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性格和人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寄语:让心中住一尊菩萨,每日行善与爱以供奉,成全自己。
他为人耿介倔强,一生穷愁潦倒,他的诗大多是抒发个人的坎坷不遇和揭露世态炎凉。
唐贞元十二年,年届46岁的他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 [1] ,也有考证学说认为其考了六次,具体无从考证,姑且认为其考了三次,第三次进士登第,放榜之日,他狂喜,顿时感觉光宗耀祖。
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
短短二十八个字,他体验了46年来从没体验过的快乐,志得意满,实现了一次小小逆袭,他就是孟郊。
四十好几的人了,几十年的小目标终于实现了,兴奋之情可以理解。
如果一个人爱笑,这个人也往往爱哭,这种性格也在孟郊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科举失利垂头丧气的样子同样像极了考砸了高中生。
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
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
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
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
——孟郊《落第》
谁说春天来了万物欣欣向荣?我只见叶子被霜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遭受了巨大打击,再好的美景也唤不起失意人的雅兴。
后来孟郊再次参加考试,很不幸,又没有取得好成绩,便写出了《再下第》: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这是孟郊第二次科举失利后的心态,晚上躺下睡觉,辗转反侧,彻夜不眠;哪怕进入梦乡,也是夜长梦短,简直跟我当年考研失败的心态一模一样,唯一不一样的是,我没写诗记录下来。
性格与亲情
敏感的性格,同样相伴细腻的感情,孟郊奉母之命踏上第三次科举之路,母亲在其成功之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正是这种感性敏感的性格,他的孟郊留下了赞颂母亲的千古名诗《游子吟》,深情发自肺腑,引起无数游子共鸣。谁的母亲不是“临行密密缝”,哪位游子又不想“报得三春晖!”
“从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家来,从学校回家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儿子只是不来,她的神色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来的。我看了她的神情,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这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一段文字,怀念母亲,每每读到,便有强烈共鸣。
共和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常常说:“我真的很想念我的母亲。”母亲去世后,母亲的遗物中他只选了一条围巾。他说:“一到冬天,再好的围巾我也不用,只用她这条。生前我不能陪她,她走后,有这条围巾,如同她永远跟我在一道。”
新年来临之际,天下的妈妈都一样,人生的旅途如一场马拉松,谁也无法一直百米冲刺,若人生遇到不顺,回家看看妈妈,听听妈妈唠叨,如果年过古稀,还有母亲敲打,何等幸福。
性格与处世态度
一个好的诗人往往具有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否则写不出力透纸背的文章。
孟郊进士及第之后,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按理说一般会分配在中央政府部门或地方要职,由于他的不屈服,未能舒展他的抱负,
高堂搥钟饮,到晓闻烹炮。
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
——孟郊《寒地百姓吟》
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达的思想一样,全都体现出民间疾苦,富贵人家夜宴时敲钟,烹烧食物的香气到天亮时还氤氲不散。受冻者愿化作扑灯蛾,宁愿被烧死也要冲向富贵人家饰有华彩的灯烛。
孟郊批判浇薄时风和叛乱犯上,对时俗采取一种不合作态度,在中唐这个复古之风很浓的时代里得到了在后来不可能有的赞誉。
性格与朋友
从孟郊的诗词可以看出他是比较感性,价值观很正的好同志,这种性格让他交到了陪伴一生的好朋友韩愈,两人诗歌主张和风格比较接近,而且交往较多,情谊深厚。
韩愈生平自负,轻易不赞许别人,但对孟郊十分敬重,孟郊大韩愈17岁,“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便可看出韩愈对孟郊的敬重。
孟郊58岁连丧3子,凄苦悲恸无以言表。韩愈写《孟东野失子》,对好朋友进行劝慰。
韩愈从军,孟郊作诗《送韩愈从军》相送,
一章喻檄明,百万心气定。
今朝旌鼓前,笑别丈夫盛。
喜悦相互分享,挫折后相互勉励,彼此相交22年,自始至终关系一直非常亲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快乐的时候像个疯子,失落的时候像个孩子,最真挚的友情给知己,以身作则,孝敬父母,他就是孟郊,一个真实的普通人。
2019年可能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同样可能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如果2019年处于低谷,衷心祝福每一位奋斗者时来天地皆同力,在2020年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作者:王云涛,山东烟台人,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