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忽略的“意料之外”

2017年5月3日,应邀为参加省教育学院组织的高级教师研修班的老师们上一堂教学公开课——《雷雨》。

《雷雨》到底要教什么呢?

以前教授《雷雨》的时候,几乎没有认真思考过着这个问题,似乎很多人也没有认真思考过。教学思路几乎一致:先概述剧情,再分析人物,后归纳主题。稍有点改进的,探究一下“周朴园鲁侍萍之间是否有真爱?”“怎样看待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等。不难发现,这样的教学似乎都没有突出体现《雷雨》作为话剧剧本这一文章体式的特点,也就是说,我们通常都把《雷雨》当成小说来教了。

但要突出《雷雨》的文章体式谈何容易!

如果单一的讲话剧剧本的文体特点,势必空洞单调,学生并不乐意接受,也不容易理解;此外,关于话剧剧本文体特点的内容也很丰富,怎样选择恰当的适宜的教学内容?

考虑良久,最终决定从课文的主要内容入手,抓住一个“巧”字,去探究话剧剧本情节安排的独有特性以及“巧合”背后隐藏的必然性,其间渗透话剧“动作性语言”的赏析与解读。

课文选自《雷雨》第二幕,主要有两个“巧合”,其一是周朴园鲁侍萍三十年后的巧遇,其二是周朴园鲁大海父子之间的斗争。在情节安排上,由“巧遇”勾连出周鲁二人三十年的恩怨,由“斗争”牵引出周朴园罪恶的发家史,突出体现了剧本在情节安排上具有的“情节高度集中又巧妙勾连”的特点。

接着,围绕“怎样理解剧情中的这些'巧合’?”“'巧合’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等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偶然中蕴含着必然”。

阶梯教室坐得满满当当,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我问“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很巧的事?”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男生回答:“窗户打开了,这是很巧的事情!”

这里必须先还原一下课堂。

与之相关教学内容如下:

周朴园 你是新来的下人?

鲁侍萍 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

周朴园 你的女儿?

鲁侍萍 四凤是我的女儿。

周朴园 那你走错屋子了。

鲁侍萍 哦。——老爷没有事了?

周朴园 (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

鲁侍萍  哦。(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周朴园 (看她关好窗户,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鲁妈停。)你——你贵姓?

鲁侍萍 我姓鲁。

(以下教学实录根据教学录像整理)

师:戏剧台词、舞台说明、戏剧冲突,是戏剧剧本的三要素,也是剧本文学与其他文学样式不大一样的地方。这是从形式上,我们概括的剧本的特点。剧本在情节安排上,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看电影,看电视剧,常常听到一句话,叫“无巧不成书”,请问,节选部分,写了哪几件很巧的事情?巧在何处?

生:我觉得很巧的事情是,鲁侍萍很自然地去关窗户。

师:哦,这有什么巧呢?

生:因为关了窗户,就看不到窗外的情况,他们才会攀谈起来,才会有后面的事情发生啊!

师:哦,好的,还有别的理解吗?

生:我认为很巧的不是鲁侍萍去关窗户,而是窗户正好是打开的,窗户打开了,这是很巧的事情!(生笑)

也许,这个男生回答的语气有一点点俏皮,全班同学都笑了,同学们都看着我,听课的老师们也饶有兴致地看着我。

说实话,当时,我有点慌乱,因为在备课的时候,我真的没有思考过“窗户打开了”到底有什么巧妙之处。我预设的答案是“周朴园鲁侍萍三十年后的巧遇”以及“周朴园鲁大海父子之间的斗争”,“窗户打开了”和这些有什么关系呢?

我想回避这个“意料之外”,问一句“大家还有其他看法吗?”就行了,还可以回避得不露声色。

但是,回避,其实也是某种不负责任。只好硬着头皮(或者是巧妙地)把问题抛回给学生:“你认为这有什么巧妙的呢?”

学生的回答含糊其辞,也许他只是感觉窗户打开了有点巧,至于其他,估计也没有认真思考过。或者,他说“窗户打开了,这是很巧的事情”本就是一种直觉或者是某种揶揄。

继续询问其他同学,也没有让人信服的回答,估计学生们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但有个同学给了很好的提示,他说:“下文周朴园对鲁侍萍说过,关窗户是一个习惯,现在却开着,有点奇怪。”

顿悟,一切豁然开朗!

平常都是关着的,今天鲁侍萍来了,窗户却开着,巧不巧?

窗户打开了,周朴园不习惯,于是鲁侍萍就很自然地去关窗,这动作很是娴熟,这身影很是熟悉,于是周朴园觉得奇怪,就问“你贵姓”,接着周朴园就含糊其辞地与鲁侍萍攀谈起来,直至最后鲁侍萍亮明了身份。如果没有这打开的窗户,鲁侍萍就不会去关窗,周朴园就不会与鲁侍萍攀谈,也就不会有两人最后的相认,你说这窗户开得巧不巧?

“窗户打开了”真是一个巧妙的安排,它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再顺着往下探究,难道窗户没有打开,鲁侍萍就不会与周朴园相认吗?

显然不是!

当周朴园发现,眼前的这个老妈子居然知道不少内情,准备闪避的时候,鲁侍萍紧追不舍,“老爷,你想见一见她么?”“老爷,没有事了?”这些都表明,鲁侍萍并非不想见周朴园。当然,她并不奢望重提旧情。

曹禺自己说:“她之所以没有马上站起来就走,是因为自己整整受了三十年的苦,万万没有想到,阴差阳错今天又回到了这个家,碰到了这个人。既来了,她想看看这个人的心底到底有多黑。”(摘自《语文(必修四)教师教学用书》)

我对曹禺自己的说法颇为怀疑,虽然他是作者。一个女人,因为一个男人,受了三十年的苦,后来又见到了这个男人,她只会想着看看这个男人的心底到底有多黑吗?姑且不论她以前是不是也认为他心黑。

深入探寻,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他们总结出了鲁侍萍之所以没有马上站起来就走的几个主要原因。

其一,她并没有彻底忘记周朴园。鲁侍萍明白,赶她离开周家,不是周朴园的主意,周朴园也无力主张,所以她说“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她只恨周朴园“为了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而袖手旁观。鲁侍萍在周家,和周朴园有单独的房间,还生下两个儿子,周朴园与她的感情不可谓不真。她之所以没有马上走,是心底还有一点点期待。她想知道,以前爱过她的那个多情的富家少爷现在究竟怎么样了。两人相认之后,鲁侍萍说:“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言外之意是什么呢?又说:“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可见,在鲁侍萍的内心深处,她始终没有彻底忘记这个曾经爱过她但又狠狠伤害过她的男人。

其二,源自母亲的天性。鲁侍萍很想见见周萍,她不要金钱支票,她只想“见见我的萍儿”,即使她明白“他的地位,他的教育,不容他承认这样的母亲”。但“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这便是母亲的天性。

其三,她有倾吐三十年怨恨的心理需求。“是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经过三十年的磨难,鲁侍萍已然清醒,她知道自己与周朴园的巨大差异,也明白鲁大海与周朴园“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但她也需要哭诉,也需要控诉。

由此可见,周鲁两人的相见是必然的,即便那扇窗户没有“巧妙”地打开。

这不正是“偶然之中蕴含的必然”吗?这不正是教学的预设目标吗?

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某些“意料之外”,我们不应该忽略。善待并认真思考这些“意料之外”, 要么探求“意料之外”与“意料之中”存在的关联,因势利导,也许,“意料之外”可能转为“意料之中”;要么另辟蹊径,改变“意料之中”的教学预设,也许会有“意料之外”的惊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