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投入逐年增加,力度逐年加大,但因受农村村庄点多面广、村民居住分散、群众环保意识的淡薄和经济条件限制等因素影响,许多村庄缺乏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未经净化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外排。生活污水的露天径流和地下渗透,易造成村庄周边土壤、水体污染,会对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及居民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
一、我州农村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污水处理模式与实际脱节。目前,厕所污水、厨房污水、洗涤污水、散养畜禽废水是绝大部分农村地区主要的污水来源。由于楚雄州地域辽阔,因受地形地势、水资源利用、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大多数的山区农村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生活污水产生水量小、排放分散,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随地区和时间变化差异较大,总体规律表现为夏季较多、冬季较少。部分地区没有深刻理解国家“因地制宜、差别化治理”的目标要求,对水资源缺乏、水环境不敏感、污染问题不突出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也进行高标准设施建设,大大增加了前期建设投入和后期运营成本,导致一些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无污水可以处理。
(二)污水治理设施建设难以满足需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项耗资很大的民生工程,一个村庄的污水处理投入的费用在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不等。目前,虽然中央和省对农村环保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各地区也出台了补助措施,但很多偏远地区仍得不到资金补助。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足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置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三)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护困难。目前,我州还未出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经费拨付办法和标准,农村也没有征收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设施运维费只能靠各级政府投入。但由于县、乡财政支出压力大,财政能力不足,部分设施出现了堵塞、损毁得不到及时修复,项目难以长期稳定发挥效益。
二、关于我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资源力量整合。结合各县(市)农村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的实施,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和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资金的争取和投入。整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建立统一有序的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资金的集聚效应,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一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二)合理选择污水处理技术。当前,在国内普遍采用的农村地区污水处理方式主要是纳入城镇污水管网收集处理、农村集中收集处理和分散处理三种,处理工艺和处理技术形式多样。就楚雄州情况看,大多数自然村分布较为分散,人口规模较小,环境容量相对较大,加之村组经济实力较弱,因此,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一定要认真遵循好国家对农村污水治理提出的“因地制宜、尊重习惯,应治尽治、利用为先,就地就近、生态循环,梯次推进、建管并重,发动农户、效果长远”基本思路和要求,充分考虑自然村的经济基础、地理位置、环境容量等因素,结合不同村庄实际情况,选用切实可行、管用的污水收集处理方式,真正达到控制农村水污染的目的。
(三)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积极探索生活污水治理机制,根据我州县、乡两级财力情况,建议由政府尽快出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或指导意见,每年向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村民适当征收污水处理费用,保障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的良性运行。
(四)增强农民群众环保意识。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宣传力度,提高村民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村庄保洁员的作用,通过定期对村庄排污沟渠开展清淤、疏堵,杜绝农村黑臭水体的产生。指导村民小组修订相应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生活污水排放行为,引导村民因地制宜通过自建生活污水收集池(塘)等方式对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利用,有效消除农村污水肆意流淌的现象,全面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通讯员 郑红云 念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