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200公里,癌症死亡率相差十几倍:“煎饼侠”不香了?

1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胃癌大国,约四成的胃癌病例发生在中国。

粗略估算:

我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近50万人,相当于每天近1400人。

多数病例都体现在胃癌高发区。

这其中就有山东临朐县

临朐县胃癌发病率有多高呢?

在1987-2005年的数据中,男性胃癌发病率为10万分之62.65。

这个数据是2000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的2.9倍,和亚太地区的1.6倍。

为了改善当地胃癌发病率,1983年临朐县专门设立了一场胃癌高发防治研究会。

截止今年6月,这一课题已经整整历时了22年之久。

美国医学会杂志刊发了这一课题的相关研究《生活方式因素、维生素和大蒜补充剂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在这项研究中,提到了当地的特色小吃“酸煎饼”

它的主要成分是发酵玉米糊。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临朐比较穷,煎饼的原料主要是地瓜干和玉米。

但是粮食在保存过程中容易发霉。

为了更好地保留粮食,当地村民只有把发霉的地方洗一洗,掐一掐,再用锅蒸一下,一样吃。

除了发霉的粮食,当地村民还喜欢囤咸菜

走进村民家,家家院子都有一两个大咸菜缸,咸菜水从来不换新的,水少了就添水。

对于当地村民来说,腌制越久的咸菜越可口。

正是基于这种味蕾偏好,在当时只有80多万人口的临朐,每年死于胃癌的病例就有400多例。

有的村子甚至一次就能查出五六个胃癌病人。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中前三位。

我们的饮食习惯胃部会最先得到感知,因此胃癌最受饮食影响。

譬如腌制品、发霉食物,本质上都是对胃极大的消耗。

邻国日本,在过去也是胃癌高发国家,但近几年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有了很大改变。

他们食用蔬菜水果量增加,放弃了传统的腌菜和咸鱼。

从近几年日本胃癌发病率下降上也能够看出,饮食习惯对降低胃癌的重要性。

2

距离临朐200里的兰陵县,虽然两地文化、社会状况均相似,但兰陵县却是胃癌低发区,胃癌死亡率相差15倍。

同在一座省,差别为什么会这么大?

与临朐不同的是,兰陵县是著名的大蒜种植基地。

当地村民的一日三餐里,顿顿都要吃大蒜。

兰陵人均每年吃掉6公斤大蒜,而临朐不过1.5公斤。

大蒜中含有杀菌和防癌作用的大蒜素,可以抑制肿瘤发生,还能预防幽门螺旋杆菌。

有个研究显示:

根治幽门螺杆菌、补充维生素和和大蒜,分别降低了38%、52%、34%的胃癌死亡病例。

今年6月,上海一位18岁女孩,因昏迷不醒被送到ICU抢救5天。

原因是女孩嗜奶茶如命,每天都要花100多元点外卖。

奶茶、可乐等饮品,加上烧烤、麻辣烫等食物,变成了她的日常饮食。

入院后,这名女孩的检查报告几乎都是全面标红的危急值。

高血糖渗昏迷合并酮症酸中毒、休克、横纹肌溶解、肾功能衰竭……

一个个危重症的诊断,宣告着这名女孩的生命已经命悬一线。

《人间世2》最后一集“暴风雪”,讲述了一名29岁的小伙子杨凯,一次酒后腹痛转入ICU病房的故事。

他得的是急性胰腺炎,有人这样形容:

就好比把硫酸倒进了肚子里,但就算这样也不足以形容的危害性。

这种严重的炎症风暴足以让任何一个强壮的成年人濒临绝境。

去年6月,一个26岁的男孩因为睡前吃了一大盘蛋炒饭,当晚突发急性胰腺炎,被送进医院救治。

第三天病情恶化,转成重度胰腺炎进了ICU。

当然,蛋炒饭不是导致胰腺炎的主因,只是诱发胰腺炎的最后一根稻草。

豆瓣组外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如果遇到肚子突然剧烈痛,痛到浑身大汗那种,千万不要大意,直接去医院。

急性胰腺炎是暴饮暴食致病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它来势凶猛,不仅突发时疼痛难熬,严重时还会引发器官炎症与感染。

因症状与急性胃炎相似,很容易被误诊。

而且,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非常高。

除了暴饮暴食,高血脂和酗酒,同样会诱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急性胰腺炎到底有多可怕?

来自豆瓣的网友:

“医生让准备80万,但死亡率是90%”

“急性胰腺炎救回来的真不多”

“10个重症胰腺炎的病人,至少3个会死掉”

饮食方式的不正确,都会使肠胃及周边器官发生不可估量的变故。

除了临朐,福建长乐县也是沿海城市胃癌高发的代表。

不少老福州人都有吃虾油、腌制鱼干的习惯。

鱼露是一种小咸鱼,味道非常咸,当地的胃癌高发情况与这种饮食关系密切。

腌肉、咸鱼、腌制蔬菜和海产品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

长期与人体接触,会增加胃癌、食道癌的发病风险。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辽宁庄河县也是胃癌高发的集中地。

当地胃癌发病率为1%,各种胃病患病率达82%,胃癌死亡率男性近一半。

比例之高,不由人震惊。

当地居民习惯吃自腌的咸猪肉,每到冬季,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缸咸猪肉,一吃就是一年。

而过量食用腌制品恰恰是导致胃癌高发的主要原因。

当年专家为证实这一发现,用六条同龄小狗分成两组进行比对。

一组食用腌制食品,一组喂普通食品。

半年后,食用腌制猪肉的小狗胃黏膜有不同程度损伤;

一年后,它们胃黏膜损伤严重。

而另一组则健康无恙。

3

与胃癌高发相对应的是,我国胃癌早期诊断率非常低。

可以看一组数据:

我国消化道肿瘤病例占全球近50%,其中近85%胃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属于中晚期。

不管采取何种治疗方式,5年生存率仅有27.4%。

生存率低的背后,是大众普遍知晓率偏低。

往往到了每年该体检的时候,一些人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大毛病,不痛不痒也就一笔带过。

这也导致了一些人错失了发现潜在风险的机会,进而预防不及时。

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也是胃癌高发国家,但是诊断率却远超于中国。

日本:70%

韩国:50%

日韩拥有比较完善的胃癌预防和筛查体系,内镜筛查得到大力推广和普及。

正因如此,导致国内癌症患者形成了一种既定印象:

“中国医疗技术还不行!”

更多癌症患者奔赴海外发达国家寻求治疗,毕竟在那些国家,癌症患者的存活几率远大于国内。

可是,事实是这样吗?

我国医生数量已由1978年的180万人上升到目前的450万人。

从曾经的缺医少药到现在的病有所医,我国医疗技术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

在某些研发领域,甚至超越发达国家。

中国在心血管内外科、泌尿外科、烧伤科、窥镜腔镜等多种领域都是世界先进水平。

在白血病和骨髓移植再到现在的干细胞移植,都做得很好。

在常见的癌症治疗水平上,打败中国的不是新技术,而是筛查普及率过低。

目前,在胃癌的综合治疗方案中,早期胃癌手术5年后的生存率可达95%。

日本胃癌80%的生存率,主要得益于“早期诊断”。

有一组数据:

日本在1990年后每年都约有600万人进行胃癌筛查。

所以,日本胃癌早期治愈率也很高,甚至是接近100%。

那么,日本是如何做到全民筛查的呢?

主要依靠“内镜”的筛查。

我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内镜”检查:

它是可以不进入身体,通过体外管道进行检查的一项设备。

通过内镜可以检查,有没有息肉,疑似癌变。

听上去好像不是很痛苦,可国人却闻之丧胆。

早期的胃镜是一位德国人发明的,它其实就是一根长金属管,末端装有镜子。

但是这种胃镜在操作中很容易戳破病人的食道,不久便废弃了。

直到1950年,日本医生成功发明“胃内照相机”。

再到目前临床上最先进的胃镜“胶囊胃镜”。

胃镜在医疗史上经历过三次变革,直到“胶囊胃镜”的出现,算告别了胃镜检查的痛苦。

因此,在此之前国人对胃镜有恐惧,胃镜的检查率非常低,早期癌症发现率自然也一直低迷。

目前我国很多县级以上医院都配备了高清胃肠镜,而且有无痛内镜。

大多数的早期癌症都可以检查出来。

胃癌患者里80%没有明显症状,很难引起重视,因此筛查的意义无疑更强烈。

有这样一组数据:

一期胃癌5年生存率高达98.1%;

二期胃癌66.4%;

三期胃癌47.3%;

四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仅有7.3%。

大多数患者,生存率走不到5年。

所以癌症问题,真正的解决它并不在于使用多么昂贵的药物,那只是一种补救措施。

比事后补救更重要的,是定期筛查。

早期胃癌在手术上也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在内镜下完成,无需开刀。

早期癌症知晓率与癌症生存率相辅相成,想要提高生存率,就要加快知晓率。

胃肠镜体检少不了,也无法替代。

4

在《中国居民饮食习惯于胃癌发病关系的分析》中发现:

“饥一餐饱一餐,严重不规律的饮食”会大大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如果能够改变某种不良习惯,患胃癌的几率可降低41%-62%。

想要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就要从吃上下功夫。

有研究表明:

食道癌、胃癌、肝癌、结肠、直肠癌、乳腺癌、肺癌等发生与饮食关系密切。

近几年,一些与饮食有关的慢性疾病也在跃跃欲试,成为高频词语。

例如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

应了老话讲的:

“病都是吃出来的。”

只有“食饮有节”,让胃肠处于舒适状态,它才能更好的发挥功能作用,调节健康。

人不能常常处在“过劳”状态,我们的器官也一样。

过度用尽,只会让它消耗更快,最终反噬己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