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李世民与朱棣|杂文
文/山野
【作者简介】山野,四川盐亭人,工作之余喜欢读书、写作,作品散见于《剑南文学》《绵阳日报》《蒲公英》等纸媒和网站与微信平台,作品获奖。系四川省嫘祖文学院副院长、四川散文学会会员,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已出版随笔散文集《偷闲集》。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无论是父死子继,还是兄终弟及,家天下的封建王朝总充满着浓浓的血腥味,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既是家天下的历史,更是王朝最高统治权争夺的历史,这几乎贯穿于自夏以来家天下每个王朝,无论是被称之为王,还是后来被尊称为皇帝的那个人,也无论是大一统政权,还是弹丸之地偏居一隅的地方割据政权,无一例外。这不是哪个人能够左右或者改变的,纵使他有天大的本事和卓越才能,因为这是家天下政权的固有的特征和通病,同时也是它的宿命,伴随着它产生,也必将伴随着它走向坟墓。也就是说何种形式的家天下政权,都不可避免带着这种天然的致命伤。
好了,还是进入今天的主题吧!
我以为我们虽然无法改变家天下政权的继承者,也就是说可以不去管他是怎么得到这个最高权力的,但是却可以从他执掌最高权力,成为王或皇帝之后,是怎么干的,干的结果又如何,借此来评判高低优劣。这不,本文就要说道这两位都是从别人手里抢来的皇帝宝座的人。当然从别人手里抢来皇帝宝座的还远不止这两位,但就其知名度而言,恐怕没有哪个能够比得过我现在要说的。这一说大家无疑就知道了,对,我说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
历史不可以重来,也不可以假设,因为是过去了的既成事实。因此我们不可以假设或者推定李唐王朝第二位皇帝是太子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朱明王朝皇位继承者仍然是被赶下台的朱允炆,而不是后来的燕王朱棣,李唐、朱明王朝的江山会如何,也不能假设被赶下台的李建成和朱允炆就比事实上的继任者干得好或差,因为历史不能假设。不过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借此来比较二人的优劣,也就是虽然不能与失败者相比较,但这二者本身还是可以用来比较分析的。
众所周知,李世民的皇位是从兄长也就是太子李建成手里抢来的,而朱棣则是从已经登上皇帝宝座的侄儿手中抢来的,按照先来后到的合理性,两者之间李世民抢的皇帝宝座似乎要稍微合理些,毕竟是从太子而不是现任皇帝手里抢来的。而朱棣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他是从名正言顺现任皇帝的侄儿手中强取豪夺的。按照既往的说法,这叫犯上作乱,按律当斩甚至诛灭九族。朱棣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夺权打的旗子是“清君侧”,这也说明他理亏,纵然他后来成功当了皇帝。
抢皇帝宝座的过程也是可以拿来说道的。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所以对于流传下来的历史书籍,切忌不可盲信,要带着问号去思考。无论是旧唐书还是新唐书,总说道太子也就是被李世民赶下台的兄长李建成无能又多嫉妒,老是挑南征北战功劳卓绝李世民的刺,由此激发了二人的矛盾。对于前者我觉得未必如此,作为太子的职责是为父皇排忧解难,注定了不可能像李世民那样披挂上阵随时挂帅出征。再者从推翻杨隋政权,消灭其他占山为王者来看,李建成的功劳并不在李世民之下。所以太子李建成未必就有多差。至于说道日久天长,心生嫉妒,我想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不难得出这个结论。因为一个是太子,是储君是将来的皇帝;而另一个南征北战,功高震主,相互之间心生芥蒂继而产生隔阂摩擦完全有这种可能。另外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人物也就是齐王李元吉也不能不提。李渊有好几个儿子,但最有名的就是这三个。在推翻隋朝统治、消灭其他势力的过程中,目的一致性,还不大可能有根本利益上的冲突。而一旦外在的敌人被消灭之后,并伴随着父皇李渊年事已高,谁将成为皇位的继承者便是这三人之间心知肚明的头等大事,三足鼎立,联合一方攻击另一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说不定李元吉还想等着两位兄长火拼,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捡个落地桃子呢!权力是春药,谁又能经受得住这种考验?当然结果我们知道了,还是李世民出手快,下手准,成功登上了皇帝宝座。
朱棣自知理亏,打着“清君侧”的旗子从经营了数十年的老窝北京出发,浩浩荡荡。毕竟生姜还是老的辣,加之朱允炆用人欠妥,朱棣的军队势如破竹,最后终于把皇帝宝座抢到手了。
二者相同之处都是一把火烧掉了失败者的老窝,既是发泄心中长期以来的不满,更多的还是想掩盖事实的真相,把被逼的理由说得天下的人都知晓,同时也为自己登上皇帝宝座制造舆论。就这样本来两个没有什么希望,尤其是朱棣,硬是活生生地把皇帝宝座抢到自己手里,甚而至于篡改历史,矢口否认曾经还有个叫朱允炆的皇帝,可是事实总归是事实,因为在朱元璋的高压铁腕统治下的臣民们还是怀念朱允炆时期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以至于多年之后还有人念叨。
皇帝宝座抢到手之后,两个人的差距还是蛮大的,由此可见随着历史的推进与演变,后来的并不一定就比过去的高明。李世民成功登上皇位之后,除了对一兄一弟杀戮之后,还是尽可能的少杀人。对于兄弟的追随者也总是想尽可能为我所用,后来成为他治理国家的重臣——魏征就是他争取过来的,知人善任,如履薄冰,有了这些清醒的认识再加上他与群臣们共同的有效治理,于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贞观之治就出现了。也许他内心深处还是觉得皇帝争夺战中对同胞兄弟的杀戮还是太残忍,心生愧疚,所以才把心思用在治国安邦之上。
可是反观朱棣,似乎除了一个“杀”也就再没有别的了。朱允炆时的太常卿黄子澄处斩,全族被杀;前任兵部尚书齐泰处斩,兄弟全体被杀;时任兵部尚书铁铉磔死,儿子们全部被杀;户部侍郎卓敬,处斩,灭三族;礼部尚书陈迪同样是磔死,儿子们全被杀;一个不愿为他写登基诏书,被他的谋臣兼师父姚广孝誉为“读书人的种子”方孝孺照杀不误,而且光杀还不解恨,诛灭九族还要加上“学生”一族,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奇迹。这个时候哪里还记得出征时谋臣兼老师的临别赠言?杀到最后觉得《孟子》书中有“君为轻,民为重,社稷次之”这样的话有些不爽,把亚圣孟子也打入另册。有专家说朱棣的功绩远迈汉唐,莫非就是这杀人破记录?虽然李世民没有编过《永乐大典》之类的东西,没有派郑和下西洋显摆、炫耀,虽然两个人的皇帝宝座都是活生生从别人手里抢夺过来的,虽然两个人在皇帝争夺战中都不择手段杀过人,放过火,虽然登上皇帝宝座之后,总想千方百计掩盖过去的任何蛛丝马迹,生怕这些不光彩有损他们光辉形象,但是李世民至少还有点度,还有点自知之明,还有点廉耻之心,还有点敬畏之心,所以我觉得就这两人而言,还是李世民略高一筹,让人高看一眼。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