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孩子,不是女人一个人的事儿》:三个原因让我喜欢这本书

文/芨芨草

对于一个没有婚育的女人来说,养孩子一事,一直是离我很遥远的。尽管,家里的三个外甥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但毕竟不是我亲自生养,所以我仍然不能体会当母亲的那种快乐与艰辛。

看到这本《养孩子,不是女人一个人的事儿》也是一种缘分。应该说,这个观点对于我来说,并不是很新颖,因为作为一个作者,我自己策划过不少的图书主题,什么样的观点都曾经构想过。所以,收到这本书的时候,也只是想随手翻阅一下,想着大概浏览就可以了。

但没想到,这本书的内容还是吸引了我。为什么呢?至少有下面这三个原因。

01 作为一个母亲的亲身经历

首先,作者纵艺本身是一个母亲。她从她生下儿子可可的经验说起,一下子把读者的距离拉近了。我们都说,没有经历就没有发言权。如果纵艺没有结婚,没有生过孩子,那她的理论就都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多大的说服力。

所以,亲身经历是一个很重要的代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亲身的经历,她才能在书里写出那么多的真情实感,并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准备当妈妈或者刚刚当妈妈的女性朋友。因为有亲身的经历,那些话语才能一句一句切中要害,就如读者自己遇到的问题一样真实。

就比如她在写那一节“对孩子发火,就不是好妈妈了吗”一样,如果她没有儿子可可,她根本不可能理解一个孩子皮起来是有多闹腾。她说她也对可可发过火,只是比较讲究技巧。这是一个母亲的真心话。如果她说她从没对孩子发过火,觉得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等等的话,那就太假了。

因此,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她自己育儿的真实过程,是这本书的第一个特点。

02 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问题

除了母亲的身份,纵艺还是一个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因为有心理学的知识,所以她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剖析人性的优点和缺点。这又是本书的另一个特色。

说实在的,我看上这本书,更重要的正是这个原因。我喜欢一切从心理上去分析问题的书籍,也或者说,我本身也比较喜欢心理学,觉得从这个角度上去剖析人性,是更真实的。

比如她在“好妈妈,不需要做到完美”这一节中提到了一个现象“原初母性灌注”。她引用了研究母婴关系的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的话:“这种状态类似于一种疾病,但它只发生在健康的母亲身上。母亲就像是宝宝的‘代理自我’,对宝宝的需求敏感地做出反应,并通过应答行为、语言等,使宝宝建立‘主观全能感’。”

大多数人,是认同心理学所讲述的理论的,因为那是通过无数事实研究得出来的结果。所以,能够从心理学去分析,或者把更有成就的专家的话引用过来,就能使文章更有信服力。这一点,是让我喜欢的。

03 大量的事例丰富了内容的可读性

如果一本书里,单纯地只讲理论,它的内容也会是空洞的。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才算是充实呢?那就是理论加事例,当然是需要真实的事例。只有这样,读者才能在理论中结合实际,拉近与自己的距离,从而去接受书中所讲的道理。

比如作者举了马伊俐育儿的事例。马伊俐虽然是明星,但她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同样有育儿的经历。所以把马伊俐的经验分享出来,明星效应加上身为母亲的亲身经历,就更让读者信服。

还有一个例子,挺有代表性的,在“要把婆婆当亲妈”的那一节里。里面提了到作者闺蜜小Z和婆婆的故事,让人很有同感。小Z的准婆婆很作,要管很多事,甚至为了帮小Z找份体制内的工作,去托了很多关系。

按道理,小Z是应该感恩才对的。但小Z并不喜欢那份工作,最后还辞职了,这让准婆婆十分不爽,也让小Z和男友的关系产生了裂缝。虽然后来和好,但裂痕还是存在的。所以小Z在结婚不结婚的事上纠结,可见她对于这个婚姻并没有信任感和安全感。

这样的例子,现实中有很多,特别是婆婆管太多的现象,更是很多婆媳关系恶化的原因之一。所以,用这样的事例,让读者深有同感。这也是我觉得这本书比较成功的原因之一。

所以说,一本好书,至少是要有让人喜欢的因素的。不过,这样的体会是我自己看书得来的。也许,你可能得出的感受会和我不一样也不一定。每个人的观点和体验不同,这也是正常的。或者,你看完了,也可以给我留言交流一下,如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