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路7号(孙中山上海故居)

孙中山故居位于上海香山路7号,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中曾多次到过上海,主要住过三个地方:宝昌路408号,环龙路63号,香山路7号(当年是莫里哀路29号)。香山路7号是他在上海最后的住处,时间是1918年6月到1924年11月。这是一栋西班牙风格的花园洋房,小楼底层有半圆拱形敞廊,南部有平整的草地,室内有讲究的装潢.香山路7号是南洋华侨商人赠送给孙中山先生的。

1922年8月以后,中山先生在这里接连进行重要政治活动--会见了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李大钊先生,林伯渠先生;先后会见了苏联特使越飞和他的代表马林,并在这里宴请过越飞;研究了国民党的改组问题,公布了经过他本人亲自批改过的《中国国民党党纲》;发表了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孙文-越飞宣言》。这个宣言标志了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政策的最后确定,为新三民主义的形成写上了浓重的一笔。这栋房子现为中山故居纪念馆。

被列为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孙中山故居建于20世纪初,据孙中山的侍从副官马湘回忆,有一天,有四位华侨来环龙路拜访孙中山,出门时刚巧碰到马湘,他们问马湘:孙中山先生住的房子太不像样了,是他自己的吗?马湘回答:不是他自己的,他哪里有房子?这房子每月要付65元租金。四位华侨听了后感慨万千,说:“世界上哪里有做过惊天动地大事业的人连住的房子也没有呢?我们一定要替他想办法。”

原来,这四位归国华侨准备在上海开一家化妆品工厂,他们看到孙中山住在如此简陋的房子里,便召开股东会议,决定拿出一笔钱购买一所像样的房子送给孙中山。后来,他们购买了位于环龙路不远的莫利爱路29号的花园洋房。当他们再次来拜访孙中山,说明来意后,孙中山说:“送房子给我吗?不可!不可!我怎能接受你们这样重的礼?”最终孙中山经不住华侨们的多次劝说,才接受了这幢住宅。

1918年6月26日,孙中山辞去海陆军大元帅职务后离粤来沪,与夫人宋庆龄入住莫利爱路29号寓所(今香山路7号)。 在这里,孙中山的思想从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酝酿改组国民党;发起国共第一次合作;在这里孙中山殚精竭虑思考中国的命运,完成了《孙文学说》《实业计划》等重要著作。

上海孙中山故居有主楼、辅楼各一幢,毗邻在一起,都是砖木混凝土结构,环境幽静,楼前是一片草地,故居一楼是客厅、餐厅,二楼是书房、卧室、一个中型会客室和一室内大阳台。一楼东为客厅,正中置放一套沙发,墙上悬挂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蒙难一周年纪念等照片。西为餐厅,正中置放一套广式红木圆桌和圆凳,墙上有孙中山画像和照片,其中一幅是1923年视察广州机场时在中国第一架自行装配的飞机前与宋庆龄的合影,还陈列有1917年护法运动时使用的一把指挥刀和1924年北上时沿途团体和群众赠送的银盾、银杯等。

楼上西为书房,东为卧室。书房中央一张普通写字台,墙周挂有大小不同地图,其中《上海吴淞间水陆交通图附军队配备地图》和另一幅毛笔画的军事示意图,为孙中山手绘。 书房和走廊上,存有中外图书5000余册,内容广涉政治、军事、经济、历史、地理和法律。

卧室里有两张单人床拼成的床、衣橱等,一张孙中山著述时常坐的沙发,上方悬挂一幅宋庆龄摄于武汉的照片。书房和卧室前,为一间长方形内阳台,陈列着日本友人赠送的一副贝壳质围棋,墙挂一帧1915年孙中山和宋庆龄在日本东京婚后合影。

北面为中型会客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宋庆龄在北京方巾巷拍摄的照片,手中拿了一本1958年发表于北京的《建国大纲》线装本。玻璃橱里陈列着孙中山北伐时穿的一套哗叽中山装、一套麻布衣服和票夹、眼镜、行军餐具和行医用的部分医疗器械。 故居内的陈设都按照宋庆龄生前的回忆布置,而且绝大部分是原物。

草坪位于故居的南面,1922年9月4日,孙中山在草坪上召集在沪的国民党员召开改进国民党的首次会议。草坪东北角竖立着一座木制格子亭,是当年宋庆龄养鸽的地方。故居东面有两幢小楼,楼上是当年孙中山的警卫和副官住所,楼下是车库。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为国为民因过度劳累患肝癌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59岁。此后,宋庆龄继续在此居住至1937年。1945年底,宋庆龄回到上海将此寓所移赠给国民政府,作为孙中山的永久纪念地。 1961年3月4日故居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故居正式对外开放。


1933年2月17日,鲁迅与萧伯纳、蔡元培、林语堂、史沫特莱、伊罗生合影,于上海香山路宋庆龄住宅。当时鲁迅接到宋庆龄的邀请会见萧伯纳,回复道:“有这样的要去见一见,那就见一见吧。”照片由时任《上海晨报》摄影记者的毛松友拍摄。

1924年5月5日,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在孙中华寓所(今香山路7号)举行庆祝孙中山先生就任非常大总统三周年纪念活动时所摄。现为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



1924年5月5日,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在孙中华寓所(今香山路7号)举行庆祝孙中山先生就任非常大总统三周年纪念活动时所摄。第三排左起:第二人为毛泽东、第四人为沈泽民、第八人为恽代英、第九人为邵力子。第一排左起:第一人为邓中夏、第五人为张继、第七人为汪精卫、第十人为向警予。现为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

我的更多文章:
(0)

相关推荐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 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故居位于上海黄浦区香山路7号 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四年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中山故居一处在广东中山市翠亨村,一处在上海市中心的香山路.香山路是横穿思南路中部的一条小马路,路两旁种有高大的 ...

  • 上海游记:宋庆龄故居

    从武康大楼向左拐,即为淮海中路.到了淮海中路,对面即是我慕名已久的宋庆龄故居. 宋庆龄故居位于上海市淮海中路1843号,总面积4300多平方米,分为前花园.主楼和后花园. 毫无疑问,宋庆龄是伟大的女性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黄埔孙中山故居

    上海黄埔孙中山故居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香山路7号.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上海徐汇宋庆龄故居东北3.8公里.黄埔孙中山故居是一幢欧洲乡村式小洋房,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13平方米,建筑面积452平方 ...

  • 《孙中山上海故居》 影像魔都

    占地面积2500余平方米,展示面积1100平方米,主要有孙中山故居和孙中山文物馆两个展示场所组成. 孙中山故居是孙中山和宋庆龄唯一共同的住所,是一幢欧洲乡村式小洋房,由当时旅居加拿大的华侨集资买下赠送 ...

  • (15)黑山路181号旧上海图书馆

              1927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为了与租界相抗衡,连结闸北.南市等华界,制订了"大上海计划",选址今五角场地区的翔殷路以北.闸殷路以南.淞沪路以东.黄浦江以 ...

  • 淮海中路650弄3号孙中山上海行馆旧址

    淮海中路650弄3号孙中山上海行馆旧址为外廓式住宅建筑,建于1911年,房屋的主人原属法国人屠榭,建筑坐北朝南,每层有拱门式结构的房间八个,都带内阳台:外立面为砖墙,三层砖木结构,以凸出的层间线强调水 ...

  • 淮海中路1843号宋庆龄上海故居

    宋庆龄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 宋庆龄(1893-1981),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也是一位杰出的国际活动家,宋庆龄在上海的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是一幢红瓦白墙带花园的小洋房.这幢房子原是一 ...

  • 梧桐树下时光记忆:宁静、美丽的香山路6号

    梧桐树下最上海,香山的枫叶红了,冬日下的梧桐落叶随风飘落,上海梧桐树下的花园洋房四季分明,春夏秋冬,香山路6号花园里银杏也赶着季节,金黄的银杏落叶随风落满一地... 冬日香山路上梧桐.花园洋房花园一角 ...

  • 香山路6号原奥古斯丁教会的总部

    香山路位于卢湾区的一条街道.东到复兴公园,西至瑞金二路,长328米.原名莫利爱路(RueMoliere),为1914年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以法国戏剧家莫里哀命名.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时改名 ...

  • 香山路9号张春桥旧居

    香山路9号张春桥旧居,原来是<解放日报>的集体宿舍楼,张春桥住在这里的时候,已经是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解放日报>总编辑,他与老婆文静分居到离婚,并没有要求上级给他另配住房. ...

  • 高安路18弄20号荣德生上海故居

    高安路18弄20号的荣德生住宅建于1939年,3层混合结构.坐落在徐汇区高安路一条僻静的弄堂里.花园并不宽大,楼房亦不豪奢,是一幢非常实用.风格简洁的住宅楼,很能匹配荣老先生注重实际.淡泊虚名的实业家 ...

  • (35)黑山路181号杨浦区图书馆

    杨浦区图书馆位于黑山路181号,是旧上海图书馆旧址.1934年8月,由董大酉及其助理王华彬设计.采用的是现代建筑与中国建筑之混合式样.在平顶的两层建筑上,设置"中国固有形式"的重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