴就不高兴,反正自己也不会少块肉。其次,利益的长期和短期。这里其实也许还涉及到所谓的延迟满足,就像现在火热的扶贫话题一样。虽然脱离贫困户之后,还有两三年的政策保护;虽然脱离贫困户之后,能够让家庭条件有所起色。但是相比现在不用活动,就可以拿到补助。那么保持现状就是最好的。你和那些人提到脱贫之后有多好,生活能够有多大改变。有的人会听进去,因为确实看到,并相信未来的美好生活;但是有的人不相信,或者确实看不到那么远到底有多好,那就继续当咸鱼嘛。同时,利益在眼前,并且足够大,还和群体性效应有关。这与前面抢劫的例子,以及多国开会是一样的。同样一件事,有更多人参与,哪怕有利益的驱动,这件事也会变得不可捉摸。03书上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医生们虽然知道手术前要洗手,但是做到的却很少。这就很奇怪了。做手术前洗手,进行细菌的清除,这样可以避免手术的时候,患者被其它病菌感染,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吗?不,不是这么觉得。这里存在两个最直观的原因:第一个,就是某些较为专业的从业者,是很容易陷入自负的,尤其医生和教师。医生知道要洗手啊,洗手有什么益处,都知道;然后呢?没什么了,我的医术足够好了,洗不洗手没什么大影响。教师也一样,虽然知道教研的时候要进行各类细节问题的评价,非常细致的备课,想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题型技巧。但是,真的需要做吗?我能够讲完,也能讲懂,是否还需要做这些呢?不需要!规定是死的,而人是活的。第二个,就是和自己的利益关联度并不明显。对于医生而言,洗手的主要获利方不在自己,而在病人。虽然,手术能够成功是好事,但是手术做完了,最后感染了,和自己关联又有好大呢?这就是一个扯不清的问题。而对于教师也是如此。家长最怕和学校老师沟通的时候,老师提过两个词:你娃儿不认真,你娃儿太笨。你能够说是老师是备课不仔细,没有钻研不同学生教学方法的缘故吗?算了,不敢不敢!04但是如何处理掉这种问题呢?书中是给出一种很别出心裁的方法:把医生们手上病菌观察图贴出来,放在医生办公室门口。那些菌落放大后的样子让人看了想作呕,已经不需要什么其他的话了。自己不洗手,那么这双手就是天然的培养基。而教师方面的考核,之所以升学率之类的标准执行,其实也有类似的原因。学生需要拿着鞭子去赶,而老师有时候也会如此。我想到有些地方的香烟很有个性,香烟盒上是画上一幅已经烂掉的肺部。我不知道这样是不是有用,但是我看到后确实很有触动。这不像内陆的香烟,特别人性化,只有简单的一句提醒:吸烟有害健康。你看,我提醒了,信不信就不知道了。实际上,整理这些内容的时候,想到了这些现象和销售心理学也是相关的。利益能够驱动人们去做某些行为,但不是万能的,还有其他的一个方面。那就是恐惧。人类最大的情绪就是恐惧,更大的情绪就是对于未知恐惧的恐惧。好吧,这句话忘记是谁说的,但应该有用。换成中国的古语,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结语】温室效应到底如何,我解释不清,但是越加能够看到,各国利益的不同,会把一件本来不错的事情,整得极为复杂。要么就是有的人在这其中还勾心斗角,要么就是有人想着死后洪水滔天,反正现在看不到。或许,就像哲学家所说,最终埋葬我们的,就是我们自己吧。 赞 (0) 相关推荐 小孩如果是龙,十个家长里,八个是叶公 小孩如果是龙,十个家长里,八个是叶公 虹野:大学老师再不抱团可怎么活? 虹野:大学老师再不抱团可怎么活? 文/虹野 昨日有幸作为观察员参加了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媒体恳谈会,听取了欧阳康院长对国家治理研究院的介绍,发现短短三年间研究院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15项 ... 非黑即白,非富即穷 文丨张是之 前面文章题目是写海底捞,实际上说了很大篇幅在谈医疗资源的浪费问题. 不少老读者纷纷表示不同意,有不同看法,比如最典型的就是认为如果按照价高先得的规则,那对富人的优势就太大了,对穷人就太不公 ... 魔鬼经济学笔记(1)-这本书看什么? 阅读第1293天 这本书是在看<海底捞你学不会>的时候,看到了其中的某个案例,然后去查询,发现出现了一本书,<魔鬼经济学>,然后毫不犹豫地买下了. 这本书的名字很炸.虽然我 ... 魔鬼经济学笔记(2)-惩罚与激励 阅读第1294天 公司的各项管理中,其中有一项我相信很多人遇见过,那就是考勤的问题. 有的员工容易迟到,或者旷工,打卡了但是人不在,这种人处理起来很棘手. 不是简单地开除或者处罚就可以,因为这 ... 魔鬼经济学笔记(3)-探究AB面 阅读第1295天 朋友看到我有这本书,很好奇为什么.我回忆了一下,当时是因为看到了一个饼干的事例,让我对此产生了兴趣. 因为这件事情最终的研究结果让我觉得比较诧异,或者说是出乎意料之外的. 而 ... 魔鬼经济学笔记(4)-信息差 阅读第1296天 这一章的内容,其实阐述的观点,在近两年的职场成长文章中经常出现,那就是信息差的不对称.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加上云计算,大数据这些以我的智商看不懂的内容出现,信息就显得更是弥足 ... 魔鬼经济学笔记(5)-观念崩塌 阅读第1297天 当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说喝白粥不健康的时候,我是很诧异的.这种诧异倒不是想抬杠,而是想听听是什么原理. 毕竟,对于我这样一个江西人.从小早餐基本上就是稀饭(好吧,这和粥不一样).我很 ... 魔鬼经济学笔记(6)-传统观念真的传统吗? 阅读第1298天 其实,有时候做一个简单的人是一件应该很快乐的事情.至少,你不用遇见太多纠结. 我想成长,同时扩充视野,那就已经决定了我需要不停地打破自己的三观,或者重塑自己的三观. 其实,昨天谈到的 ... 魔鬼经济学笔记(7)-孩子的先天影响 阅读第1299天 看到第二本<魔鬼经济学>的时候,其实更能体会作者的心情.第一本的主题确实较为混乱,因为各个题目之间都能感觉到作者的随性. 前面讨论作弊,中间讨论犯罪,最后讨论家庭教育 ... 魔鬼经济学笔记(9)-优秀的共性 阅读第1302天 今天突然想探讨所谓优秀与努力.先天的某些联系. 这倒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看到第二章提到的某些优秀运动员的共同特征,让我回忆起格拉德威尔<异类>一书中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 ... 魔鬼经济学笔记(10)-兴趣和工作 阅读第1303天 记得在知识星球,看到有人提问,说自己现在做的工作不错,但是自己又对其他的什么感兴趣,想辞职,问怎么办? 当时那位大佬有点直言不讳地指出,现在已经三十多岁的人了,应该能够分得清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