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拾粹《大世界》朱丽华
在我九岁亦或十岁哪年的暑假,乡下大阿姨来到上海,说我亲娘(我奶奶)身体不大好要领我回看看。本来过一天就要走的,爸爸妈妈无论如何不让大阿姨走:“阿姐!侬无论如何要到大世界看场戏再走,来一趟不容易的。”推推让让,大阿姨到底拗不过就答应了。
我和弟弟熟门熟路,星期天不上学就乱跑,和小伙伴们外滩啦,新城隍庙啦,大世界门口的石狮子头,我们也没少去摸。大阿姨可是第一次到大世界看戏,进了大门有照壁隔开,分成左右两条走廊,每条走廊的一壁镶上哈哈镜。走到第一面哈哈镜前,把大阿姨吓了一跳,镜子里的大阿姨又胖又矮,眼睛鼻子嘴巴,好像压扁了一样,上下挤成一块;第二面哈哈镜照出来的人,像竹竿又细又长,面孔鼻子嘴巴竖着挤成一条;第三面哈哈镜照出来的人,肚子像大圆球,头像小圆球,两条腿又粗又短;再过去一面哈哈镜,头脚还算正常,可中间那段身子,往后凹了进去,难看得不成样子;接着到下面的哈哈镜,好笑极了,整个人就像被人踩扁了,眼睛鼻子嘴巴横着挤成一块;还有一面哈哈镜……。哈哈!哈哈!呵呵!呵呵!哦哟!哦哟!笑声响彻了整个走廊。大阿姨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搽着眼泪:“哈哈!哈哈!上海人啥个花头经都想得出来,哦哟哟!我气都透不过来了!
穿过哈哈镜走廊。迎面一个圆平台上,一辆小火车在铁轨上徐徐地转圈,平台上草地、树木、小房子、小人,做得精细逼真,小火车每隔几分钟还发出尖厉的鸣笛声。看得大阿姨眼睛都直了:“城里人真的聪明煞了,做得像真的一样。”一群孩子赖在哪里不肯离去,不用说自然少不了我和弟弟。我们被妈妈硬生生地拉着走,有句老话说“三步一回头”我敢肯定,当时我弟弟一步三回头。
妈妈领着我们沿着回廊,一厅一厅地看去,有唱滑稽的、有变戏法的、有唱评弹的……。大阿姨都没看好,又上了二楼,有一间戏厅传出震耳的叫好声,还伴着高亢的京胡锣鼓声,大阿姨问:“唱啥戏啊,这样吵法?”妈妈说:“是京戏,蛮好听的,进去看看吧”。妈妈看看大阿姨的表情,随又领着一间一间地转去,唱滩簧(沪剧的前身)、扬剧、越剧、豫剧,还有直着嗓门唱的秦腔……转来转去,到了一间唱锡剧的戏厅,刚开始唱庵堂相会,大阿姨才津津有味的坐了下来,妈妈主要是请大阿姨看戏,自然是主随客便啰。
我和弟弟欢喜看杂技啦、变戏法啦,最好有翻跟头的戏。叫我们看咿咿呀呀的锡剧,等于对牛弹琴,怎会耐得下心来?一会跑出去一会挤进来,开头人家还不好意思说什么,架不住次数多了就不耐烦了:“啥人家的小赤佬,弗看就滚出去,弗要影响阿拉看。”妈妈狠狠的瞪着我俩,举起巴掌作势要打,只能乖乖地又从人腿边缝挤回来。安静了没两分钟,一会挑绷绷、一会剪刀锤子布,一会猜手里有几颗香瓜子,叽叽喳喳忙个不停,招来很多白眼。好不容易到了演戏间歇。
来了好多卖零食的小贩,在过道上来回吆喝:“五香奶油~酱油瓜子~!;老城隍庙五香豆~!;长生果~(花生)喷喷香的长生果肉来~!;呱啦啦~松脆~炒酥豆!;生梨、鲜藕~又甜又脆~!(都削好皮切成片卖)。一会过来两个人,头顶着热气腾腾的篜笼,直着嗓门喊:“菜馒头、肉馒头!烫人喔~~!(上海人把包子也叫馒头)妈妈买了很多菜、肉馒头,大阿姨奇怪为啥买这么多,妈妈解释道……原来大世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上午看完了戏只要不走出大门,就可接着看下午的戏,绝对没人来查票。但是,你只要在大门口站一站,那怕一秒钟,再进门就要买票了。
中午我们吃着菜、肉馒头,生梨片,鲜藕片,嗑着瓜子,剥着长生果(花生)吃饱喝足。随后妈妈领着上上下下逛了个遍。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才去找好看的戏目(上下午的戏目都不一样)转到一间唱沪剧的戏厅,牌子上挂着“扬乃武小白菜”妈妈问大阿姨看不看,大阿姨说:“看过的,锡剧也演过,不知沪剧和锡剧一样不一样。”其实大阿姨看出妈妈喜欢看,才这样说的。
一直到夜里十一点多才散场,妈妈背着沉睡的国兴,大阿姨扶着迷迷糊糊的我,可能我正在做回乡摘菱角吃的美梦,又或许……很难说得准,毕竟是近七十年前的事了,况且当时还在迷梦之中。
---------------------------------
作者简介:朱丽华,78岁,汉,原籍上海,现住址:青岛李沧区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