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被贬,仍有一人念你冷暖,寄你的诗千古流传

漫溯历史,历朝历代,始终有一个独特的群体存在,他们就是“贬官”。
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之。
这群迁客骚人仕途失意,一生中有的曾数次踏上被贬的路途,有的在蛮荒之地一呆就是数年。
他们或因劝谏触怒龙颜,朝奏夕贬;或因被诬受冤,百口莫辩;或因革新失败,集体左迁;或因政治案件,无辜受连……
一朝政坛为官,一朝仕途中断,当误解和排挤袭来,当构陷和栽赃叠加,当被贬和驱逐降临,他们留给世人的,只有一个孤独离京远去的背影。
试问,哪个不是心怀抱负,渴求建功立业,哪个不是才华满腹,希望济世安民。
然而,世事变迁,命运无常,谁都无法预料来日的境况。谁又知道,被贬的南行迁客中有几人是被征召回京的,又有几人是再未归去的呢?
幸运的是,在无边的愁苦里,挚友是黑暗中透进来的一束光,他们还在远方念着你的冷暖,读着你的悲欢。
那些迁客们啊,他们又怎会知道,当初朋友们遥寄给他的诗会千古流传。

01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和白居易是好友,元和十年八月,白居易因上书请求彻查宰相武元衡被暗杀一案,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此时,身在通州,正处于病中的元稹闻讯,内心极为震惊,满腹愁思齐涌心头。
他没想到,自己三月份刚被改授通州司马,好友如今竟也遭遇厄运。
友情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大概是休戚相关,感同身受吧。试想,二人的情谊要深厚到什么程度,才能让垂死病中的元稹,还能惊得坐起呀。
殊不知,白居易在寂寞的谪戌旅途中,也在念着远在通州的元稹。
他每路过元稹走过的驿站,都会循着墙壁绕着柱子,寻找好友留下的诗句,并在旁边作诗应和。他在漫长水途中,伴着荧荧灯火,还在细读好友的诗卷。
元白的友谊,始于贞元十九年(803年),终结于大和五年(831年)。初相识那年,他们同科及第,死别离那年,元稹病逝。
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他们彼此欣赏,患难与共,在生活上互助互念,诗文上时时切磋。
即便身处人生的低谷,一同经历政治打击,一同遭受着被贬的命运,他们也从未改变对彼此的牵挂和惦念。
那凄凄的离愁,那款款的劝勉,那时时的想起,那惺惺相惜的情谊,都凭借着诗句,诠释了元白深挚的友谊。他们在凄凉境地中的往来,也成就了一段美谈。

0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公元753年,时值暮春时节,柳絮飘零,杜鹃悲啼,李白在扬州听闻好友王昌龄获罪贬官,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尉。王昌龄将要到达贬所时,李白才听说,赶忙遥寄一首诗深表安慰。
犹记得那一年,他和王昌龄在巴陵不期而遇,二人一见如故,自此结成好友。
当时,李白正被流放夜郎途中,临别之际,王昌龄还赠了一首《巴陵送李十二》给他:“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匆匆数年已过,眼见多年好友落入低谷,李白心急如焚。杨花漫天飞舞,飘泊无定,多像好友莫测的命运。
“七绝圣手”王昌龄初贬岭南,二贬龙标,多因他性情耿直,不护细行,导致他屡次踏上贬官之旅。
龙标在唐朝是个相当偏远荒僻的地方,王昌龄需跋涉穷山恶水,才能到达。五溪一带,山深水急,交通困难,条件恶劣,纯属落后贫穷之地。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这一切李白都经历过。贬谪路上的山高路远,李白能想象到。此行千里的悲愁苦闷,李白也能体会到。
如今,他只能将自己的满怀愁思寄给明月了,愿月亮能把他的忧心,担心,关心都带给故人吧。愿这封信能穿过岁月,跨过山海,早日抵达好友的手中了。
当王昌龄读罢此诗,举头望向夜空中的月亮时,也会感到李白的一颗愁心吧。

03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元稹去世9年后,某一天夜里,白居易夜里再次梦见好友,梦见两人携手共同游玩,早晨醒来泪水打湿了绢帕,也无心擦拭。
他悲戚地写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这样让人泪目的句子,这是他悼念亡去老友的动人之笔。
李白的朋友王昌龄呢,最终死在了他的前头,就在李白寄诗四年后,“安史之乱”一场浩劫,让好友的生命寂然落幕。
王昌龄为避战乱,辞官离开贬所,北上还乡,路过亳州时被刺史闾丘晓所杀。一代传奇诗才,就这样死于非命,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古时车马邮件都很慢。好友一旦失去联系,双方就可能消失在人海茫茫。一次再寻常不过的分别,就极有可能此生不复相见。一次意外的贬官,就可能死在任上,与亲友后会无期。
正因为生离死别,杳无音信是经常发生的事,所以人们极其重视送别,人们会及时地写诗寄信,以示相惜。哪怕友人遭贬,也不例外。
作者:弯弯,一枚爱诗词爱写字的90后,记下,只为心中所爱的那份丰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