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五台街道和平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五台街道东南3公里处的太乙山(南五台)东麓,过去沿山数里村民散居,片儿村俗称“铧尖口”。今和平村指南富裕沟和北富裕沟两个居民点形成的行政村。

和平村是新中国成立后对“铧尖口”上村的称谓。形如铧肚子似的一种特殊地貌,和平村位于其铧肚儿东侧。过去,群众沿沟分散居住,不成村落。据2000年《长安县地名志》记载,南边富裕沟有39户,131人,耕地160亩;北边富裕沟口有41户,161人,耕地120亩。2011年,和平村有2个村民小组,82户,317人,耕地60亩,山地400余亩。因西柞高速公路及服务区征用,现人均土地只有二三分。

据史料记载,村落形成于清初。新中国成立前住户多以砍柴去杜曲镇卖柴勉强糊口度日。据《长安地名志》记载:村南之山沟古名树峪,当地人读“树”为富,以祈求富裕,谐音为富裕沟。今“和平村”村名是1958年以后改的。方圆村庄的人,仍沿袭“铧尖口”这个老村名。

由于界临樊川,行政区划上曾屡次有变化。古代称之为“甘露寺”,以后也曾称之为“二龙里”。中华民国24年(1935)前后,亦曾为樊南乡所辖。称之为甘露寺的原因是,在富裕沟口、甘村之南,秦汉时曾有过一著名的甘露寺,是古代人为祈求天降甘露所修的庙宇。许多老人只说,过去在富裕沟口有过一个大庙,以后那儿曾为一片“瓦砾滩”,有可能是过去甘露寺之遗址。

东蛟峪山上有座唐代的风水塔,传说此塔是南方来的道士所建。在未修塔前,蛟峪山一线有条龙脉连着京城长安,直通皇帝龙座,这座龙脉的存在,预示着沿南山向下一线,要出三十六斗菜籽的官。南方道士为压龙脉,修起二龙塔,先修在龙头上,龙头一摆,塔倒了,第二次修在龙脖子上,龙喘不过气,才被压住了。自修起二龙塔,长安一带,尽出假官,不出真官与真龙天子。“假官”是啥官?是穿龙袍御带的唱戏的。中华民国时,山上天池寺曾住过一群铺麦秸盖麦秸的造反者,人们称其为“麦秸贼”。他们贫穷,升不了官恨二龙塔,曾想用火药炸倒二龙塔。传说二龙塔维修前,下边残破的塔根、塔洞,就是“麦秸贼”用火药炸塌的。当时,在沿终南山一带就流传着这样一句口歌:“二龙塔掉下一页砖,西新庄出个张云山,二龙塔掉下一碎蛋,蛟峪山出了个刘×善”,“刘×善”就是“麦秸贼”首领。传说这伙“造反者”为当局于引镇枪毙。由于他们无被褥,打地铺,铺麦秸,盖麦秸,所以统治者诬称其为“麦秸贼”。

今天经过维修的二龙塔,成为珍贵的文物受到保护。

村中老人还说,村南那梁是文殊台直接延续下来的,这条梁连着五个台,就是连着五枝莲花,那梁宛如一枝莲花柄。沿着梁上到沟脑有两股水,莲花不能没有水养。当问起山上的歇店坪、赛马场时,老人们说,赛马场有30多亩地大,在山上有如此大的坦平场子确实少见。“跑白朗”时,白朗军曾在那儿驻扎过,曾在赛马场操练过战马。

村中主要有刘、王、贺三大姓,刘姓从王莽乡江沟迁来,贺姓为常释庄迁来,另外还有惠姓。

如今的村委会,位于村子东南村边新盖的漂亮小院,其内设施齐全。其东北是西柞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国家每月补助村民30斤白面,按月发放,连同种地,口粮不成问题。

村街和道路是从星光村延伸向东南方向的一条洁净的水泥公路,如今村民全搬出山沟,沿水泥公路两旁居住,几乎全部是一层或二层砖混结构的平房或楼房。

和平村与太乙宫镇相毗邻,如果能充分利用其山区林、果、山菜、山果等优势,使其“农家乐”别具特色,创出优质品牌,再凭藉这儿风景优美,山菜、山果天然无污染,加上夏季气候凉爽宜人,于歇店坪、赛马场等地发展帐篷消夏避暑之地吸引游客,也许不失为一条致富的途径。

投稿、闲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