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泉·散文】陈锐《葡萄美酒夜光杯》
【作者简介】陈锐,男,蚌埠市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散文诗歌散见于《文明》《安徽文学》《青年导报》《北京晚报》等。作品曾先后收录多个文集。有个人专集《一路走来的身影》。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在唐代诗人的塞外诗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王翰这首《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这首《凉州词》里有这样几个元素:葡萄酒、夜光杯、音乐还有征人。我认为王翰的词主要写征人,写征人的气魄写征人的环境也写了征人的生活和娱乐方式。如果要拍一部电影的话,我们可以选取这样的镜头:沙海里、古道边、篝火旁、猎猎战旗、一杆人马即将出征,有人取来葡萄美酒,一一斟满在夜光杯里,天边,一轮硕大的月,凄惨地映照在每个战士的脸上,而手中的夜光杯,比月更亮……至于写到葡萄美酒和夜光杯、琵琶声,都是为了衬托征人的心情。
我不是做考证的,但来到了夜光杯的产地,总要做个基本的了解。那时候的葡萄酒是什么样?一般对这首诗的注释说“葡萄美酒产自西域”。《辞源》注释说“汉时来自西域,唐时已能自酿”,《汉语大词典》说“用新鲜葡萄或葡萄干经过发酵而制成的酒”,我好奇的是古代的葡萄酒与今天的葡萄酒是同样的吗?
《本草纲目》有记载,说“葡萄酒有两样”,一种是简单地酿制而成的,“取汁同曲如常酿糯米法,无汗用干葡萄末亦可”,这也就是中原地区旧有的方法。《吐鲁番出土文书》记载了古代高昌制葡萄酒的办法,也就是破碎葡萄果粒的方法,在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中:葡萄只有被破碎,使果汁与果皮上的酵母接触后,才能发酵,除了自然酵母,还可以在葡萄浆汁里加入酒母。《本草纲目》所称的“大曲”,应该就是酵母或酒母。王翰的诗写在西域,按照有关记载更像是现代葡萄酒中的桃红葡萄酒,其颜色介于红、白葡萄酒之间。这样说,这样的酒倒入美丽的酒杯里会有美丽的光出现。正所谓好酒要用好杯饮。
三国时期就有“魏文帝所谓葡萄酿酒,善醉而易醒者也”。这说明葡萄酒的烈度不高。用今人的眼光看属于甜酒低度酒一类。既然这样,那么度数不高的酒喝起来必然选用比较大点的酒器。夜光杯从加工来看,均是比较大的器型,明显不是中原地区饮高度白酒所用的酒器。
那么唐代的夜光杯是什么颜色?我在甘肃沿途所见的是暗红色和墨绿色花玉雕琢成的高脚杯,是把一种产于本地的矿石进行打磨抛光,杯薄如纸,薄薄的杯壁就显露出微微的似透非透的光,象一抹晚霞的光辉,与我想象之中的“夜光杯”的颜色大相径庭,但也十分喜人。但,这就是唐人描摹的夜光杯么?所谓夜光杯是一定能在夜里发光的杯子。现在问题又来了,到底是在夜间借光发光还是自己发光呢?。
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里面说到,周穆王时西胡献夜光常满杯。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这说的是周穆王姬满应西王母之邀赴瑶池盛会,席间,西王母赠周穆王一只碧光粼粼的酒杯,名叫“夜光常满杯”。周穆王爱不释手,从此夜光杯名扬千古。从这个记载来看,杯是白色的在夜晚发出团团光辉。那说明古人用的夜光杯一定有另外的玉材或玉色,并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深色的。
今天我们所见的夜光杯又名阳关玉杯。它以祁连山所产优质墨玉、黄玉和碧玉为原料,继承传统工艺精工雕琢而成,在这一带应该是很名贵的饮酒器皿。但无论怎样,它一定质地光洁,色泽斑斓,宛如翡翠,就是这种光泽才让这个小小的器物得以千年传承。如果我们可以看到千年前戍边将士出征前使用过的那个杯子,那么我们在今天就是目睹了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这让我们体会到了物质文化的脆弱性。今天的商家把声声叫卖变成一种实地操作的实验,在如月的微光的映射下,清澈的玉液透过薄如蛋壳的杯壁熠熠发光。“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瀚的这句诗就渐渐地呈现出无比美妙的印证来,这种还原历史脉搏的做法,又让我们感受到非物质文化的坚韧和长久。我们由此感叹中华文化的绝妙传承方式。
夜光杯古老的造型到底什么样子,也许在今天不再重要,在那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各地的人带来不同的审美样式和制造艺术,使得这种酒具逐渐超越了使用作用而凝成一种文化习俗,在生死离别之际成为一种庄重的礼遇。
现在再让我们遥想千年前那个即将出征的夜晚,想象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和那个英雄群体,将士们没有失落没有抱怨、甚至没有留下身份,一些人在红粉佳人的惜别里,在呜呜的角声吹响前,用这夜光杯将葡萄美酒一饮而尽了去。在那个月圆之夜,碰巧诗人王翰来到这里目睹了此情此景,于是在一轮皓月当空之下,这首《凉州词》从诗人的心尖汩汩而出。月光、夜色、美酒、玉杯、沙海、音乐和诗歌,在瞬间凝固、凝固成一尊夜光杯,承载着厚重粘稠的文明之光,穿透千年的历史照耀着我们。难怪今日的我们,何时读到此诗,心中都会盈满了深深的醉意。
顾问:朱鹰 邹开歧
编辑:姚小红 洪与 杨玲
《琴泉》平台微信号:stzx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