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堂】韦宏芳|《史记》学习交流报告会

品质    语文     生活

高二(5)班《史记》学习交流报告会

【活动前言】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说:“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应对教师的言语、教室里同学的言语会在我们心中唤起一些东西,让这种被唤醒的东西结晶为自己的言语,让自己这些言语和教材中的内容、其他同学的言语相互碰撞”,是的,教学与学习的过程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这些言语、思想的碰撞。在《史记》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经典作品中的形象美,培养同学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我们进行了阶段性学习总结,就品读人物形象方面,组织同学们形成文字,分享感受,在言语的碰撞中分享多样的思想。

【课后练笔作品】(部分):

【课堂分享交流】

【我手写我心】

霸王依旧

高二(2) 王树立

古人常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可不知何时,我觉得项王的自刎乌江,甚至比刘邦的风光大葬更加震撼,更加璨若烟火。

有人说,项羽是一个暴徒,一个杀人狂,一个逞匹夫之勇、不知悔改的失败者。是的,他的坑杀降卒过于血腥,他的火烧阿房宫过于残暴,但难道这一切都是为了一时泄愤吗?固然,在现代人看来,阿房宫如果得以留存,会有很多方面的价值,但在当时,我个人认为项王手中的火把说不定就是老百姓亲手点燃的。

在我看来,项羽可能更适合做一个豪杰侠客,而不是一代君王。君王需要学会拉拢人心,八面玲珑,学会制衡……而霸王不需要,篝火旁,古道边,一群豪放的汉子,击鼓作乐,三分酒气化作七分豪情。霸王上马,身先士卒,笑破敌阵,我想,如果让那江东八千子弟在刘邦与项羽中再作选择,他们仍然会追随项王,快意恩仇。

“霸王”这一称呼在我看来,十分适合项羽,顶天立地,豪气冲天!项王本就不能当君王,因为“君”不配!

霸王也需怀有那寸寸柔肠的,我不喜欢刘邦那种好色之人,有时为了得到某种权势,甚至宁愿接受对方丑陋不堪,我认为这是利益联姻,而项羽很专情,虞姬虞姬,霸王别姬,奈若何兮,生死不弃。我们无法知道那夜军营中发生什么,但项羽的眼泪让我们知道英雄末路,难舍红颜知己,生离死别,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我不能成为项王的追随者,但我愿隔着千年流光,远远地看着他,看着他的巨鹿,看着他的垓下,看着他的乌江……

在我眼里,铁骑纵横,烽火狼烟。远方,只道是,刀枪剑戟,霸王依旧……

汉高祖

高二(2) 吴泉维

打开《史记》,啊!真是无聊,还是文言文版的!就这样我渐入梦乡。

一男子从远处飘来:“嗨,少年,你知道我是谁吗?你知道吗?知道吗?”

我定睛一看,此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我立即向他扑了过去。

那人显得惊慌失措,边逃边叫:“喂!你谁呀?为什么扯我裤子?”

我终于将他的裤子扯了下来,大喜:“果然,太史公没有骗我,你的腿上果然有七十二颗黑痣,古之人不余欺也!”

对方一脸无语样,缓口气道:“那你是知道朕是谁了吧?”

我不假思索道:“你就是那个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经常跟王媪、武负贳酒,宴会上不持一钱,却诈称“贺钱万”,父亲被抓,要被烹,自己却说要分一杯羹,逃跑时推自己儿女下车的刘无赖!这就是传说中的刘邦吗?嗯?”

刘邦说:“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嘛,少年,你听我说说我的优点,我呢,出生时四围有雷电晦暝,有蛟龙显现,有……”

我立即打断道:“不信谣,不传谣,吹,您使劲吹。”

刘邦说:“我仁而爱人,我喜施,我意豁如,我常有大度,我入关后,秋毫无犯,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深得关中百姓拥护,他们天天催我为王。”

我说:“这还可以,这才是治理天下的品行,不过还不够。”

刘邦接着说:“我用张良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回夺中原,我这等文韬武略,你不佩服吗?”

我一听,反问道:“大破楚军,用张良计;败固陵,用张良计……张良这个工具人你用了多少次你数得清吗?不过善于招贤纳士,收得韩信、张良、萧何这汉初三杰也确实是你的本事。韩信拜为上将军,张良你任用終身,萧何为你管财理粮,一生无怨无悔,你是怎么做到的?”

刘邦一下子变得神色凝重,沉吟良久,不无感慨地悠悠说道:“韩信这小子是萧何追回来的,这个你问萧何吧。张良与萧何是我从沛县起兵就一直带在身边,我一开始就说了,我在咱沛县人缘是极好极好的,也结交了很多知心朋友,这两个人只是其中突出的。当然,我最终能夺得天下关键就是靠张良、韩信、萧何。

“铃铃铃……”我正在想怎么继续问下去,一阵起床铃声惊扰了我们的交流,哦,原来是周公一梦。细一回味,这《史记》也没那么无聊啊……

【活动后记】

司马迁秉承“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在《史记》中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人物形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课堂正是“百家争鸣”的场所。在课堂上,很多时候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我们试着鼓励同学们辩证地看待人、事,与老师一起,学会倾听并积极参与探讨,大胆言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享受到交流的快乐。同时,在老师与同学们的掌声中收获成就感。

栏目编辑:蔡兆霞

文字校对:王宏兰

长按识别,关注珠溪语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