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楚国5:楚先人世系新解读
2021-10-19 08:19
我在《楚先人与陆浑戎》一文,列出了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述的楚先人世系,结合《楚居》与安徽大学黄德宽教授的讲解,谈了自己的认识。这里再作探讨,可以看作一种新视角,对研究楚先人世系具有启迪意义。
楚人世系,对每个重要分宗人物都有介绍。结合《楚世家》《楚居》《安大楚简》可知,楚先人世系重点讲了远祖高阳至祝融,其中“老童、祝融、穴熊”在安徽大学藏战国楚简中被称作“三楚先”。穴熊与鬻熊都是季连的别名。
一、楚人远祖高阳与老童
《史记·楚世家》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又云:“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此后,司马迁又说共工氏作乱,帝喾命祝融诛共工。仍是说的祝融,此祝融在帝喾、共工氏时期。注意,这个年代远在尧舜禹之前!
三国时期蜀汉学者谯周说“老童即卷章”。其实,卷章是地名,是高阳所居。《竹书纪年》载:“元年,帝(颛顼高阳)即位,居濮。”东晋徐广曰:"荥阳、卷县有长城,经阳武到密“,卷县在北齐时废止,原治所在今河南省原阳县原武镇。卷章的章即漳,战国资料就把漳写作章。“黎氏”是指老童居住在黎地,春秋时的黎国与卫国相邻。卷在原阳县,东边就是濮阳,上述多个地名西周时属卫地,战国时属韩魏,远古时可能统称濮。
《竹书纪年》中仅出现一次祝融:“祝融之神降于崇山。乃受舜禅,即天子之位。”这就是禹代虞舜,由此可知那个时代祝融很神圣地位很高。有一本专讲天文历法的书,对黎氏说法比较可信:九黎时期民间参与历法,观测星象以制定与农事或节气有关的历法或纪时。此前历法代表皇权,民历冲击了皇权地位,这就是史书所说的“九黎乱德”。
《史记·历书》曰:“昔在颛顼,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重黎司天地、序天地,就是分管官历和民历。这项工作在远古时非常重要,只是赋予了一些神秘色彩。
我认为《世本》编者或司马迁看到的简文本意是:高阳在卷章称帝,这与《竹书纪年》吻合。高阳生老童,老童居地在黎故称黎氏,重与黎分别担任南正、火正。楚人先祖在火正这个职位上有功,被帝喾命为祝融。楚人先祖先封祝融,又解决了神历与民历矛盾,因此又称作重黎氏。
从《竹书纪年》看,黄帝到昌意有记载,但只说到昌意产乾荒、颛顼高阳氏产伯鲧。缺失昌意到颛顼高阳,以及伯鲧到禹。只提到三点:颛顼高阳氏先佐少昊氏后登帝位;帝喾高辛氏代高阳氏王天下;帝喾之后是陶唐、有虞、夏后三帝。如果相信黄帝到颛顼、伯鲧到禹的世系,则楚人的远祖与夏后氏更近,而周人远祖后稷是在夏少康时期才出现,商人远祖商侯比后稷还要晚三代。
高阳及老童的年代太久远,传到周朝的资料也不可能代代有记载,只能肯定战国中期的屈原也认高阳为远祖。
二、祝融相混的原因
安徽大学黄德宽教授,曾担任安徽大学校长、书记,现在担任中国文字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他对该校收藏的战国楚简有新的解读:“老童生重及黎、吴及回共四人,黎氏即祝融,有六子,其六子曰季连,是为荆人。”又说:“文献陆终当是祝融之误”、安大简“与史记有六点不同”。依我看,黄先生说陆终有误是没错,但说高阳到季连之间只有老童与黎氏两代人,显然是不成立的。这是因为“此祝融非彼祝融”,生季连的那个祝融与黎氏祝融相隔极远。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祝融一类的职务由不同人物担任。比如,司马迁的周朝祖先也是重黎氏。
司马迁说陆终生六子那段文字,好多不是人名而是述说季连部分先祖的居住地与氏姓。比如,史籍注曰“昆吾名樊,己姓,封昆吾”。详见另文《楚先人与陆浑戎》第一节。楚人对远祖,先讲的是高阳,再重点讲老童这位开创性人物。之后是说老童与季连之间,分化出了多个氏族,如昆吾氏、彭祖氏。
楚灵王曾说“昔我皇祖伯父昆吾,舊許是宅。今鄭人貪賴其田,而不我與。”这是为楚国侵吞郑国土地找借口,连他的大臣都觉得不靠谱。卷、黎、密三地相近,随着人口迁徒,把祝融传说带去了郑国新密或新郑,“祝融之墟”由此而来。
史书记载,季连事文王,熊绎在成康之际。周武王寻找回了太伯仲雍后裔并重新封国,周武王在位只有三四年,季连在这几年去世很正常。我推测吴回也是纪年,原文或指楚人担任祝融职务的截止时间。之后列举了两三位重要支系,再说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直到季连以后才有连续记载。
季连是楚人最后一任官方祝融无疑。根据《春秋左传》,“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导致楚成王灭夔。由此可知祝融与鬻熊(季连)在楚人心中的地位。祝融或重黎的职责及称呼是随时代变化的,多与天文历法土地管理有关,或担任宗教仪式中的职事。
唐叔虞封国之初“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后世对此解释很混乱,五正其实就是五行之官,如金木水火土五正、春夏秋冬中五官,职责与重黎祝融相似。周宣王时期的程伯休父就是重黎后裔,由于官失其守当了司马,这是军职。其后人以司马官职为氏姓,到司马迁父子时只是太史令,也算与祝融职责有关。或是司马迁先祖在周初就取代了楚人祝融职位。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传播历史知识不仅仅依靠祝融了,祝融的地位大大下降,所以司马迁家族上几代人分迁多国另谋新职,比如司马错在秦国担任了将军,司马憙在中山国为相。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想要重拾祖业,还得师从他人:"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天官即天文历法之类。此唐都的先人唐眛就是一位天文学家,楚灭唐国之后,唐眛也成了楚国将军。
三、陆终说法不同的分析
有关陆终,原文写作陸終,陸是六的大写,本文为迎合习惯,一般都写作陆终。
《楚世家》说陆终生六子,其中长曰昆吾三曰彭祖六曰季连,又说“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同为汉代典籍的《大戴礼记.帝系》载:“颛顼娶于滕奔氏,滕奔氏之子谓之女禄氏,产老童。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緺氏,产重黎及吴回。吴回氏产陆终。陆终氏娶于鬼方氏。”
以上两份资料代表了汉朝人对楚王世系的解读。然而,从夏代的昆吾到周初的季连,哪有这长时间跨度的兄弟六人?仅从年代来看就知道司马迁是错的,黄先生也是受到司马迁影响,而司马迁可能是受《世本》影响。看来,汉朝人对楚先人世系并不清楚,后人在讲到少昊氏、司马氏祖先,与重黎、祝融氏的关系,也是如此。
我以所见《楚居》为据,结合《楚世家》与《世本》,参考黄德宽的部分观点,对有关陆终生六子讹误原由分析如下:
先说陆终是纪年。陆终是指陆浑人失国(或陸国,或六国)之年。这段文字讲到了季连娶妻,生丽季时剖腹,用荆条包扎伤口。这就是楚人又称作荆人的原因。
为什么说陆终生六子是误读呢?原文或在“陸终”后面注有“陸子”或是“六子”。千百年来,人们竟然没有想到:陸即六,“六子”是说陸国或陆浑国为子爵。六与陸同音同义,如今安徽还有六安,这个“六”不能按普通话来读。称陸浑国为陸子或六子,跟周人称楚国为楚子相似。
《世本》说陆终氏娶鬼方氏之妹生六子,剖腹产。《楚世家》说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产。黄德宽说没有陆终,是老童生四子重及黎、吴及回(原文为韦),黎再生季连。我认为,重、黎、吴、韦是四人,安大楚简中的“吴及韦”与吴回无关,韦是指史籍中的夏朝末期的韦国(豕韦),这是彭祖后裔。《诗经·商颂·长发》有“韦顾既伐,昆吾夏桀。”其中的(豕)韦与昆吾都是楚先人或旁支,春秋时期的楚灵王对这些都是清楚的。。
楚人世系无陆终是肯定的。如果不需要交待季连娶妻之事,就不会出现陆终或六子,比如安大简和楚居简都没有写出陆终。由于最早编者就误解了“六子”本义,汉朝人又为此拼凑出了六个儿子,后人沿袭才讹误至今。关于吴回也是纪年的原因,上节已有说明。楚人对季连花了很多文字来介绍,原因不外乎两条:一是楚王直系祖先,二是他为周文王服务过。
再说鬼方氏与妣列。《世本》在“陸终六子”条下是这样写的:“陸終娶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隤,是生六子,孕三年,啟其左肋,三人出焉;破其右肋,三人出焉。”这显然不真实,古人都喜欢神化祖先或说出生有异象。
根据前些年出土竹简《楚居》可知,是季连妻剖腹生下丽季的,而不是陆终之妻。现在可以肯定娶鬼方氏女的是季连,《世本》说陆终娶鬼方氏妹是错的,“妹”字是为了协调辈分矛盾改写的。陆终是纪年,它既指陆浑失国之年,也指陆浑国国君(六子或陸子)以女妻季连之年。按年代推算,可以确定陆浑失国在商朝末年,陆浑戎迁宝鸡之西应在此后不久。
我在《楚先人与陆浑戎》中,已指出楚人与陆浑戎渊源很深。鬼方氏最有可能是陆国氏姓,而陆浑戎为炎帝族无疑。
从《楚居》简文看,妣字形实为媲,媲即妃,音同妣,季连妻生子前就记作妣列。因此,楚居中的妣列不指丧母。古文字都有一个演变过程,妣列的丧母含义或源于丽季母亲难产而死。此外,查资料都说嬇是女名无它义,目前不排除嬇有嫁女之义,或指有关的仪礼。
四、其它关联
也不排除妣列出自列国,列国也是炎帝族。不管妣列是出自陆浑国还是列国,都说明鬼方氏属于炎帝族。从文字看鬼方或与隗有关,但周朝把隗国称作赤狄。周人或把商朝鬼方氏归于戎人一类了,戎人称谓在西周很宽泛,包括与周人血缘很近的犬戎以及炎帝族姜姓,秦人与陆浑人都称作戎人。有证据表明,陆浑戎与楚人有伴迁关系。
南阳附近的大腹山有媿姓国,姬姓诸侯与媿姓及炎帝族姜姓通婚的很多,如能确定媿即鬼方氏也是炎帝族,就解决一大史学疑难。商伐鬼方在甲骨文中有记载,历时三年当然是大事。《竹书纪年》载“高宗伐鬼方,次于荆。”高宗即武丁,是商朝中兴人物,商朝晚期的“荆”地名应近南阳,说鬼方氏在商朝中后期居新密或退守到伏牛山脉很合理。
从文字看,赤隗的赤与炎对应,不排除鬼方是炎帝族的一个重要分支,晚商时居住在大隈一带故称鬼方,周朝赤狄隗国就是他们的遗存。昆吾氏所居参胡国就有南陆氏,新密县有大隈镇,疑似祝融之墟的考古遗址就在此镇与新郑之间。这个大隈地名或与鬼方氏主支有关,也与楚人一段迁徙足迹重合。
我查过资料,隈山或大隈有多处,从密县到新密县再到伏牛山,前两地还有敖山,与楚先人迁居地全部吻合。敖地名止于秦岭,荆地名始于陕西河南止于湖北,丹阳地名始于秦岭却一直带去了江苏。
我们还可以把其它信息再进行链接。比如,商朝晚期都城在河南安阳,这对大族具有会聚效应,楚人季连父辈、陆浑戎所居都在洛南,楚人偏东。之后楚人西移,季连出生时家人在大隈山,仍与陆浑戎相邻。
商末周初,陆浑戎、楚人相继迁到宝鸡西南,对前者是回归炎帝故里,对楚人是投奔势力趋大的周人。在西周早期,他们的地位不升反降,于是又想回归伏牛山一带的故地。部分炎帝后裔跟着随国东迁,其实也是回归,随州邻近他们的商代故地。
现在看来,汉朝人释读周朝资料就有部分障碍,后世解读汉代资料也会出错。楚国以事纪年是传统,我们看这类资料时,对楚国世系的分宗人物要注意“人名前后多以事纪年,再述说相关事情,并以居住地分氏。”
我以前研究《潜夫论·氏姓志》时就发现,后人解读“歸姓胡有何”一句有误,原文应是“嬀姓胡,洧河”,依据是原本注“有为洧”,洧水是妫改胡的成姓地点,由此解读此段其它文字更合理。对于本文谈到的鬼方,应与原始地名大隈山有关,这个地名与楚居中的睽、熊挚封地夔、史记中的隗是有关联的。
早期文字记录简短又无断句,要通过传承人讲解才能知道完整信息。更早时期可能就如纳西族的看图述说祖先故事,原始社会巫师之类的人物,就担任这个角色,其他人得靠巫师宣讲才能获取历史知识,楚先人担任的黎类似于巫师,祝融才是官职。原始的《山海经》主体也是图画,后人根据传承补录了文字。早期记录工具不足,口头文学仍然很发达,传递的远古信息虽然多有讹误但有可取之处。
五、几点感想
为什么司马迁记载的楚先人世系会有错误?这是秦灭六国毁其史,司马迁所见大国资料也不完整,小国史料几乎完全缺失。
我们现在所见楚王世系,比大多数姬姓诸侯国的还要清晰。这是因为楚先人长期担任祝融之职,有重视记录的传统,加之楚国立国时间很长。最关键的是,出土了为数不少的楚简秦简以及青铜铭文,为我们增添了不少的楚史资料。
那么,周王朝的世系是否更详细,是否记载有黄帝与夏商周三代王族的直接关系?这得看王子朝奔楚所携带的资料,将来能否重见天日。这么重要的史籍在楚国应有传承,楚简《系年》应该就是。只有埋在江汉平原湿性土壤里的竹简,才有可能保留至今。
从《竹书纪年》与楚简来看,周王朝记载的黄帝至周人世系也不会代代相连。不过,原版《竹书纪年》早已轶失,如今所见是从各种文献中收集汇总的。上面提到的《世本》倒是专门记载黄帝到春秋时期帝王、诸侯、卿大夫的世系和氏姓的,这是先秦史官修撰,却在北宋时散轶。今天所见《世本》是清代学者辑录而成。
跟楚国相似,魏国传承的《竹书纪年》对黄帝以来的重要人物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能对黄帝轩辕氏、帝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有虞氏,以及夏商的诸多王年事件留下记载,已经算是很详细了,在那个年代绝对算是宏篇巨著,难道这还不能算作信史?
有人不相信商王周王同属黄帝后裔,也有人说楚人是南蛮与黄帝族无关,这都是喷子的无据之说,要拜上世纪前叶疑古派所赐。从楚简与《竹书纪年》看,黄帝是存在的,我们不能说它是战国时期才有的说法,更不能说是编造的。
最后,我们来看看周初分封,几乎都在秦岭淮河这条南北分界线以北,燕国远达河北辽宁。这些封国大多是夏商故地,有数百年经营根底。东偏南的多是嬴姓姜姓小国,那里邻近徐人淮夷。我分析黄帝族有一支人在河套东北分离,从太行山东面进入河北,这就是商国的基础,河南安阳是商朝的末代都城。辽西义县、迁安,以及今天的北京琉璃河,也应是商人的重要经历地,可依此寻找先商迁徙踪迹。
传说辽西义县大棘城是“颛顼之墟”。这跟祝融之墟、黄帝故里、炎帝神农故里一样,是相关人口带去的传说。根据传世史籍与当代考古专家的研究,央视制作的《楚国八百年》,传播的信息也有很多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