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灵沼街办下南丰村
位于灵沼街办南1.5公里。南有西汉高速环绕与上南丰村相邻,东邻沣河及梁家桥,北于官道村西与东政庄接壤。240户,900人,耕地950亩。
主要有乔、马两姓,按原居住地分为乔、马两旧街巷,现有新街巷四条,呈“王”字形。村周环城路全部硬化、绿化、美化、净化,村庄约占地153亩。现已成为市级村容村貌和绿化高标准的文明示范村、绿色村庄。
村名来历见“上南丰村”。
村始建于明代,一说先民是从户县兆丰桥迁移来;另一说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居。自建村伊始就只有乔、马两姓。清同治年修有四方城池,东巷开南大门,西巷开北大门,均修有城门楼子,南门楼子匾额隽刻“豫观升恒”;北门楼子匾额雕刻“瑞接北极”。尔后西巷又开了南小门,小门楼子上方亦刻有“气通人和”四个大字。村内建有乔、马两个宗族祠堂,分宗祭祀,但由于“马”同“乔”合成为“骄”字,所以先祖们为之骄傲地居住在一起,称下南丰天之骄子矣。早年亦在村东北共建有“礼庙”供奉西周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摄政王周公姬旦,崇拜颂扬西周丰京的文鼎之治和仁德贤达之遗风。相传有副对联:元圣载德千古垂范,天之骄子万方博远。另外,在村四周还建有庙宇殿堂,村西建有菩萨庙,村北修马王庙,东北修无量庙、三官庙、火神庙等。
下南丰亦称桥头堡。过去,经梁家桥(原普济桥)是通往西安、宝鸡,周(至)、户(县)的交通要道,达官贵人,商旅宾客络绎不绝。这里的“炉齿面”“马大的茶馆”曾名噪一方。
近年来,硬化道路,铺设水泥路面3600米,栽植女贞、垂柳、刺柏、紫薇花、红叶李等近9000株,又栽植草木花卉数万株。2007年3月被西安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绿色村庄。次年又被长安区命名为新农村建设文明示范村。2009年建立现代化日光温室大棚7栋,成为灵沼街道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典范。2011年年底又有7户群众加入到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中来。目前,全村产业发展总面积100多亩,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
群众文化也比较活跃,眉户、秦腔流传悠久,民国时期就有戏曲爱好者办起了剧社,购置了家什,在十里八乡去应邀演唱。现在该村的戏剧爱好者马志超与在韦曲的同仁们,办起“长安梨园聚友会”剧社,隔三差五地在长安广场、韦曲街头演出。
民国后期,乔、马两家祠堂中就办起私塾学堂,后建起初小、高小,培育村里的学子。20世纪80年代建起设施齐全的“下南小学”,在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中荣获西安市级“群众办学”先进集体称号。同时涌现出捐资助学的先进个人,乔新民捐资2万元建校,乔永团出资万元购置学校课桌凳等教学设备。
据统计,全村仅从事教育事业的就有30多人。20世纪60年代考入大、中专的学子36名。
西安市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乔日辉为家乡建设绿化、美化和道路硬化做出了很大贡献。马彩贤致富不忘乡里,同丈夫秦安民修下南丰村西到沣灵公路
的出村路2000多平方米,投资10多万元,全部铺设水
泥路面。
马振番,抗美援朝烈士。其父马瑞轩毕业于国民革命军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曾在国民党第二十八师任排长、连长职务。随部队参加血战台儿庄战役,所带的连队最后仅剩六个人生还。
乔新贤,西安“三意社”须生名家。
乔致海,西安木偶剧团名家。
乔正平,青海剧团秦腔名家。
马敏婵,西安地区的秦腔新秀(原蓝田县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