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新规,三个月后,扫码支付单日限额500元!
导
读
吃饭付款,扫个二维码,
买菜买水果,扫个二维码,
逛超市点杯奶茶,扫个二维码。
身无分文的挨踢妹,日常生活基本被二维码包了,即使是在路边的小贩里,买个热腾腾的红薯,也能支持扫码付款。不过,这一方便到家的支付方式有些规则要改改了,因用户资金被盗刷、手机扫码中毒等乱象时有发生,昨天,央妈出手了。
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和技术规范等文件,明确支付机构提供条码支付服务,必须持牌经营,同时将根据风险防范能力的不同,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
并明确将扫码支付分为四个风险等级——
其中,线下静态的扫码支付方式的风险防范能力为D级,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也就说,包括二维码等线下静态的扫码支付方式每人每日最多不能超过500元。
不过这一消息出来,好多人的反应是这个样子的——
实际上,挨踢妹想说这次是你们题目没审好,做错了阅读理解,误会央妈了。
所谓的静态条码,是指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用户主动扫码的那种,并不包含用户出示付款码,商户用扫码枪扫码的方式。
静态条码上线是500元,指的是消费者端,就是消费者单日主动扫码的支付不能超过500元。
不过这时候你要说,今天中大奖了一口气请全同事吃红薯,总额超过500元怎么办?
问这一问题的同学,挨踢妹想说你太不会变通了,支付手段并不仅仅只有静态扫码这一个呀,你可以选择打开支付宝或者微信的付款,让商家扫,或者选择其他转账方式。
市场统计表明,条码支付业务量的95%是单笔500元以下的小额交易,2017年上半年笔均百元左右。静态扫码500元的限额要求,基本满足了用户日常生活中的便捷支付需求。对于挨踢妹而言,扫码支付都是小商家小商贩小额才会用到,街边便利店商场饭店都是“被扫”,再大一点的金额都会刷信用卡进行积分,所以一天500元的限额并不影响交易体验。
而央妈对央行通过对静态条码限额方式,其实是为了引导用户更多使用被扫模式,因为这样不仅对用户,对商户而言也更安全。
不信你翻翻社会新闻,由二维码引起的“肉疼案件”比比皆是。
还有手机因扫码植入病毒导致财产损失案件:
“在广东,佛山公安局禅城分局发现一起数十家店铺的收银柜台均被张贴虚假二维码案件。犯罪嫌疑人更换商家收款二维码,通过植入木马病毒的虚假二维码,获取消费者的手机信息和密码,进行网络盗刷。一共作案320余起,获利90余万元。”
不过,考虑到动态条码对收银设备有一定要求,众多小微商户难以具备动态条码收银条件,央行也提出了一系列防范静态条码风险的措施。比如静态条码宜采用防伪纸张展示条码,防伪纸张应具备一定防伪特征,展示静态条码的介质应放置在商户收银员视线范围内,静态条码采用防护罩等物理防护手段避免被覆盖或替换,在静态条码介质显著位置明显展示收款方信息,便于消费者核对等等。目前,支付宝、微信、京东支付、银联云闪付等主流扫码支付方式均可为小微商户生成统一、规范的静态收款二维码。消费者扫描这些二维码进行付款时,通常显示的是签约商户信息,而不是向老板个人转账。
所以,对限额有所限制,并不是为人民群众添堵的事情,而是让人民群众的财产有了保证。所以,吃瓜群众,看清楚再喷不迟呀,别误伤了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