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性黑曚病因分析
视觉
外界物体发出光线经过眼的折光系统呈现于视网膜上,再由眼的感光系统将视网膜像所含的视觉信息转变为生物电信号,并在视网膜中对这些信号进行初步处理,然后由视神经传入中枢,并在各级中枢,尤其是大脑皮层进一步分析处理最终形成视觉。
眼的折光系统
入眼光线在到达视网膜之前必须先通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4种折射率不同的折光体(媒质),以及各个折光体(主要是角膜和晶状体)的前后表面所构成的多个屈光度不等的折射界面。
视网膜的感光换能系统
1.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视杆系统又称为晚光觉或者暗视觉系统,由视杆细胞和与它们相联系的双极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组成。它们对光的敏感度较高,能在昏暗环境中感受弱光刺激而引起暗视觉,但无色觉,对被视物细节的分辨率较低。
2.视锥细胞感光换能系统:由视锥细胞和与它们相联系的双极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组成。它们对光的敏感度较低,只有在强光刺激下才能被激活,但视物时可辨且对颜色对被视物细节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
视觉传导通路
视觉传导通路 由3级神经元组成。第1级神经元为视网膜的双极细胞,其周围支与形成视觉感受器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形成突触,中枢支与节细胞形成突触。
第2级神经元是节细胞,其轴突在视神经盘(乳头)处集合向后穿巩膜形成视神经。视神经向后经视神经管入颅腔,形成视交叉后,延为视束。
在视交叉中,只有一部分纤维交叉,即来自两眼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交叉,走在对侧视束中;颞侧半的不交叉,走在同侧视束中。
因此,左侧视束含有来自两眼视网膜左侧半的纤维,右侧视束含有来自两眼视网膜右侧半的纤维。视束行向后外,绕大脑脚,多数纤维止于外侧膝状体。
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在外侧膝状体内,它们发出的轴突组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肢,终止于大脑距状沟周围的枕叶皮质(视区)。还有少数纤维经上丘臂终止于上丘和顶盖前区。顶盖前区与瞳孔对光反射通路有关。
引起一时性黑曚的原因
1.动脉粥样血栓栓塞:例如颈动脉内夹层/狭窄等导致的视网膜血管栓塞。
2.心脏:右-左分流,例如卵圆孔未闭,房颤血栓,二尖瓣反流,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心内膜炎,人工心脏瓣膜等导致的视网膜血管栓塞。
3.低灌注压:体位性低血压,动静脉分流。颅内压增高等导致视网膜血管缺血。
4.高灌注阻力:青光眼,恶性高血压,血液粘度增高,视网膜中心或分支静脉血栓形成,颅内血管畸形等导致的视网膜血管缺血。
5.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副肿瘤性视网膜病变,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
6.眼球、眼眶疾病:眼眶肿瘤,晶状体半脱位,玻璃体出血闪光感。
7.视神经病变: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血流量减少而无血管炎或者动脉炎,颅内压增高造成的视神经水肿,视神经炎。
8.其他:擤鼻涕,疟疾,妊娠,对冷的过度敏感,IL-2,尖锐的刺痛,鼻窦灌洗,幻视,眼组织缺损(肾功能缺损综合征)。
【课程指南】内脏与疼痛系列课程
本次系列课程共 30讲
原价199,拼团价88元,限时团长免费。
支持永久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