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不是烤肉!按这4个步骤来,“寻气” 、“得气”、“守气”、“追气”,一次抵十次
艾灸也是可以得气的,也是可以获得“灸感”的!朋友们,你们有艾灸得气的体会么?
01
艾灸为什么也要追求得气
02
灸感,究竟是什么感觉?
艾灸得气的感觉,就是我们说的“灸感”。灸感并不仅仅是皮肤发热、潮红,而是也可以像针刺那样有“如鱼吞钩”感,同样也可存在循经感传的现象。
这类灸感,不仅施灸者可以体会到,受术者同样可以体会到。类似的报道散见于坊间,但尚未有系统论述者。
古籍《备急灸法》中记载:
“灸罢二穴……其艾火即随流注先至尾闾,其热如蒸,又透两外肾,俱觉蒸热,移时复流足涌泉穴,自下而上,渐渐周遍一身。”
对于被灸者,灸感是自发产生的一种热、麻、胀、酸、痛等感觉,是艾草的热力和药力双重作用的结果,它的强弱视患者身体经络的瘀堵程度、对艾灸的敏感程度以及灸疗方法而定。
一般包括透热(热力从体表渗透胸腹腔脏器)、扩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传热(循经传导),以及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中国针灸学词典》中提到:
灸感的传感有时呈现弥散状扩散,有时呈线状传递,可扩散到整个上肢或下肢,乃至全身。
感传所到的部位可见微汗,有时可见肌肉跳动以及某些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如胃肠蠕动、鼻腔通畅等。
而从医者角度来看,灸感以“如鱼吞钩”更为多见。艾灸治疗开始后,当气至时,施灸者可明显感觉到手上艾条末端如被磁铁所吸(艾条虽轻,捏在指端却重逾鸡卵)。
一般一个穴位持续吸引的灸感可存在5~15min(应该与患者的体质有关)。此时患者的感觉是介于痛与不痛之间,部分患者有循经感传或局部有虫蚁爬行感,也有少数患者有局部胀痛感或全身出汗感。
当持续5~15min后,施术者可明显感觉到艾条末端的吸力逐渐减小,慢慢转化为排斥力,无形之中好像有一股力量在阻止艾条靠近。
03
4步操作,帮你找到灸感
施灸过程中一般可遵循寻气、得气、守气、追气4个阶段。
①寻气:取一截艾条(约3寸长),捏于指端,点燃后置于穴位上方,平心静气,凝神于指,运用回旋灸或雀啄灸的方式,逐渐探寻经气。
②得气:在施行回旋灸或雀啄灸手法时,若受术者产生感应,则施术者可感受到指端的艾条被吸附,此为气至,也就是得气。患者此时的感觉是介于痛与不痛之间,虽感灼热,但仍可忍受。
③守气:得气后,一般都要守气,就是施术者在得气的位置保持住,任由艾条与穴位互相吸引,此过程一般需要5~15min,吸满则不再吸引,甚至会互相排斥。此时患者会开始感觉到疼痛。
④追气:此过程不一定人人都有。有些患者在某个穴位上守气到气满时,施术者指端所持的艾条会感到有一股力将其牵引往该穴位所属经络的上端或下端循行,并在另一个部位(甚至更多穴位)上重新获得灸感,有时甚至可以循行到经络末端。
这4个过程中,寻气最关键,守气最重要。守气一定要守到气满为止,用通3俗的讲法就是要“灸透”。《医宗金鉴》有言:“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火候不到,疗效必定会打折。
04
临证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