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非遗代表性项目:周富林:守艺五十载 知“竹”而常乐
——记非遗代表性项目黎里竹编技艺艺人周富林
在古镇黎里市河北岸,有一家远看并不起眼,但却总不缺人气的商店。
附近的居民闲时会来坐坐,店内的老式物事,总能勾起他们的记忆,睹物思情,或是睹物思人,然后一件件往事便在闲聊中娓娓道来;
途经的游客也会慢下脚步,对着曾经熟悉的工具,或与同伴讲述过往,或干脆拿出手机,用一顿猛拍,来定格自己欣喜的发现……
店主周富林却颇为淡定,将一柄用了30多年的竹刀握在手中,周遭便仿佛与他没了太大的干系,毛竹分条、竹条劈篾、篾编万物,时间如既往的50多年一样,在他身边慢慢走了过去。
接下祖辈的手艺,从小和竹子打交道
今年66岁的周富林,12岁便开始与竹子打交道。
“那时候做得比较简单。放学后先去割草,再帮父母劈劈竹篾,其实都是些父母已经劈过的半成品,我只要将这些竹篾一劈二就行,一来是喜欢,二来算是练练手。”周富林告诉记者,他父母、爷爷奶奶都是竹匠,手艺传自太爷爷,“我太爷爷在朱家角做竹匠,在当地颇有名气。”
到了17岁初中毕业,周富林正式成为一名竹匠,从农副生产所需的鱼篓、揽泥篰,到居家生活的竹篮、竹筐、竹箩、竹匾、竹筛,乃至扇子、凉席,周富林一家的竹制品不仅在黎里乃至整个吴江很受欢迎,就连上海,都有很多农副加工厂在使用他们家的竹制品。
“比如这种元宝篮,两头稍微高一点,看着就像元宝一样,我们黎里当地人还喜欢叫它'长档篮’,以前家家户户都会有几个,小的拎着去地里摘菜,大的挎着去割草,非常方便。”周富林说,后来有了塑料袋,这种篮子就用得少了,不过有些老人还是喜欢用这样的篮子,“现在大家环保意识强了,这种篮子用得又多了。”
丰富老街文化,65岁开新店
塑料制品的普及,大大压缩了竹制品的市场,20多年前,周富林在黎里大桥附近开起了竹行。
“主要是卖竹子,再帮人扎扎竹制的脚手架,或是做做竹梯,更精细的竹编手艺虽然没放下,但毕竟市场就那么点,所以做得并不太多。”周富林说,去年,黎里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人找到他,想让他“出山”,在老街开一家竹器行,丰富老街的业态和文化。“虽然当时我已经65岁了,但毕竟是真心喜欢竹编,于是就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
明确开店计划后,周富林为了提升自己的竹编技艺,还特地请教了安吉等地的老师傅,学习竹制工艺品的编制方法。
“以前主要做生产工具、日用品,虽然也是要精益求精的,但毕竟用途不同、大小不同,样式也不多,所以我感觉还是要再多学学的。”周富林说。
如今,周富林已经能编近百种竹制工艺品,其中不乏自己琢磨出的一些新品种,竹器行内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竹制品,几乎出自他一人之手。
“活到老学到老,手艺是自己的,学好了没人抢得走,再说了,旅游公司找我来丰富古镇业态,还帮我设计了店面,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古镇,我都不能坍台啊。”周富林说。
传承技艺,他愿意毫无保留地教
虽然现在几乎没有人端着竹箩去河边淘米了,也没有人挎着元宝篮去地里割草了,但一位游客的话,还是坚定了周富林传承竹编技艺的信心。
“前段时间有位游客来黎里玩,看到我店里屋顶层层叠叠悬着竹匾,墙上也挂满了竹制工艺品,受了启发,就想等新屋装修好了,在墙上挂满竹制工艺品。”周富林说,虽然很多竹制品从实用领域退了出来,但竹制工艺品有数百种,用来装点家居的确是很好的选择,甚至哪怕是简简单单的一张竹匾,挂在家里也是挺有范的,“其它如果盘、茶叶罐等,不仅可以当工艺品观赏,实用性也是很强的。”
除了拓宽市场以稳定竹编技艺传承外,周富林还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学习竹编技艺,让竹编技艺在更多人手里发扬光大。
“其实竹编最难的也就是劈篾,一根分好的竹条,最多要劈出12层篾条,只有长时间地练,练出手感,才能劈好篾,进而编好工艺品,只要过了劈篾这一关,剩下的就都不算难事了。”周富林说,只要有人愿意学,不管是劈篾,还是具体工艺品的编法,他即便一分钱不收,也愿意毫无保留地教给大家,“现在我弟弟、外甥已经学得蛮好了,但还不够,上个月,黎里竹编技艺已经入选新一批吴江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了,要做好这个传承,还得有更多人的努力才行。”
图为周富林在用竹刀劈篾。(徐海军摄)
作者:徐海军
2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