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滦镇街道官堰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滦镇街办东南5公里的沣河东岸。2012年3月,有2个村民小组,120户,540人,耕地350亩,主产小麦、玉米。村民姓氏驳杂,有高、袁、侯、刘、贾、吕、朱、谭等。高姓占全村50%。袁姓占20%。据乡老

介绍居民都是近百年以来由西留堡、东留堡等村迁徙而来。

村得名说法不一。据《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清末始有“官堰村”的记载。其实,据村中某氏老房屋梁记有“清康乾(1662—1722)二十三年吉日”字样来看,康熙初年村子的雏形已经形成。合作化时期,还在今翁福盛小学的地址上看到过旧房毁圮的残砖破瓦。据村老记忆,最早的村民,似乎是外地的富豪,他们拥巨资、携家眷,相准了沣河东岸的风水宝地,建筑高层大厦,以期在这里繁衍生息,嗣业永存。只可惜到清末家毁人尽,以至于连姓氏也已被人遗忘。

据有关资料记载:自唐、宋以后,沣河经常泛滥,元、明、清三朝尤烈。仅康熙在位的61年间,大的水患发生过20多次。最厉害的一次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八月,阴雨40多天,山洪暴发,洪峰从南边的姚家滩向北扑来。东留堡和西留堡两村成了一片汪洋,房屋倒塌近半。有村民在树梢上熬过20多小时,水退才下树觅食,有的奔走异乡投亲靠友。

东留、西留、红庙等村大户便商议治理,积聚柴米,雇佣穷苦农民筑堤修堰。修好后,平时雇人巡查护理,植树固堤。清光绪(1875—1908)年间,西留堡村的赤贫农民高德喜生有两个儿子,为了领到大户们的一点护堤粮,就主动要求住到堤堰旁,当了管理河堰的“官”。官者管也,按职设官。

新中国成立后,村民只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吃过几年饱饭。近10年,往日的穷乡僻壤焕发新颜,水泥路面直通宽平,楼房林立,花果掩映。夜幕降临,灯火辉煌,男男女女笑语清歌,徜徉在大街小巷,沣河滩头。

高绍勋,1918年7月1日生。从四川成都航空学校毕业后在国民党空军某部服役,1948年随蒋迁台,定居台北。1999年捐32万元建“官堰村翁福胜小学”。翁福胜乃高绍勋先生之奶爹,为报其养育之恩。

此后,曾分别给长安五中和西安市第一中学捐款20元万和10万元,设立“高绍勋奖学基金”。

投稿、闲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