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通俗小说的发展

然而,要跨过这一步却又十分艰难,因为这是两种欣赏 对象与欣赏方式都有很大差别的艺术创造,而能完成飞跃 性的转折,以此为起点通俗小说便将进人一个全新的创作领域。 元末明初的战乱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对通俗小说的发展来说,它却提供了作跨跃性转折的契机,而转折完成的标志,则是《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问世,因为这两部巨著既是供 案头阅读的通俗小说的开山之作,同时其创作又是以话本长期 发展的成果为基础,它们身接性质各异的两端,故而称为飞跃性 的转折。在这里,话本的长期酝酿准备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 两部作品中也十分清晰地显示出了对话本的承袭痕迹。就《三 国演义》而言,它所描述的故事的来源可以追溯得十分古远,如 左慈、管辂、糜竺等人的故事,就弓晋人干宝《搜神记》中的有关 叙述大同小异,而干宝则曾介绍说,他书中的那些故事,是“缀片 言于残阙,访行事于故老”^的产物,可见西晋统一全国后不 久,有关三国的故事就已开始在民间流传了。这些故事在流传 过程中日见丰满,渐成体系,由前而所引的《东京梦华录》中的文 字可知,到了北宋时已出现了“说三分”的专家霍四究,而在苏轼的《东坡志林》中,也有小孩听说三国故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 出涕者,两曹操败,即喜唱快”的记载。历代“说话”艺人长期演 说的积累,导致了元至治年间《三国志平话》刊本的出现。虽然 这部话本是“文笔则远不逮,词不达意,粗具梗概而已”,但它 却是罗贯中撰写《三国演义》时参考的主要蓝本之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