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砂锅问到底——中医的不传之秘

中医书友会第2954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中药的剂量问题真是中医学里面一个永恒的话题,连本文的作者都说,“中药用量真是一门颇深的学问,恐以毕生精力都不能穷尽其奥秘,著名中药学家叶橘泉先生早年提出的关于药量问题'希望有专人研究讨论之’,足见其用心良苦。”书友中的各路高人们若有话想说,亦可在文末留言,或写作成文发至投稿邮箱: tg@linglan.com,与大家分享。(编辑/王超)

不传之秘在用量  

作者/朱炳林

中药剂量的问题,一直缺乏一致的标准,清代医案上即可见“用药轻巧”,各药不过一二钱,有的甚至别出心裁,一般药材用根,名医偏偏用花,为求轻巧之至,无所不用其极,若问“根”“花”有何不同,却说不上来。 

目前在台湾,“经方派”用药不过三钱,组方少则三味;而“恽派”动则过两,组方多则三四十味,却都有一定的疗效,此当中有何微言精义,外人单看处方不可而知,可待后世智者研究矣!

我读叶天士、徐灵胎诸名家医案,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但也有一事不得其解:诸家之医案为何都不曾留下药物用量?

连秦伯未先生辑《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时,为求一律,也将用药分量概行删除。

难道用量无关紧要,没有留传之价值?难道用量乃不传之秘,诸家著书立说尚有保守?

莫非如《吴医汇讲》所说,“不以分量明示后人者,盖欲令人活泼泼地临证权衡,毋胶柱而鼓瑟也”?

不管怎么说,辨证论治,环环相扣,一环都不可疏忽。即使辨证准确、论治周全、选方独到、用药精纯,而用量不达,亦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也断无佳效。

清朝陈颂幕先生治一肿胀病人,予金匮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八分,附子一钱,甘草一钱二分,无效。邀吴鞠通先生治之。吴认为陈氏辨证不误,此病确属阳虚水停,选方用药也精纯不杂,取麻黄发表,附子扶阳,甘草和中。之所以无效,是用量不够。吴氏改麻黄为二两,熟附子一两六钱,炙甘草一两二钱,才取得较好疗效。(《吴鞠通医案》)

重庆陈源生之母患巅顶剧痛,手足逆冷,胸口冷痛,时欲作呕,陈予吴茱萸汤治之,不料药后病增而吐剧,为此求教于其叔祖父陈济普。陈济普先生认为辨证无误,方亦对路,药后无效,在于吴茱萸的用量过重,减其半,并加黄连五分以制之,便一剂而安(《名老中医之路》)。从这一古一今两则医案看,用量过与不及,都不足以祛病。 

古今名医,在精通药性、药物归经、四气五味的同时,没有不在用量上细加摸索的。

1984 年冬,全国不少专家学者聚会沧州,探讨张锡纯学术思想,对于张氏敢于实践验证,毫不保留地将药效体验的独得之秘公诸于世之精神,无不交口称赞。

例如,甘遂专于行水,攻决为用,乃泄水之圣药,但其气寒而有毒,要发挥它的作用,必须掌握好用量。那么,甘遂的用量多少才合适呢?张氏决定试试,曾一次嚼服 3 克,未曾瞑眩, 只是连续泻下十多次,最后所食水谷尽出,但无其他异常现象,始悟甘遂的通利降痰之力,数倍于芒硝、大黄,一般用量可由 1.5 克增至3 克,并无危险。

又如石膏,张氏谓“治外感有实热者,直同金丹”,其用量,轻证必用至两许,若实热炽盛,又恒用至三、四两。

再如用麻黄发表,张氏在沧州时,至多不过四钱,后南游至汉皋,才用二钱;迨北至奉天,有用至六钱始能出汗者,“此宜分其地点之寒热,视其身体之强弱;尤宜论其人或在风尘劳苦,或在屋内营生,随地随人斟酌定其所用之多寡,临证自无差谬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毋怪乎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申明:“凡治暴寒病,胸中茫无真见,虽用辛热,或以渐投,或行临制,时不待人,倏然而逝,医之罪也。”是有深意的。 

岳美中先生说过:“不理解组方的原意,不掌握药物的配伍和用量上的精巧之处,就是原则不明。失去了原则性,则谈不上灵活性。”(《岳美中医话》)方剂用量上有精巧处,这真是见道之言。

试想,如弃用量不管,那么,同是大黄、枳实、厚朴三味药物组成的方子,何以区别其为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抑或厚朴大黄汤?

一旦掌握了各自的用量,其攻下、除满或开胸泄饮之主治就不会张冠李戴,桂枝汤中的桂枝、白芍是等量的,如白芍用量重于桂枝,就变为桂枝加芍药汤;而桂枝重于芍药,就是桂枝加桂汤了,方不同,主治不同。

小青龙汤中的干姜、细辛、五味子应等量使用,桂枝、芍药于疾病初起时可等量,病久渐虚,应芍药倍于桂枝,取小建中汤意。 

完带汤是治白带的要方,其药物用量甚巧,白朮、山药各一两,白芍五钱,人参、车前子、苍朮各三钱,甘草一钱,而陈皮、荆芥、柴胡只用五、六分。

这种重达一两,轻不及钱,用量悬殊,正是傅青主寓补于散,寄消于升,动静配合,相反相成的组方经验,用此方如不按此方用量,则难收利湿止带之效。

类似完带汤这种用量奇特的例子,《石室秘录》中也有一方,药为白芍三两,当归三两,萝卜子一两,枳壳、槟榔、甘草、车前子各三钱。裘沛然先生治一赤白痢患者,在一系列治痢正规方失效情况下取用此方,没想到仅两剂便使日夜登厕近百次已臻危殆之患者得以病除。(《壶天散墨》)

张仲景芍药甘草汤的芍药和甘草是等量的,刘渡舟先生的经验是芍药甘草用量2:1方有好疗效。

据报道,加味生化汤可治子宫肥大,但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益母草、荆芥七味药中,如不知重用炮姜与炙甘草,便无明显疗效。

中药用量真是一门颇深的学问,恐以毕生精力都不能穷尽其奥秘,著名中药学家叶橘泉先生早年提出的关于药量问题“希望有专人研究讨论之”,(《名老中医之路》)足见其用心良苦。

(0)

相关推荐

  • 桂枝麻黄各半汤原文方解、参考用量、医案

    [原文]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甘草(炙)生姜(切)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掰)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 ...

  • 剂量是中医的不传之秘

    剂量是中医的不传之秘 中药的用量问题是影响中医疗效的关键问题.我们现在的药典.教科书都对中药的剂量进行行了标准化认定,譬如黄连,用量6 -10g,黄芪10-30g等,当然这个用量相对来说是安全的,剂量 ...

  • 中医千古不传之秘——药性阴阳转变大法

    文章来源/ 发展合作共享平台 导读: 翡翠行业水深?这样买翡翠,能省一半钱! 广告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用量",古代江南医门世家秘传伤寒论,传方不传量,可见药量差别与疗效干系匪浅,本 ...

  • 从柴胡升麻的用量,发现中医的不传之秘

    中医 不传之秘 在于量.同一种药物,有时用量不同,主治功用就不一样,临床效果就会差别很大,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所以深入挖掘药物的剂量和效用之间的关系,是充分发挥 中药 功效,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 ...

  • 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学医圣经方的,看过倪海厦视频的来看看

    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学医圣经方的,看过倪海厦视频的来看看

  • 18种常见病的中成药,老中医的不传之秘!

    月经不调--就怕--乌鸡白凤丸 [主治]: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糖尿病--就怕--参精止渴丸 [主治]:气阴两亏.内热津伤所致的消竭,症见少气乏力,口干多饮,易饥,形体 ...

  • 老中医的不传之秘,中医药秘验方

    金匮灵枢 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1.治疗脚气:白矾,干葛(二味打碎)各25克,将药水煎2次,药液混合,大约1500毫升,放盆内,把脚放在里边泡(不得少于30分钟),二日一剂,六天一疗程既可. 2.干性 ...

  • 中医千古不传之秘——药性阴阳转变大法!

    至道汇 2020-07-20 导读: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用量",古代江南医门世家秘传伤寒论,传方不传量,可见药量差别与疗效干系匪浅,本文探究药量药性的本质,阐述阴阳转变规律方是中医 ...

  • 中医用药不传之秘:用量与比例

    艾御享堂 今天 一.比例: 组方中药量大小的变化可改变其功效,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临证遣药组方时对药量应严格要求,不得违其规律而施. 常见的规律归纳如下: 1.药量大者为君,把持主体功效 在一首方剂中 ...

  • 中医千古不传之秘 - 阴阳转换大法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阴阳转换大法 自古以来中医(世医)的神秘莫过于用药的神奇,而用药的独到莫过于阴阳的转变,何为阴阳的转变呢? 常听人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