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

这三个星期,学校语文团队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情就是打磨了两节区赛的课。一节是黄薇老师的《那次玩得真高兴》。在课前我们做了前测,小朋友基本上只能写出流水账似的作文。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谁到哪里去玩了。玩的过程一笔带过。不断研磨之后,我们精准地找到了把过程写出来的支架“定画面 连起来”,还找到了表达快乐心情的支架“高兴地说 开心地做”。前一个做到了让过程可视化,后一个完全是儿童能明白的语言。

通过多次反复后测,我们发现学生不但能写清楚过程,还能体会到习作的乐趣。这一次的研究扎实有效。哈哈哈,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拔节生长非常开心。把这个教学设计分享给大家,你也可以用这个教学设计试试,很有效哦。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八单元习作

重庆大学城树人小学校 黄薇

01

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那次玩得真高兴》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写一件简单的事”。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学习写事,在习作经验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挑战。
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粗瓷大碗》四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本次习作的话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要求学生把一次玩的过程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显而易见,四篇课文的内容与“玩儿”这一习作内容无关,且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与单元习作相关性小,因此这次习作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难以从本单元课文学习中获得。
再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一共有七次写事的习作训练,不同年级对“写事”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具体要求见下表:
基于以上情况分析,我们将本堂课的教学要求定位为:把一次玩的过程写下来,能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通过三个班级的前测,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对于“那一次玩儿”的选材范围窄,大多数都写玩儿游乐设施。
2.在记录“那一次”的过程中,70%的同学会采用记流水账的方式。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谁一起去玩儿开始记录,但是真正写作玩儿的过程却一笔带过。
3.90%的学生都只会在结尾处写一句“我玩儿得真高兴”,不会表达快乐心情。
基于这三个问题,可有效利用教材给出的支架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教材支架一——四幅展现“乐乐”玩耍的图画,可帮助学生拓宽选材范围。
教材中提供了四幅图画,呈现出小男孩“乐乐”的四次玩儿的场景:跟同学玩儿游戏,和家人到郊外钓鱼,到动物园参观,跟小伙伴到游乐场玩儿。这些场景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暗含不同的地点,不同玩伴,不同的玩法,分别指向不同的选材方向。这样便拓宽了选材的范围,从不同角度唤醒了学生对快乐往事的回忆,帮助他们打开了思路。
2.教材支架二——在脑海中“放电影”、看照片、和当时一起玩儿的人聊一聊,有助于突破“怎么玩儿”这个重难点。
教材习作提示中给出了三个支架——在脑海里“放电影”、看照片、和当时一起玩的人聊一聊。在这三个支架中,“照片”是凝固的瞬间,对孩子回忆玩的过程帮助有限,“和当时玩儿的人聊一聊”则不便于在课堂上操作。那么,这两个支架可布置为预习作业。在课堂上,可采用“放电影”这一支架来帮助学生回想画面,再现过程。借助“具身认知”的学习理论,我们给“放电影”搭建了两个下位支架,第一是“定画面 连起来”,这有利于写出玩儿的过程;第二是“高兴地说 开心地做”,这有助于丰富快乐心情的表达。同时,可采用“演一演”的方式,让脑海中的画面“可视化”,然后再逐步过渡成“在脑海里放电影”,将其“结构化、思维化”。学生写作时,还可以演一演,写一写,这样便能大大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增加趣味性。
3.教材支架三——表达快乐心情的词语,帮助学生丰富表达。
之前学过的课文或语文园地中,有一些表达快乐心情的词语句子,可搜集后呈现给学生,供习作时运用。
因为赛课时间的原因,直至比赛时,学生进行的单元写作训练可能不足三次。在修改评价这一环节,根据年段特点及教材要求,采用让学生大声朗读自己作品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习惯和意识。通过自评,师生、生生互评,学会分享习作,从中体会到表达的快乐。在同伴反馈的基础上修改习作,学习将习作写得更明白。

02

教学目标

1.借助图片,通过交流,唤起学生的回忆,帮助学生拓宽选材;
2.借助“具身认知”的学习理论,通过“定格画面、把画面连起来”的方法“放电影”,帮助学生有序写出玩儿的过程;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借助积累的词语,表达快乐心情,并在交流过程中体会分享的快乐。

03

教学准备

1.电影胶片背景、三幅定格画面、板贴数个。
2.PPT课件。
3.学习单。

04

课前游戏

超级木偶人:
师生共玩常速、快速及慢速的木偶人,老师喊定,全班不动。为课中放电影、定格画面作铺垫。

05

教学流程

板块一:借助图片、联系生活拓宽选材,聚焦玩得最高兴的那一次。
1.导入课题,出示不同地点,不同项目的玩耍方式,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联系自己的生活,回忆玩得最高兴的那一次。
2.同桌互相交流,简要说说自己玩得最高兴的那一次。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呈现出不同的地点,不同玩伴,不同玩儿法的几处场景,拓宽选材范围,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通过跟同桌互相交流,从众多选材中聚焦“那一次”,为后面的写作做铺垫;同时,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根据对方的反应调整自己的内容,初步感知写作是自我表达,也是与人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读者意识”。
板块二:放电影,演一演,写出过程。
(一)示范演,提炼方法
1.根据教材配图,指导学生扮演乐乐扳手腕,知道什么是定格画面,定格画面的用途。
2.小结方法:
联系学生的示范演绎,教师总结梳理方法:像放电影一样,定住几幅画面,再连起来,大家就把扳手腕的过程看清楚了。
(二)学习演,丰富画面
1.学生从“钓鱼、坐过山车、逛动物园”这三幅画面中自由选择一个来“放电影”。
2.学生自己定画面,演一演。师相机指导从动作、声音等角度丰富“放电影”的内容,帮助学生更清楚地回想当时玩儿的样子。
3.播放微课《有趣的放电影》,总结、巩固“放电影”的方法。
(三)尝试演,准备习作
1.放电影升级:学生在脑海中“放电影”,通过刚才“定画面 连起来”的方式,回忆自己玩得最高兴的那一次,厘清玩耍的过程。
2.尝试习作,写出玩的过程。
3.出示习作例文,示范评价,明确写出画面并连起来,就是写出了玩儿的过程。
4.学生根据例文自评。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习作刚起步,要达成“有序写出玩儿的过程”这个目标很有难度,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放电影”,将当时的场景清楚地回忆起来,方可达成目标。学会“放电影”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在教师指导下“演一演”,将脑海中回想的画面“可视化”,再将画面定格,并连起来,这样,玩儿的过程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定画面 连起来”这个下位支架,帮助学生厘清了玩儿的过程。第二步是通过回想当时的“动作、声音”,使脑海中的画面更清晰。第三步再将“放电影”内化,在脑海中回放。这样从外显到内化的过程帮助学生真正掌握了“放电影”这一方法,同时达成了“有序写出玩儿的过程”这个目标。这样有趣有效的学习过程,大大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板块三: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积累的词语修改习作,写出快乐,分享快乐。
1.借助学生例文,回忆当时的感受。采访读者有没有感受到他的快乐?从哪里感受到的?
2.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回忆高兴时自己会怎么说、怎么做。
3.小结:
每个人高兴的样子都不一样。高兴的时候,你会说什么、做什么,把高兴的样子写进习作当中,快乐的心情就表达出来了。
4.例文修改:
(1)播放微课,学习修改的方法,出示体现快乐心情的词语和短语供学生选用。
(2)修改自己的习作。
5.学生互评送笑脸,分享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前测,我们发现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达快乐心情,语言也非常贫乏。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想一想开心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将“快乐”具象化了。同时从学过的课文、课后词语积累及语文园地里,搜集了一些表达快乐心情的词语,提供给学生修改习作时选用。这样的方法支架和词语支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出快乐的心情。
环节四:分享本节课的收获,课后延续快乐。
1.学生从多个方面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2.小结分享的快乐,布置课后作业。
这堂课,我们把快乐分享给了大家,还有很多收获。放电影这个方法,以后写事也可以用哦!课后,我们还可以在开头加上什么时候,和谁,一起去哪儿玩的,习作就更完整啦。写完之后,把你的习作读给别人听,让更多人都来分享你的快乐哦!
【设计意图】从知识、人文两个方面进行小结,一是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二是继续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明白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也是为了分享交流。小结分享的快乐后,巧妙设计课后作业,加上开头,引导学生完成整篇习作并分享,将快乐延续!

06

板书

好书推荐:《哲学与幼童》

推荐理由:假期就想着看看轻松的东西,轻松的和小朋友有关的东西。所以读了读《哲学与幼童》。这本书怎么说呢?不是理论的,虽然理论上它是;不是故事书,虽然它推荐了很多故事书,也讲了很多小故事。它给我的启发是,孩子是值得去琢磨的。它适合对琢磨儿童感兴趣的老师、家长。

(0)

相关推荐

  • 《西游记》我们这么读写转换着又读又写

    学在嵊州,教研第一!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草根研究者: 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 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方式: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 --小语思维导图 ...

  • 学习笔记|何捷《统编教材习作支架的使用情况分析及建议》

    从15年开始学习习作教学开始,就频繁听到"支架"这个词语.常听,常说,在教学中运用得并不是特别好. 何捷老师特意强调了支架的三个特点:辅助.抵达.撤离.支架必须是依附于建筑物而存在 ...

  • 统编新教材,我们做一本思维导图手工笔记来学习

    手工笔记.笔记社团成长记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草根研究者: 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 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方式: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 --小语思维 ...

  • ​吴勇:单元教材中习作训练体系的常态构建(下)

    本文字数:3112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吴勇:单元教材中习作训练体系的常态构建(上) 三."单元习作微训练"的操作策略 "单元习作微训练"促进教师整体解读单元 ...

  • 观专家课堂 悟习作之道

    作者十堰市阳光小学饶俊主任 首届全国真快乐作文研讨活动10月25日在湖北十堰慧海国际学校圆满结束.此次活动由中国修辞学会读写教学专业委员会和十堰市张湾区教体局联合主办,人大副主任李主任,教体局韩局长, ...

  • 秋高气爽言习作,组块教学研修忙

    下午,我参加了在人和小学举行的两江新区"组块教学"第六次研修活动.此次研修活动,主题为习作教学.研修活动分为四个板块展开. 板块一:课例展示 人和小学三年级四班孩子带来柔术球暖场表 ...

  • 看图画,写一写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学启示备忘录 冲突生成的情节往往是文章耐看的原因,思维冲突生成的学习往往也是深度的. 和,代表两者或者多者之间的共通,也可以是多者之间碰撞后的融合. 三下册的课文中,有很多的"和" ...

  • 【学思行研修】成都高新区益州小学——韩影

    韩影 中小学一级教师,成都市骨干教师.成都市优秀班主任.高新区教坛新秀.教育初心:教育无小事,传教解惑的同时,更传递教育的温暖. 学思反馈表 一.思考所得: "拥有自主学习力,成就最好的学习 ...

  • 统编教材中习作例文的定位、价值及使用(下)

    二.习作例文的价值 习作例文对于学生学习写作来说,其价值就在于给学生提供了模仿与借鉴的范本."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形成."所以,学习写 ...

  • 《芣苢》教学设计

    <芣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 2.赏析诗歌使用的动词妙处及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3.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 教学重点:赏析 ...

  • 《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教学设计

    <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芣苢>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是高中语文部编版教材必修上册第2单元第6课的两首首诗.本单元的单元主题 ...

  • 谁在采芣苢——《芣苢》教学片断

    今天讲<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古诗文网是这样翻译的: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 ...

  • 北关一中崔梦雪老师关于《如何审题》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课件及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北关一中  崔梦雪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研读中招试题,学会快速.准确审题. 导入: 同学们,在平时的考试中,试卷一 ...

  • 晋教版八年级《稳步发展的农业》教学设计

    晋教版八年级《稳步发展的农业》教学设计

  • 《快速发展的工业》教学设计

    《快速发展的工业》教学设计

  • 第十四课《小虾》教学设计

    14.小 虾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辅助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虾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 1.猜一猜. PPT出示谜语:驼背老公公,胡须翘松松.爬到锅台中,全身红彤彤.(打 ...

  • 第十三课《蜜蜂》教学设计

    13.蜜 蜂 教案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根据法布尔做的实验的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了解更多关于蜜蜂的知识. 2.搜集一些生活中的本能现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 第十二课《花钟》教学设计

    12.花钟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 2.(板书课文题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说说你对"花钟"的理解. 3.过渡:是呀,花钟可真奇妙!这可是作者 ...

  • 第十一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11.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搜集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1.了解北宋的时代背景,搜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如画册.邮票等. 2.一张图画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