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奇效舌诊——李芳祥

正念空杯,大医精诚

常言道:德艺双馨,德高望重。从来没用无德望重的,从来是道德败坏,遗臭万年,“道德”即是“得道”,“得道”才能“得到”,德有多少,得到的就有多少。所谓“厚德载物”,无德则无法承载,无法收获。放下才能承担,空才能有。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古人云:“学艺先学做人”,正念,空杯,方可获得宇宙天地之大道。道不经师授则用之不灵,倘若心术不正,心怀叵测,目无师长,言听不从,甚者欺师灭祖,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等,均会受尽天谴,终究一事无成,聪明反被聪明误。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做人要有人格,看病要有医德,贫莫贫于无才,贱莫贱于无志,缺此不可为良医。老子曰:“万物尊道而贵德”。

《幼幼新书》序曰:“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良医处世,一艺而三善咸备,医道之有关于世,岂不重且大耶?揣度先圣之意,皆以道德为尊,仁心仁术,方可救死扶伤,济世活人。济世如此,学习更是如此。现在别有居心,他日必技不如人。因为内心被它念所占据,其他知识是无法进入意识之中的。此阴胜则阳衰,阴霾深重,阳气不达也。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夫医必自爱自重,而后可临大病而是托。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 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如此然后事必济而功必著矣。

                                        ——李芳祥老师随笔

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为“望、闻、问、切”四种诊查方法,统称为中医四诊。《难经·六十一难》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在《伤寒论》中也曾说:“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

中医四诊以望诊为首,绝非偶然,而是别有深意的,正如上面所说。

今天我们学习望诊之中最重要的,也是我们最独特的知识,李氏奇效舌诊及望舌用药法。

为什么通过舌相就能诊查获知全身各处的疾病症状呢?

中医学认为舌通过经络的循行,直接或间接的与五脏六腑相通,又与人体的四肢百骸相连。脏腑的精气上荣于舌,脏腑的病变也必然影响精气的变化而反应在舌象上,所谓“有诸内者,必形于诸外”(出自《丹溪心法》)。《黄帝内经》中也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者,当以观外乎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清·杨云峰《临证验舌法》论:“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 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危急疑难之顷,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以舌为凭。妇女幼稚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问之无声,而惟有舌可验。”

又说:“舌者,心之苗也。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气通于此,其窍开于此者也。查诸脏腑图,脾、肺、肝、肾,无不系根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脏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苔可验,即凡内外杂症,亦无一不呈其形、着其色于舌,是以验舌一法,临症者不可不讲也”。

清·吴坤安《伤寒指掌》也说:“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必形于舌,故辨症以舌为主,而以脉症兼参之。此要法也”。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说“辨舌质可辩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可见舌诊是中医学最独特、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从古至今,我国医学家都十分重视舌诊的临床应用。

《黄帝内经》中记载,心、肝、脾、肾等脏及膀胱、三焦、胃等腑均通过经脉、经别、经筋与舌直接联系。至于肺、小肠、大肠、胆等,虽与舌无直接联系,但手足太阴相配,手足太阳相配,手足少阳相配,手足阳明相配,故肺、小肠、大肠、胆之经气,也可间接的通达于舌。

舌为心之苗,为脾之外候。在脏腑中尤以心和脾,胃与舌的关系最为密切。舌质的血管丰富,与心主血脉的功能相关;舌的灵活运动可调节声音形成语言,又与心主神明的功能有关。所以舌象首先可以反应心的功能状态,而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全身脏腑气血的病变必然通过心而反应于舌。

舌苔为胃气所熏蒸,所以舌象可以反应脾胃的功能状态。脾胃又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舌象通过反应脾胃的功能状态,也代表了全身气血津液的盛衰,所以舌也是五脏六腑的外候。

所以从上述内容我们知道,舌是我们全身的一个缩影,舌就像一面镜子,全方位反映了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阴阳的盛衰变化,反映身体疾病病因的所在,反映疾病形成的原因。因此,舌诊就是通过对舌形、舌质、舌苔、舌络的观察,就能确定疾病的部位,疾病的性质及治疗的方法。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舌诊?

清·梁玉瑜《舌鉴辩正》有云:“辨舌较证脉稍易,脉隔皮而舌无皮也,寒脉不变热脉多变,而舌色则不乱也,切脉凭指涉于恍惚,而观舌凭目尤为昭著也,脉动之源根于心,每刻心跳若干次则脉动也若干次,以脉验心病颇显,以脉验他脏之病每易混乱,唯舌居肺上腠理与肠胃相连,腹中元炁熏蒸酝酿亲切,显露有病与否昭然若揭,亦确然可恃。小病以舌脉参判,久病及略重之病脉有时不凭者,则当舍脉凭舌,切勿拘执脉象”。

舌诊包含八纲辨证,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种辩证方法。如舌鲜明灵活为阳,晦暗呆板为阴,舌苔舌质分表里,舌红为热,淡白为寒,舌体高凸坚硬为实,凹陷软嫩为虚等;舌诊也包含脏腑辨证,如舌尖为心肺,两侧为肝胆,舌根为肾,舌中为脾胃,如果在相应的区域出现异常的舌象,则提示对应的脏腑可能发生了病理改变;舌诊还包含三焦辨证,把舌横分为三份,舌前部为上焦,舌中为中焦,舌根为下焦;舌诊也包含气血津液辩证和营卫气血辩证,如舌苔为气分,舌质为血分,舌的润泽程度又代表津液的盈亏等状态。

舌诊包含八纲辨证,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种辩证方法。如舌鲜明灵活为阳,晦暗呆板为阴,舌苔舌质分表里,舌红为热,淡白为寒,舌体高凸坚硬为实,凹陷软嫩为虚等;舌诊也包含脏腑辨证,如舌尖为心肺,两侧为肝胆,舌根为肾,舌中为脾胃,如果在相应的区域出现异常的舌象,则提示对应的脏腑可能发生了病理改变;舌诊还包含三焦辨证,把舌横分为三份,舌前部为上焦,舌中为中焦,舌根为下焦;舌诊也包含气血津液辩证和营卫气血辩证,如舌苔为气分,舌质为血分,舌的润泽程度又代表津液的盈亏等状态。

李氏奇效舌诊和传统舌诊的区别?

舌诊理论是中医诊断学的精髓之一,李氏奇效舌诊更是李芳祥先生在继承传统舌诊基础上,结合现代全息理念,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具有直观简明,诊断准确率高,可以减少问诊及脉诊所需时间,并且舌诊与望舌用药相结合,望舌用药,望舌验效,很大程度的提高了临床疗效,并且李氏奇效舌诊具有简单易学,清晰明了,易掌握,处方用药疗效好的特点,而备受广大医患和界内人士的赞誉和喜爱。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了解到,舌诊可适用于中医各大辩证体系,如八纲辨证,营卫气血辩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等等。

后世中医过度玄化脉诊,殊不知《难经》有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在《伤寒论》中也曾说:“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其望诊为首,切诊为末,此排序即含深意。

现代无论是患者,还是医者,过度执迷于下工之术,使中医步入怪潭。这里需要说明的并非是脉诊不好,而是我们应明白中医所提倡的四诊合参的理念。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再深入研究四诊,方可诊病如神,万无一失。

李师说“ 有其脉,便有其舌,有其舌,就有其证,有其证,则用其药”。

这就是一个“全息”观念,从身体局部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器官,都可以反应出人体整体的功能状态,这就是全息论。

舌诊,脉诊,包括其他诊断的结果都是相通而绝对不会出现矛盾的。正如李师所言“舌脉相应”,所谓“有什么样的舌象就有什么样的脉象,有什么样的脉象就有什么样的舌相,有什么样的舌象(脉象)就有什么样的症候,有什么样的症候就用什么样的方药”。

脉分左右,左手脉代表人体的左半身,右手脉代表人体的右半身。舌也分左右,左半侧舌代表人的左半身,右半侧舌代表人的右半身。脉分寸关尺,寸为上焦,在脏为心肺,关为中焦,在脏为肝脾,尺为下焦,在脏为肾。舌也分上中下三焦,前中后三部,舌前为心肺,舌中为肝脾,舌根为肾。

比如舌中凹陷,关脉必虚,舌根凹陷,尺脉必沉,舌尖高凸,脉必上越,舌红脉数,舌白脉迟,舌苔厚腻,脉必见滑,两侧高凸,脉必见弦。其他舌脉相应的规律不再详细介绍,只要认真领悟其中的道理,必能举一反三,一通百通。
其他比如腹诊,也是可以从舌相上得到显现的,舌面高凸,其腹必胀,舌中凹陷,其腹必软。其他诸如脊柱诊断,也可以从舌相上获知,舌中线之前部看颈椎,中部看胸椎,下部看腰骶椎,中线不正,脊椎必然不正,中线侧弯,其脊柱必然侧弯,中线左偏,其脊柱也必然左偏。其他种种,均与舌诊逐一对应,于此,也不难领悟,为何圣贤会提出“望而知之谓之神”和“望而知之为上医”的说法了。其望而知之,其法最速,效率最高,信息最全,是其他诊断方式难以代替的一种诊查方式。

气的升降出入,也叫“气机升降”,是气机运动的最基本形式。人体脏腑、经络、腠理、官窍等都是气升降出入的场所。正如《黄帝内经》中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知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则不能用也”。

“故目无所见、耳无所闻、鼻不闻香、舌不知味、筋痿、骨痹、爪退、齿腐、毛发堕落、皮肤不仁、肠胃不能渗泄者,悉由热怫郁,玄府闭塞,而致津液血脉荣卫清浊之气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随怫郁微甚而为病之大小焉”。

李东垣曰:圣人治病,必本四时升降浮沉之理,权变之宜,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经谓: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升降出入者,天地之体用,万物之橐龠,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也。其在病机,则内伤之病多病于升降,以升降主里也;外感之病,多病于出入,以出入主外也。升降之病极,则亦累及出入矣;出入之病极,则亦累及升降矣。

李东垣曰:圣人治病,必本四时升降浮沉之理,权变之宜,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经谓: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升降出入者,天地之体用,万物之橐龠,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也。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般来说,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如心肺居于上焦,其气宜降,肾与命门居于下焦,其气宜升,肝胆脾胃居于中焦,为上下左右,气机升降之枢纽。

舌头是反映人体的一面小镜子,那么气机的升降正常与否也会从舌象上反映出来。

一升一降乃自然之大道。

地球围绕太阳而“升降”旋转。就产生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寒热温凉,晴天白昼,风雪雨露等不同的变化。但是地球,还是那个地球,大气还是那个大气,这些四季寒热等变化因何而来,则完全取决于升降运转而已。

也就是中医里面说的,一气分阴阳,清者升,浊者降,阳升左旋,升到一半为春(温),升到顶端为夏(热),阴降于右,降到一半为秋(凉),降到底为冬(寒)。天人合一,放在人体也是一样的道理。一气(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春夏秋冬)。所以这春夏秋冬,都是一个地球的运行变化所产生的不同象。也就是说肝、心、肺、肾,阴、阳、气、血都是一气的升降变化产生出来的。所以像什么金能生水,水能生木,气能生血等,他们是如何互生的?无非是一气运转到不同的位置,拥有了不同的命名而已。

都源于这一气,这一气就是脾土之气,所以,脾为四象之母,后天之本也。所以,繁而繁之,则宇宙万物,皆纳其中,简而简之,不过一气,不外阴阳,不出四象。

一气四象图,就是以一年四季为模板,囊括进了脏腑阴阳寒热五行气血等内容。这些顺序是按照人体的气机升降和脏腑位置来定的,如最上面是上焦为心,在令为夏,最底下是下焦为肾,在令为冬,左侧为肝,右侧为肺,即代表“肝升于左,肺降于右”的气机升降规律,这里主要是肝肺的气机的位置特点,而不是脏器实体的解剖位置。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肝升于左,肺降于右”的升降规律。

有很多人会疑惑,这个图左侧的“左升”为何箭头却是向下的?右侧的“右降”为何却是向上升的呢?

这是因为大家所理解的升降,就是我们所谓的“上下”了,其实不然。我们来看人体的升降是如何升,如何降的?

我们先看左侧,我们自己观察着身体,左升是从左侧的下焦(肾)上升至左侧的上焦(心肺),是这样的吧?那么我们再看右降,是从右侧的上焦(心肺)降至右侧的下焦(肾)。

我们来取类比象,看这张舌相的脏腑分布图,我们先看左半部分。

我们一定要区分左右哦,不要左右不分。

看左侧,左升,是从下焦的肾,升至上焦的心肺。也就是这个箭头的位置。

右侧呢,就是从上焦(心肺)的位置,下降至右侧的下焦(肾)。这就是这个箭头的方向。

所以这个气机升降图的方向就清楚了,因为舌头是下垂的,所以他的升降方向,与人体的升降,箭头是相反的。如果再不明白,你就out了。

如果人体气机升降正常,其舌轮廓应该是圆顿流畅的,如果出现了高凸凹陷,齿痕缺损,就说明气机周流出现问题了。

我们看下面的有一张图,左侧舌尖部向下凸出来了。这就是“左升”太过,或者称为“肝升太过”。

(0)

相关推荐

  • 下卷 《中国医学归元》------三焦篇

    天地之元,万物之纪,纳一气分化三清而生神气精,生化机端而成三焦之化.因气纳于肺,而定三清,出三焦,故有人体百般杂症,莫不由此而出也.肺藏魄而统气,是以气以清浊而分,清者以扬上,有神魄所出,亦有气归戊巳 ...

  • [转载]李氏奇效舌诊与望舌用药(上)

    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为"望.闻.问.切"四种诊查方法,统称为中医四诊.<难经·六十一难>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在<伤 ...

  • 李氏奇效舌诊与望舌用药内部资料(一)

    我本人 吴雨霏 - 我本人 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为"望.闻.问.切"四种诊查方法,统称为中医四诊.<难经·六十一难>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 ...

  • 李氏奇效舌诊与望舌用药内部资料(二)

    前几天我们讲到了望舌苔的意义和治疗,我们讲到这里厚腻舌苔. 厚腻舌苔该如何治疗呢? 我们知道了舌苔厚腻就是痰湿重的表现,在我们讲的全息体质论里就谈到了这个现代人的痰湿重的病理体质特点,在我们的李氏奇效 ...

  • 李氏奇效舌诊与望舌用药(中)

    前几天我们讲到了望舌苔的意义和治疗,我们讲到这里厚腻舌苔. 厚腻舌苔该如何治疗呢? 我们知道了舌苔厚腻就是痰湿重的表现,在我们讲的全息体质论里就谈到了这个现代人的痰湿重的病理体质特点,在我们的李氏奇效 ...

  • 李氏奇效舌诊秘传心法(一)

    原文作者:李氏奇效医学 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为"望.闻.问.切"四种诊查方法,统称为中医四诊.<难经·六十一难>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 ...

  • 李氏奇效舌诊

    前几天我们讲到了望舌苔的意义和治疗,我们讲到这里厚腻舌苔. 厚腻舌苔该如何治疗呢? 我们知道了舌苔厚腻就是痰湿重的表现,在我们讲的全息体质论里就谈到了这个现代人的痰湿重的病理体质特点,在我们的李氏奇效 ...

  • 李芳祥《奇效舌诊舌形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座高清版 第一节

    北中医<奇效舌诊>高清视频  第一部分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李芳祥. 在2017年5月7日我受到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邀请,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子们上了一次<奇效舌诊·舌形篇>的公 ...

  • 奇效舌诊辨胎儿性别及孕期( 李芳祥 Lee Fangxiang )

    奇效舌诊辨胎儿性别及孕期( 李芳祥 Lee Fangxiang )

  • 舌中与脾胃(李芳祥奇效舌诊)

    今天我们学习中医藏象学说之脾胃.脾胃位于人体中焦,即横膈膜与肚脐之间的区域,但中医所说的脾胃并不完全等于西医解剖学意义上的脾脏和胃脏. 中医的脾胃有两层意思,广义来说是指整个消化系统,其中也包括大小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