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不适合计算机时代?错、错、错!汉字或许是未来科技的瑰宝!
当今世界各国,大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世界上众多的语言文字中,汉字是最特别的一个,也是惟一一种表意文字。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在人类文明之初就发明的一种文字,并一直延续使用到今天未曾断绝!
一、汉字的悠久历史来源于其强大的生命力
目前有出土文物佐证的汉字是商代的甲骨文,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文,是一种已经非常成熟的文字了。虽然甲骨文还具有象形文字的一些特征,但现代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已经有所展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着去解读一下甲骨文,你会发现与现代汉字在结构和表现方法上都非常类似。
根据汉字的发展轨迹研究推测,从甲骨文的成熟程度来看,不可能是最早出现的,在甲骨文之前肯定还有一种更古老的文字。为什么这种推测中的文字至今没有发现考古证据呢?很有可能当初的书写载体是某种容易腐朽的物品,比如木片、皮革等等,在时间的长河中已经湮灭了。
其实,甲骨文能够留给我们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我们现今发现的甲骨文都是刻在龟甲或兽骨这些不易腐朽的物品上,由于甲骨文是用来占卜的重要文件,也会被好好收藏起来。假如这些甲骨文是写在兽皮或纺织物上,估计我们今天还在争论商朝是否存在呢,就像现在对于夏朝是否存在的争论一样。
文字是一种文明延续的重要载体,如果文字不存在了,这种文明基本上注定是要灭亡的。世界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都已经烟消云散,唯有中华文明一直勃勃兴旺,长存长新。
作为中华文明的符号,汉字在近现代经历过两次生死考验,一次是民国初年,大批爱国文人因国家的落后而心生愤慨,他们认为中国落后的本源是儒家学说,而儒家学说的载体是汉字,因而大声疾呼废除汉字,改用西方的拼音文字。
第二次汉字危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改革开放使大量的中国人接触到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富裕生活,大家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中西差距巨大。在当时,代表先进科技的计算机也开始进入中国,可由于没有汉字输入方法,很多人认为汉字是不能适应现代计算机时代的,于是,要求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的呼声第二次产生了。
这两次汉字危机的缘由都是因为中国落后于世界,一些人就把落后的锅让汉字来背,如此看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背锅侠非汉字莫属。
二、汉字的天生优势
汉字是古老的,但汉字并不是博物馆里的收藏,而是一直在使用的活的文字。那么汉字到底有什么魅力,有什么优势让这种文字能够一直生存?
1.汉字是表达效率最高的文字
何为高效?用更少的文字表达清楚一件事。大家可能都知道一个联合国的梗,在联合国有六种工作语言分别是:英语、法语、俄语、汉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联合国的所有文件都必须以这六种文字同时存档,而每次都是汉字文档是最简短的。
下面这张图片是联合国官网的一则小消息,分别是汉语、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可以明显看出,同样的内容汉字最简短,而且使用更大的字,让人看得更清楚。在网页的题头文字“联合国 健康地球上的和平、尊严与平等”,只有中文用一行大字就解决了,其它文本都要两行小字。
2. 汉字信息密度大:汉字之所以能够如此高效,在于汉字是一种高密度文字,承载了更多的信息。而每一个汉字又可以和其它汉字灵活组合成新的词语。而拼音文字就不具备这种能力。比如:手这个字,可以和“表”,组成“手表”,和“机”组成“手机”,和“枪”组成“手枪”等等,而手表,手机、手枪这几个组合词都是新生事物,都是外国传入中国的,我们只需要用几个原有的汉字,就可以很轻易地表达一种新鲜事物。而拼音文字却没办法这么来,他们必须发明一个新的单词来描绘。
汉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只需要认识3000个,基本上绝大多数书籍都可以阅读了,但是英语却需要至少会60000个单词以上,而且随着新生事物的不断出现,英语的词汇量越来越庞大,学习越来越困难。
3.汉字识别效率高,速度快:我们在读汉字文章时,可以做到概略阅读一目十行,很多文字不必细看,大概一瞄就能读懂了。比如下面这个例句:
“铁路门部醒提市民,若在今年节春有外出的打算,可根据程行安排以及火车票售预安排,提前成完购票。”
其中多个词语的顺序是颠倒错误的,但我们大部分人却不会发现,而且也不会影响我们的阅读和理解,我们基本上扫一眼就明白意思了。
在现在电脑时代,中文输入法的联想功能、模糊功能,让汉字的输入效率丝毫不比英语差,甚至更高。
4.利用汉字学习更高效:由于汉字的信息密度大,能够承载更多的内容,在利用汉字进行学习时,可以有效减轻负担。就以数学为例,厚厚的一本美国大学出版的数学教材,翻译成中文后,厚度就明显变薄了。
再比如,中国儿童初学数学时必背99乘法表,在幼儿园阶段大多就能掌握了,可如此强大的数学工具,用英语却无法简易表达,英美人中小学数学差,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吧?我们下面看看这些有趣的对比:
汉字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用中文读非常简单,每个字都是单音节。中文发音:
yi yi de yi,yi er de er,yi san de san
英文
One times one equals one,One times two equals two, One times three equalsthree。
证明样?酸爽吗?
再比如以下这个简单的加法计算
328+259=587
用中文读:
“san er ba jia er wu jiu deng yu wu ba qi”非常简洁。
用英文读:
Three hundred twenty eight plus twohundred fifty nine equals five hundred eighty seven.
通过简单的对比,就能看出用中文学习更为简单。
不说别的,一堂数学课,单纯因为朗读上消耗的时间,就比汉语多很多了吧?
5.驳斥一种观点
总有人说汉语是最难学的语言,这种论调大多数是从欧美国家传来的,其实也好理解,大多数欧美文字是起源于拉丁文,在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是相似的,只是因为他们用的是拼音,由于各国语音的差异,各种语言逐渐分离。
做个不恰当的比方,欧洲各国相当于中国各省,虽然每个省都有方言,但都算一个体系之内的,所以,他们相互学习对方语言时,就非常轻松。而中文和他们相差甚远,所以学起来感觉费力,同样的中国人学习西方语言一样不轻松啊。
一个中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学英语,一直到大学毕业总共要学十六年,可我们的大学毕业生有多少能用英语交流的?
假如一个美国儿童,让他按照中国人学英语的力度学习中文十六年,他会学成什么样?
我相信他能学得更好,因为只要他能学会3000个汉字就和一个普通中国人一样了,而中国人要想熟练掌握英语,至少要学60000个单词。
三、汉字在计算机时代是否落伍
1.汉字不能作为编程语言使用
前面已经说过汉字在电脑输入方面已经找到好的方法,那么在软件编程时是否也能应用呢?目前,大多数攻击汉字的人都会用编程语言都是英语作为攻击点。
编程语言使用英文字母不是因为汉字不行,而是因为编程语言是美国人最先发明使用的,他们自然要用他们熟悉的文字。
编程语言严格来说是一种逻辑语言,并不是一种我们人类的通行语言,那些字符代表某种指令,来告诉计算机应该做什么。你可以用一个英文字母做为指令符,也可以用俄语,甚至什么语言都不是都没问题,只要事先约定好某个符号就行。
所以,汉字并不是不能成为编程语言,只是因为现有的编程语言大多是美国人发明的。要想改变也不是不可能,但难度太大,就好像一座建筑已经建了10层楼了,现在要改变大楼基础,大概率是要把整座楼拆除的。
这样的事是要走一步看一步,急不得,当前,国家已经在开始鼓励自主开发电脑、手机等的操纵系统,毕竟我们是后来者,需要一步一步地改变。
2.使用英语编程会有更强的逻辑性
这种说法是相当荒谬的一种观点。有人举例说英文包含有多达16种的复杂的时态变化,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过去进行时等等,语法非常复杂,说明英语更有逻辑性,能更清晰地区分各种差别。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如果一件事情能更简单地表达清楚,还需要搞得如此复杂吗?这其实更加说明中文的强大,使用中文的中国人,在逻辑思维上一点也不必美国人差,相反中国人的编程能力是全球最强的,这一点在码农界是有共识的。
HackerRank是一个为全世界的开发者提供各种测试的网络社区,在HackerRank上有一份对各国程序员编程能力的调查表,中国程序员编程能力名列榜首,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俄罗斯和波兰,而使用英语的美国和英国则分列28位和29位,可见英语语法的复杂不代表逻辑能力更强,编程能力更好。
中国人能在这项美国人发明的逻辑语言中领先,恰恰说明使用汉字让中国人具有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汉字或许是未来科技的瑰宝
说了汉字这么多优点,到底意味着什么?就是要告诉大家,不要自卑,汉字和中国人目前的地位,只是短暂的现象,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从来没有落后于世界,而是一直领先的。
可是,在十五世纪,当野蛮落后的满清入侵中原时,欧洲却开始了启蒙运动,开始了科学大发现和工业革命。中国往后退,欧洲向前进,经过了近三百年的反方向赛跑,西方把中国远远甩在身后。
现在中国人已经觉醒了,我们已经看到了差距,正在奋力追赶。恢复民族自信,以平常心看待欧美发达国家,对民族文化的瑰宝更要珍惜。
汉字就是中国人宝贵的文化瑰宝,以汉字的优越性,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或许会成为全人类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