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老子》连载第15期:【古之善为士者】章

《白话老子》15期:【古之善为士者】章

讲述:黄晓明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樸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

故能蔽而新成

【解说】

古之善为士者

古之善为士者,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上古时期那些非常善于为士的人。什么叫做古呢?老子说的古,对我们来说就是在上古时期,应该追溯到至少是到了七八千年前的伏羲、神农那个时代。所以,大抵上就是从伏羲、神农一直到尧舜,叫上古。

什么叫做士?《说文解字》说的很清楚:“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这个士啊,就是会做事情的人。《说文解字注》:“数,始一终十。学者由博返约,故云推十合一。”那么这个士,就是能够通达很复杂的事情的根本要妙的人,这叫做“古之善为士者”。

《白虎通·爵》:“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就是说,能够通晓古今之变,能够辨清是非吉凶,并做出正确决策的人,叫做士。所以,对做事情、对古今、对事物的各种奥妙,能做出准确判断,这叫做士。古人讲士、农、工、商,那么他至少是读书人,有文化,有能力。士,也可以是在政府当中有职务的,就叫做士大夫。

微妙玄通

那么,上古时期那些非常善于为士的人,他有什么特点呢?他有四个特点,叫做:微、妙、玄、通。我们现在就把微妙玄通四个字当成一个词组,但实际含义呢?它要一个字、一个字来讲。

什么叫做微?14章讲:“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微就是,把握到非常细微、精微。

妙,第1章讲:“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那么,妙就表示他进入到无的比较深层次的一个状态。

玄,什么叫做玄啊?玄,实际上就是黑。黑,有深不可测的意思。你看不懂他到底有什么,他有很多大家看不明白的地方。

通,帛书本就是微妙玄达。通,在《说文解字》字里面就是:达也。第10章讲:明白四达。这个四是什么呢?就是道、天、地、人。25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明白四达,就是通达于道天地人。

所以,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他有四个特点。实际上,这四个字当中,我们会更加重视这个通。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跟大道通,跟天地通,跟人通,才有圣人的内圣和外王。所以通很重要。通了之后,才能达,作用于天地人。

深不可识

那我们要注意到这个深啊。左民安先生的《细说汉字》当中讲解(大意):深,实际上,跟探是一个字。你看这个深是三点水,它表示水的深浅,但最早的深三点水右边那个字,跟探索的探是一个字,表示把手伸到一个洞穴当中,去看一下这个洞穴的深浅。后来,加了个三点水就表示水的深浅。

但是,我们又知道第4章学过:道,道,道,沖渊湛,大道有水的内涵。所以说,深不可识,这个深,也就有着他对大道的感悟,到了非常的深,不在表层。在什么地方呢?就是25章讲的有物混成,他感通到了大道的非常深度的那个状态。

正因为他感应大道,到了微妙玄通,到了一个非常深度的状态,那我们说,就不能从表面上去认识他。要注意到,现在讲知和识。知是代表有真知,“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深不可识,是表示什么呢?是表示,你不能从表面去认识他,你不能看他的外表啊,所以这里有个知识点,就是:知和识是不一样的。

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

正因为不可以从表面上去认识他,所以老子才要勉强地从外观、从行为特征,这些外面的表现,来对他进行形容。

那为什么老子要这样做呢?人生当中,你一定要遇到一个贵人,对你进行点化,你才能够突然间有个新的领悟。那么在古人那个时候更是如此。为什么呢?古人那个时候全靠老师传授。能遇到明师,那是你一生的最大的缘分,不像我们现在有官学,有大学等等,大家接受教育都很容易了,但是古人是很难得的。但是他的道行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我们一般人会什么呢?会看不懂。他很深度,所以你看不懂。但是正因为你看不懂,所以老子要从“古之善为士者”的外表、特征来对你进行描述。我们说,有诸内必形诸外,他有这个内修,他一定会在外表、在他的行为,有很多特点。

那么他有哪些特点呢?他有七个特点。什么叫做士呢?这个士,善于做事。那么这七个特点一定都跟做事有关,一定还跟做人有关。他有哪些特点呢?

豫兮若冬涉川

他在做事情的时候,他一定会预先做好很多准备工作,会打出很多的余量,提前做好预案。

豫是什么?豫,实际上就是个大象,河南省的简称叫做豫。当初,在河南这个地方是有大象。豫又通什么呢?通预,预备、预防。豫兮若冬涉川,就好像是大象在冬天要过大河一样。那大象冬天过大河要做哪些准备?因为天很冷,大象的体重又很重,那么冬天河结冰的时候呢,你可能觉得它很结实,但是有可能过去的时候会掉到冰里头去,因为冰面上可能有一些薄弱的地方。那我们就预先做好准备,万一掉到河里头会怎么办呢?这叫做豫兮若冬涉川,主要是在做事情之前要打出提前量,打出余量来。

大家一定有很多这种生活工作的经历,比如说去外地出差,要坐高铁,要坐飞机,有时候要去投标对吧?带着标书去投标现场,那你在去的路上,你就要打出一定的余量。为什么?因为可能有交通堵塞,也可能有很多意外,我们宁可在投标现场去坐在那里等待,也不要打算得刚刚好。那万一如果时间来不及,大家花了心血,花了很多时间做出来的标书,就毁于一旦。那你心中这种懊恼、悔恨,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犹兮若畏四邻

犹啊,说明古之善为士者,他有一种特点是小心谨慎,有一种多疑的性格。这个豫呢?就是古之善为士者,他一定是对事情的难度,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做了充分的盘算、估算,可以说是算无遗策。犹兮若畏四邻,我们看到了现在人讲的“犹豫”,或许就是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

豫是什么呢?豫是一个大象,体重很重的大象。犹是什么呢?犹实际上就是一种多疑的小动物,好像是一个老鼠一样地要出洞。老鼠出洞之前,它一定是四周打量,看看有没有敌人。所以体量不同的两个动物,它都是很谨慎,但是,它谨慎的特点是不一样:豫,是做好充分的预案、预算;犹是什么呢?怀疑一切,有没有危险。

我们经常说,这个世界上,一定是好人多坏人少。但是古训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生活当中,千万不要做傻白甜。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一定要四周打量,看看身边有没有可能有危险的人物,要有一定的警惕,不要失去我们的防范之心。

俨兮其若客

讲完犹和豫之后,我们会觉得是不是有点过分小心呀?甚至还有一点猥琐了,对不对?没有。这个时候,他来了个俨兮其若客。什么叫俨啊?俨是一种庄重,是一种风度,是一种尊重。我们一定要把它放在做人、做事的角度,做一个领导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犹兮,豫兮,都是做事情上的谨慎,尽量让这个事情做好,防范潜在的危险。但是,俨兮是什么呢?俨兮可以理解为尊重、重视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不会去轻易地怠慢,就好像是我们到别人家里做客,不会在自己家里那么随便的样子,有一种庄重,有一种尊重,有一种重视。

学老子的每一个章节,就好像是在中学学古文一样的,我们要去做深度的阅读理解,要去想老子的上下文的这种关系。

涣兮若冰之将释

俨兮之后,老子又来了一个涣兮。涣表示什么呢?涣表示一种洒脱,表示一种大气,表示一种磅礴,就好像是冰之将释。这个冰面,冬天结成了冰,但是它将要化冻的时候,它有一种张力;当它化冻之后,它一种洒脱、呼啸、奔腾、大气磅礴的这种气势。它就跟豫兮、犹兮、俨兮,又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

老子用涣,表示道者磅礴、洒脱、大气的这种气势。

敦兮其若朴

敦是什么呢?敦,实际上是古代的一种青铜食器,有一种矮矮胖胖的样子,形容这个人很厚重,很敦实。朴是什么呢?朴,原木去掉枝叶,还没有去切割;作为木器也没有雕琢,表示浑朴未破。

所以,敦兮其若朴,表示道者有种厚重笃实、浑朴未破、混然天成;而且,还保持着一种质朴的本色。他并不油滑,更不油腻。

旷兮其若谷

但是,他的内心又是无比的空旷,表示他的内心没有前识,他不会投射出很多东西出来,他会虚怀若谷,他能听得进别人的想法。那本身空还表示什么呢?还表示一种豁达,还表示一种空灵,对吧?他有一种空杯的心态。

所以,老子用旷来形容,道者的内心还是很空灵的,他的灵感是源源不断地出来。

混兮其若浊

这个混啊,表示他很能包容别人,他的胸怀很广大,也表示了他性格很随和,所以,他凝聚了很多人在他的身边,包含了万物,就像浑浊的水一样,这里面什么东西都有了。

所以,老子用混,表示道者的内心是很随和的,也是很包容的。

总结下这一段,这个道者啊,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但他一定会有外在的七个特征:

豫兮,做什么事情都打出很大的余量;

犹兮,小心谨慎;

俨兮,对所有人都很尊重、重视;

涣兮,大气磅薄,绝不小里小气的;

敦兮,非常质朴,非常的不事雕琢;

旷兮,他有很多灵感,他有空灵的状态;

混兮,很随和,很包容。

这七大特征是让我们从外表、行动上来认识道者的。

老子给大家非常引人入胜地描述了道者的微妙玄通,我们都很羡慕。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微妙玄通?我们怎样才能通达于大道?通达于天地?通达于每个人的心里头去?具体如何做到?一定要去拜这个具有道者的七大特征的高人为师,让他教授你。他教授你什么呢?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这就是后面的两句话,反而是本章的最核心的内容。所以这两句话一定是跟这个章节的中心思想紧密相关的;而且,在章节的中间,一般来说,它代表了这一章所要传递的中心思想。

实际上我领悟出来,就是:想要做到老子讲的微妙玄通,它一定是落到了这两句话,叫做:动静兼修。老师传授给你什么?一定是包含了静的修行方法;但是光有静还不够,还要有动的修行方法。反之,如果光有动,没有静,它也是错误的,它是不够全面的。

老子在这两句话当中,他用了顶针的文法,当然这也是个知识点,这个顶针的文法就是紧跟着上一句的“混兮其若浊”的浊。“孰能浊以为止?静之徐清。”然后,“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这里面表示了有动和静的两种修行方法。

那具体是什么含义呢?这就好像一个杯子的水一样,这个杯子的水很浑浊,我们怎样才能让这个杯子的水澄清呢?你要安静,你不要去搅动它,它就慢慢的清浊分离,上面是清,下面是浊。那我们生命有什么特点呢?就是当你安静下来的时候,如果清浊分离了,你的浊就排出去了,这叫做静之徐清。

那光是这种安静也不对了,所以他还要动。动了之后呢?就能做到安稳而长久。这就是“孰能安以久”:谁能做到很安定而且很长久呢?那么就要动,“动之徐生”,把这个清澈的水,让它动起来,然后就会慢慢地有生机出现,慢慢地就在你的生命当中生出来一些新的东西,你这样就能做到安定而长久。

什么叫做静?这个静,可以是外表的安静,它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安静。什么叫做动?这个动,可以是形体的动,比如说八段锦,熊经鸟申。那么现代人,有八段锦、有五禽戏、有太极拳,对吧?更重要的是什么呢?你的内在要动起来。当你的内在动起来之后,说明你得到了天地的能量,说明你的身体的内部有个东西在慢慢地生长,在慢慢地生出新的东西来。

道家思想一定要有生机,比如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生啊,就表示无中生有,从没有的地方生出了一个新的东西出来了。那我们说,是不是像是枯木逢春呢?你的生命就重新有了新的生机。

所以说,当你的生命当中出现了老子描述的有七个道者特征的人出现的时候,你一定要抓住机会拜他为师,让他给你传授这个动静兼修的方法。你的生命气质变化为清,你的生命有源源不断的生机出现,那么你就得道了。那么你逐渐地就做到了微妙玄通,逐渐地通达天地,通达人的内心,逐渐地跟大道感通。

有了这个动静兼修之法,实际上,真正的修身之法一定是行住坐卧,都有它的一个修行的方法,那么我们的气质就逐渐地从浊、重,慢慢地重新回到了清澈、轻扬;我们生命的生机好像是在走下坡路了,好像是树木要枯萎了,要死亡了,但是,慢慢地它又重新有了生机,回到了活跃的状态。随着修行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安静,越来越活跃,我们说这个人他逐渐地就得道了。

保此道者不欲盈

那么他得道之后,他要保住这个道。那如何保住这个道呢?有个诀窍叫做“不欲盈”。也就是说你不要自满。不自满,你才能保住这个道;一旦自满了,你这个道就会逐渐地消失、消亡。因为第4章讲: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啊,是源源不断地往外出的。我们说,社会永远在进步,天地永远在进步。但是你停滞不前了,因为你自满了,那么你这个道也就与这个时代越来越远了。所以,老子说,你想要始终拥有这个道,保住这个道,关键在于不欲盈。

那怎样不欲盈啊?人啊就好像是一个容器。不欲盈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把我们的器变大一点,有个成语叫做器小易盈,器很小,就很容易满;器变大一点之后,不就能装更多的东西了吗?所以说,不要给我们的生命设限,对吧?永远不要给自己的生命设限,永远就是要不断地开拓自己的心胸,开拓自己的视野,开拓自己的志向。

另外一种方法,更可能适合于老子这个意思。就是说,为什么我们很容易自满?因为我们这个杯子、这个容器就这么大。但是怎样才能不欲盈呢?你给它倒出来一点,所以第2章有高下相盈。但是,你倒给别人一点的时候,你的杯子又清空了;当你清空之后,它会自然就满上了。为什么?当你把自己的真知,把自己的所得跟别人分享,你一定是合于大道的,这叫做无私奉献。当你无私奉献的时候,第6章学过跟道母之间有一个绵的通道的存在,那么她一定又会源源不断地给你输送更新的能量和信息,那你不就是又充满了吗?

夫唯不盈

故能弊而新成

“夫唯不盈”,永远地高下相盈,永远地倒给别人,结果“故能弊而新成”。这个弊而新成,表示好像看着是旧的,实际上是从我们所学的旧的东西,出来了一个新的东西。这就是什么?这就是道母给的最新的能量和信息,你解悟出来了。能量是你可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去行道;信息是什么?信息是你的真知,是你对我们当前这个世界,当前这个社会,当前这个人类的走向有了全新的认识。

所以学经典学传统,真正的是要出新,返本出新,但是呢,有了新才能成就。就好像我们现在一样,腾讯是从ICQ学来了,对吧?但是它从ICQ学来之后呢,它不断地出新,不断地出新,结果它成功了。别人想再去做一个QQ,从技术角度来说,没有任何的难点;但是你是旧的,旧的永远是不能成功的。但是对于腾讯来说,它始终有危机感,它始终要出新,所以它又出了一个微信,微信就有了小程序,它就成功了,有了新的成功。

所以我们来看这句话,就是我们人生怎么成功?人生一定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但是你要有自己新的东西,有新才能成,这叫做新成。

《道德经》每一章节的内涵是很深的,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修行的不同阶段,对《道德经》领悟的不同阶段,我们是会读出很多跟原来不一样的东西。那实际上在讲解的时候,也不一定能够完全的讲解出来。但是,大家按照我的这种讲解思路,对每一个名认真地去探究,去思考,应用解经三原则“名不离句,句不离章,章不离文”的紧密耦合,那么我们对《道德经》的理解一定是会越来越深入的。所谓“老师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在于大家未来不断地努力学习与实践。

【总结】

章法结构分析

第一段: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如何从外表去认识他?他有七个特征;

第二段:七个特征具体描述,一旦你在生活当中发现有这七个特征的人,他一定是有道之士,一定要拜他为师,你自然能做到微妙玄通。

第三段:跟老师学什么?一定要学动静兼修的方法。学静,气质会逐渐变化,变得清澈;学动,生命的生机一定会不断的涌现。那怎样叫做真传?真传一个字,就是快,效果非常快,几天、一两个月、一两年,你的生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几天就能看到效果。四个字,一定是“法简效宏”:方法很简单,效果非常好。

第四段:得了真传之后,怎样才能够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有新的涌现?那么一定要去无私传授。高下相盈,你一定会出新。一旦有新的东西出来,那你的一生必然会成功,你这一生一定是圆满的。

中心思想

如何做到微妙玄通?

知识点

1、什么是士?

2、通与达

3、知与识不同

4、如何不盈?

5、不盈与新、与成的关系

章序

14章讲的是大道感应,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大道时空特征的不明显,以及怎样得到道统,溯源而上。实际上是讲,你要去找到你的明师,才能够承接这个道统。那么15章讲明师传授的修身方法当中,一定包含了动静兼修,一定包含了行住坐卧不离这个。

定位

具体修行的下手方法,在于动和静。

(0)

相关推荐

  • 胡说《老子》39 —— 不见不闻

    原创胡涂医 胡涂医 今天 胡说老子39-不见不闻.m4a 00:00 08:28 在胡涂医前面的文章<医易闲话(17) -- 大象 >一文中,我们说到"所谓"大象&qu ...

  • 深度解析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大家好,这里是三宝易学堂,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五章,首先我们来先看原文: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

  •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五章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五章 原文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此章可命名:守道平安 执大象者,是人,是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16.问道老子:探索发现“古之善为士者”的“微妙玄通”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十五章原文:"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 ...

  • 道经第15,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

    15.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與(与)呵!其若冬涉水.猷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泽.沌呵!其若樸.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浴.浊而情之,余清:女 ...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古之善为士第十五

    上一章讲,道是什么"样子",圣人如何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本章接着讲,为道之人又是什么样子的.   在先秦语境中,有志于道者称为士,为士和为道是一个意思.或许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法在生 ...

  • 道德经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

    道德经第十五章是在继讲述道的各种推崇后,展示执行道的人是什么样子. 先贴下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

    道经·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苏辙:粗尽而微,微极而妙,妙极而玄,玄则无所不通,而深不可识矣. 原成: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弱玄达,深不可志. 原成:微妙,言行为隐匿.玄通 ...

  • 《道德经》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

    无私敬善媛 - 道德经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

  • 老子解读:老子的愚民政策,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顺. 河南5000块 ...

  • 小说连载《走出黄土地》第15期

    <走出黄土地>小说连载第15期 作者:任来虎 二十九 第二天一大早,春来在大家的鼓励和支持下,说干就干,开始收购鸡蛋. 他提着一杆秤,秤钩上挂着一个大铁盘,挨家挨户地收鸡蛋,屁股后面跟着他 ...

  • 总15期《奉天诗刊:诗推荐》作者:​翟恩洲 我只是一个颓废的人(外二首)

    我只是一个颓废的人(外二首) 文/翟恩洲(宁夏) 本来非常俗气 一个淹没在人群里凡人 却在跟风随雨 我在苟延残喘里 声嘶力竭的呼喊 却听不到一点声音 把思考交给网络 把书写交给键盘 把运动交给车子 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