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潘田的名称演变:潘田社 潘田汛 潘田公馆

关于潘田的名称演变:潘田社 潘田汛 潘田公馆

丰顺县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1737年钦定县名丰顺,县署驻丰政都汤田(今丰良镇)。1884年县志地图显示——

丰顺县署(丰良)东北邻龙岗,东有潘田社,铁岽寨,留隍、饶平、凤凰山,北有铜鼓嶂、大埔.....

潮州籍国学大师饶宗颐《潮州畲民之历史及其传说》提及“潘田社”:丰顺 旧潘田社有桔畲(县东五十里)。畲民祀狗之俗,闽浙粤均同,其余除夕祭祖,悬其祖像,子孙罗拜于前,主祭者手足着地,作狗行 状,跨过祭床。《丰顺志》云,除夕举家必席地而食,以为狗吃必在地也。有祖遗匹绫画像一幅,长三尺 许,画其祖人身狗头,自出生时及狩猎为山羊困死各情事甚详,岁之元旦,横挂老屋厅堂,翌早辄收蔽之。

根据史籍记载:“畲”是对“刀耕火种” 的一些人群的称呼,或者是对“山林中结竹木障复居息”的一些人群的称呼。这些人群居住在粤闽等地,有“平鬃”、“崎鬃”之分,其姓为盘、蓝、雷、钟等,“依山而居,采猎而食”,“椎跣足而行”,“畏疾病,易迁徙”,是一些自称为盘瓠之后的人群。

关于地图上的“潘田汛”——据清光绪十年(1884)《丰顺县志》记载,丰良驻千总1员、兵53名。关上岭汛驻外委1员、兵15名,并辖潘田汛;潘田驻兵3名。白坟铺、木头坳两汛裁去。仲坑山大坳头汛驻千把总1员,兵15名,并辖揭畲、三角地两汛;揭畲风汛驻兵10名,三角地汛驻兵3名。隍汛驻把总1员,兵16名,并辖十二塘汛。葛布、产溪、朱坑、转水、黄竹基汛各驻兵3名,其以前奉拨巡船每只备兵4名驾驶会哨,因年久失修,巡船废坏,于 咸丰五年(1855)奉文停止。汤坑汛驻千总1员,兵26名。大罗汛驻外委把总1员,兵12名。贵人村汛驻把总1员,兵27名。磜下汛驻外委1员,兵13名。筲箕坪汛驻千把总1员,兵28名。乾隆三十六年(1771),因朱亚姜起义,设茶背岽脚汛,驻城守营把总1员,兵20名,并辖龙潭、银坑、伯公坳三新汛,兼辖蓝屋角汛驻兵20名,龙潭汛、银坑汛、伯公坳汛各驻兵5名。以上各汛自道光二十年(1840)至同治八年(1869),屡次奉文将兵裁汰三成,有减无增。光绪年间,龙潭、银坑、伯公坳三汛先后裁撤,仅留岽脚汛,兵亦移驻田东圩,每年仅来岽下乡村巡查一、二次。光绪二十一年,广东巡抚马丕瑶奉谕裁兵,挑留精壮三成,其余老弱一概裁撤,旋奉部复裁减二成。光绪二十七年,总督陶模奏准,将水陆防营裁去二成,令各州县举办乡练勇。光绪三十一年,总督岑春煊奏准再裁七成,各营兵经三次裁减,所有防汛已形同虚设。节省的饷银移练新军。宣统二年(1910)知县单梦祥奉文设立县巡警官1员,县警10名,以代防汛。 

偶然阅读,随意摘录,感受一下100多年前的潘田镇先民的历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