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三岁的溥仪继位,慈禧藏有什么私心?
公元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无子而驾崩,当时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将光绪帝的弟弟醇亲王载沣立为摄政王,立载沣之子三岁的溥仪为帝。
以清朝当时的情况来看,光绪死后让弟弟载沣继位的兄终弟及继承方式其实更为靠谱,因为清朝当时是危机重重处于风雨飘摇之际,自然需要一个年富力强之人成为新皇帝,来更好的面对当时的严峻局势,更何况光绪没有留下子嗣而驾崩。
可是慈禧为什么对当时的局面视而不见呢,反而大费周章的立载沣成为摄政王,又让载沣三岁的儿子过继于同治和光绪名下,成为新皇帝呢?
其实,慈禧早在光绪病重的时候就已经替他选好了继位人,选择溥仪并非是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之下的考虑,是一步可进可退的大招。
假如慈禧没有死,那么她可以继续垂帘听政,也就是继续掌握大权,因为小皇帝溥仪才三岁。
如果让载沣继位,虽说载沣这个人老实听话,但坐到那个位置上,因为皇权势必要与慈禧起冲突。更何况慈禧虐待过光绪,载沣这个弟弟心里没有怨恨是不可能的,所以载沣这个年富力强之人坐在皇位上,那么病重痊愈以后的慈禧再想掌权,多少有些风险。但如果立三岁的溥仪为新皇帝,那么就不存在这个风险了。
这样一来会形成小皇帝溥仪在位,利于慈禧继续垂帘听政。而摄政王载沣看似可以摄政,但是慈禧的侄女隆裕皇后以压制住载沣,使他的权力远远达不到清初摄政王多尔衮那般权势滔天的,所以慈禧如果要垂帘听政,载沣是根本阻止不了的。
假如慈禧死了,那么她自然害怕被人清算,像清初的摄政王多尔衮就因为擅权,在死后被定下十四条罪状,不只是一切封典被追夺,更是被毁墓掘尸。多尔衮血淋淋的前车之鉴在眼前,所以慈禧自然要为自己的身后之事考虑,因此他安排政治格局很适合她的身后之事。
光绪的皇后隆裕太后,是慈禧侄女,属于慈禧的嫡系。溥仪即使长大亲政,那也要感谢慈禧,因为他的皇位是慈禧定的。
摄政王载沣虽然对慈禧虐待他哥哥光绪肯定有怨恨之情,但载沣这个人老实,并非心狠手辣之人。更何况慈禧立载沣的儿子溥仪为新皇帝,还立载沣为摄政王,载沣自然感激慈禧,因此慈禧更是将其彻底绑在战车上,所以将来载沣也不至于在慈禧死去,因为光绪的事情而对其进行政治清算,更何况隆裕太后还可以压住载沣。
总之,无论是死是活,都能保证慈禧的安全。然而聪明反被聪明误,三年后大清国彻底亡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