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难在字的取势,黄简讲书法:取势基础在于张旭的十三势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格式篇)39——难字1
又要讲讲进度,四级课程的大纲,是根据韩方明<<授笔要说>>所记载的徐璹老师的话组织的。红色标示的'选择纸张',到上一课讲完了。
我们花了四堂课讲造纸,然后又花了十五课讲用纸。造纸的知识可帮你买纸,用纸问题其实是书法作品的形制,立轴、屏条、对联、横披、手卷、尺牍、扇面、册页,都讲了。
进度表上只剩下最后一个:'解决难字'。在第二点'言语多少'也就是字数问题后,我补充题款,题款其实是文化课,在作品上也算字数一部分。在讲完'解决难字'后,会再补充'用印'。晋唐作品上很少用印章,但后来印章成为书法作品的一个元素。这就是四级课程的全部内容,没几堂课了。
一'难字'难在取势
有关解决难字,徐璹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 然意在笔前,笔居心后,皆须存用笔法,
笔法是书法第一个要素,点画线条好不好全在笔法。
· 想有难书之字,预于心中布置,然后下笔自然容与徘徊,意态雄逸。不得临时无法任笔所成,则非谓能解也。
没把握就下笔,不是人指挥笔,'任笔所成',随手乱写,不懂书法的人往往会这样做。
徐璹出身于书香门第,他以上三代均以书法著名,父亲徐浩更是张旭的直接传人,难道他还有什么字写不出吗?对他来说所谓的难字,不是难认的字,不是难读的字,而是难以取势的字,不想好就无法下笔,故谓之'难'。
一级课程我就说过,初学书法者小圈难,深入者大圈难。等到你能操控毛笔了,随后就会体会到取势难多了,在掌握了笔法之后,就要下功夫研究笔势。
唐朝张怀瓘评王羲之,他这样说:
· 尤善书,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至研精体势,则无所不工。
正因为'研精体势',所以能'千变万化',而这体势,取之于各种书体,草书尤为重要。
我小时候到老先生家去,经常看见他们拿着字帖,孜孜不倦地书空,学习古人的取势。取势不是容易掌握的,'研精体势'要了解各种书体。在我这课程中,取势是一步一步推进的。
二级课程讲基本笔势,四级课程难字,然后是各种书体的专题课,其中七级课程草书,讲解使转的产生和原理,这是笔势的根本。希望通过这样三步,帮助各位解决大圈取势的问题。
二 笔势基础
要成功地给难字取势,首先要熟悉二级课程。二级课程是笔势基础,详细介绍了单一笔势'永'字八法,以及张旭提出的复合笔势'五势'。后人增补和丰富了笔势系统,单一笔势引出'八法'化势,复合笔势补充的更多,其实就是'五势'的化势。读过二级课程,你就拥有十三势,另加八十六个化势。
2.1张旭的笔势思想
张旭的笔势思想,表现在十三势中。我们知道,笔锋运动方向有八个,这就是著名的'八面锋'。中心是五号位,这是笔锋开始的位置,起点。向六号位走,就写出了横;向八号位走,写出来是竖;向七号位是撇,有长撇有短撇;向九号位是捺;走三号位写出来称为挑,现在内陆改称为'提';剩下一、二、四三个位置,只有钩用得到。
横竖撇捺钩挑都是文字点画的名称,书法术语改为侧勒努趯策掠啄磔,新名词包括了用笔要求,这样一来'写字'和'书法'就此分道扬镳。实际用笔时,笔锋就是走八个方向,古人找了一个'永'字来说明,可谓极其聪明的发明。'永'字包括六个方向,是因为1、2、4趯出的方向只用一个。
张旭的'五势'
张旭讲'五势',他是着眼于笔锋的运动方式。看起来钩裹势、钩努势等,形态上好像是五种复合点画,本质上是线条五种复杂的运动方式,再没有其他的了。这五种方式就是转动、逆动、滚动叠加加和移位。所以说张旭是抓住了线条的本质,指出了笔锋运动的规律。单一笔势阐明了八面锋,复合笔势指出了笔锋组合运动。至于其他如烈火势、舞鹤势等等,是组合了十三势的某几个笔势的专称。也可以说,这些组合笔势,是运用十三势的范例。
偏旁部首
我们从小写字,我们来想想字是怎样写出来的。
· 点画:丶 一 丨 丿 ……
写字最基本的是点画,横竖撇捺点之类,
· 部件:氵 亻 宀 ……
点画组成部件,三点水、单人旁、宝盖头之类,
· 单字:金木水火土马鸟鬼鼠龙……
最后部件组成单字,如金木水火土马鸟鬼鼠龙等等。
1997年,内陆公布的《汉字基础部件表》,有部件560个。而香港《计算机汉字楷体字形基础部件表》有644个。有些学者认为,其中最基本的部件,只有几十个,有人说是28个,也有人说29、31或32个,大致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这些,足以写出所有的汉字。我看了叹了口气,这不就是'永'字八法和复合笔势吗?而且还没有老祖宗那样完备。
譬如第一个,现在规定叫'横折',历史上称为曲尺势。第二个横钩,古人称为折钉势。第三个竖折折,这不是竖笔势吗?第四个卧钩,本来称为弯笋势。第五个撇点,那是蟹脚势。最后弯钩,这是玉钩势。名称问题这儿就不讲了,既然学者称这二三十个基本笔画可以写出所有的汉字,那我们所拥有的九十九个笔势,当然也可以写出所有的字了。这一点你要有信心,留下的问题只是你怎样运用。
2.2 宽容度
书法是手写体,手写体有一定的宽容度,有哪两个人写出来的字一模一样呢?所以书法取势的宽容度允许和正体有差异,举例来说,'雪'字下面是'彐',书法称之为石楯势。这石楯势中间那一横,王羲之、颜真卿都写的较短,但褚遂良和柳公权却拉长,穿出了右边那一竖笔。在书法中,这无碍于取势,二者都是石楯势。仔细看看,褚遂良和柳公权穿出头的原因,是因为右下角有空位,所以把这一横拉长补空白,而王羲之和颜真卿,把整个石楯势移向右边了,所以无需写出头。现在内陆规定,正体的'彐'的中间这横笔只能写短的,这对于印刷体正字没问题,但书法手写体取势要有宽容度。'雪'字除了下面的'彐',上面的'雨'也有新规定,就是印刷体的点只有一种形状,无论几个点都用这一种,所以'雪'字写出来就成了这样子。他追求的是印刷体统一,在书法家看来这是布棋。
书法追求的是变化,你看柳公权'雨'字中四点,就是四种样子,没有雷同的,把布棋势变成了菱米势。假如书法取势没有这宽容,就不成艺术了。
书法笔势不仅和印刷体有差异,它自己跟自己也常常不同。如连续两撇称为向背势,我以《千字文》为例,'欣'字右旁连续两撇,箭头所指处是暗节点。'色'字头上两撇,箭头所指处是明节点。
节点明暗是小圈,而我们现在讨论大圈,可以把小圈先放一放,这两个都是向背势。
再看这文征明写的行书'纸'字,左边绞丝旁一连三折,我们说这是竖笔势。
如果给文改会的委员看见,他会说'错了,第一笔是撇不是竖',而书法家说这是竖笔势的变化。又如行书'登'字,下面的'豆'是奋笔势,横竖横竖是奋笔势,这里横撇横撇也是奋笔势。'登'字上部左右两个飞带势,形态完全不同,飞带势是两撇一捺,用起来千姿百态。这说明什么?书法的笔势不像印刷体部件那样死板,一个笔势的形状,在实际运用时有相当多的变化。
2.3 倒笔书
二级课程还讲到一些手法,今后给难字取势要用到。如'倒笔书'这个概念,又称倒笔势。这是很有用的手法,它本身不是一个笔势,是一个方法,只是把原来的笔势顺序倒过来写,先A后B,变成先B后A。可以增加笔势形状而不增加名称。如'刀''力'是钩裹倒笔势,免得增加两个新名称。
当时我还介绍过飞带势的倒笔书,如'殊'字,左边的'歹'是飞带势,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殊'字左边是很标准的飞带势,但智永《千字文》中的'殊'字,左边用了一个倒笔书。这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写法,后人跟从的很多。
2.4 移位
《玉堂禁经》在竖笔势举例中演示了移位,我们取势时,移位是常用的方法。举例来说,《阴符经》中这个'我'字,
有些同学认为第一笔是横,和下一笔横组成奋笔势,也有些同学认为第一笔是啄,啄横是瞑人势,这两种理解都可以写得出,任选一种就行。问题是剩下来的一竖一策算什么呢?你看,这一竖一策运笔路线是这样的。二级课程讲过斸钩势和打钩势,斸钩势是竖笔下端向右趯,如果趯很长就是策。打钩势是竖笔下来,移位向左然后加上策。
当时我举虞世南和柳公权两个'依'字为例,虞世南是写斸钩势,而柳公权写的是打钩势。
移位
所以《阴符经》中这个'我'字,竖加策就是打钩势,只不过这次移位更高了一点。这样来分'我'字的笔势,就是三个:奋笔势(或瞑人势)、打钩势和戈法。
找
'我'字取势更简单的方法,是你先想想'找'字。
'找'字大家一眼都可以看到,这是两个戈法的组合,那'我'字就是一撇加两戈法,不是很简单吗?只不过两个'戈'字的一横连通了,但第二个'戈'字没有一横也是戈法,这以前讲过了。我再次说一句,有些同学不喜欢用单一笔势,单一笔势有时候很有用,你避不开的。
我
如果你对篆隶很熟悉,有文字学根柢,那'我'字的取势变化就多了。
你看《石鼓文》和《景君碑》,'我'字左下方写成'土'。隶书《曹全碑》有个'义',下面的'我'字左下方,写成顾盼势加一横。隶书《史晨碑》'义'字下的'我',用了石楯势加戈法。这些后来都曾被人用于取势,泰山《金刚经》的'我'字,下面就用了一竖两横'土'字形。王宠小楷的'我'字左下方只取顾盼势,其他省略了。王铎的'我'字,就是石楯势加戈法。
张怀瓘说王羲之诸体皆能,所以取势千变万化,等讲过篆隶草行真专题课后,你对取势自然理解更深。今天等于在复习二级课程的要点,难字取势下一堂课继续。
谢谢各位。
本节要点:
· 徐璹所言'难书之字'指取势。
· 张旭取势基础在十三势。
· 取势宽容度、倒笔书和移位手法。
复习思考:
· 繁体'兴高采烈'四字,怎样取势?有没有不同的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