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时,敌军为何只拆木板而不炸桥?杨成武多年后道出实情
长征是人类史上的奇迹,毛主席领导下的红军,在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下,深入西南不毛之地,屡屡挑战生存极限,最终凭借极其顽强的意志,走完二万五千里的征程。
长征途中,最大的危机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内部。湘江一役中央红军损失惨重,从8万人锐减到3万余人,此时正是生死存亡之际。
随后遵义会议召开,重新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团,中国革命得以转危为安。从此红军战士在毛主席领导下,快速、干净、有效地破除敌人的包围。
其中飞夺泸定桥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因为站在军事角度,桥完全可以被炸毁的,但是川系军阀刘湘只撤去木板。因为这一决策,中央红军逃出生天,成就长征伟业,那么刘湘为什么这么做呢。
关于泸定桥
泸定桥的历史非常悠久,追溯到康熙四十四年,那时藏族已经纳入到清朝政府管理之下,但是因为大渡河的阻隔,汉藏两地的经济交流极为不便。
小宗货物只能靠渡船和溜索转渡来运输,遇到大宗货物或者货物数量比较多时,船和渡索就解决不了问题,结果导致大量货物堆积在渡河两岸,无法运输。
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解决渡河两岸交通不便的情形,清康熙四十四年,康熙皇帝下令在大渡河上修建第一座桥梁,这在当时可是个大工程。
因为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地形险要,要想修建直通两岸的浮桥,哪有那么容易。最终历经一年多时间,克服重重技术、资金上的困难,泸定桥才修建完成。
最终成型的泸定桥是一座悬挂式铁索桥,全桥由桥身、桥台和桥亭三部分组成,修建过程中,主要解决的是铁索供应、铁索过河以及铁索固定难题。
这里面铁索可不是普通的铁链,它需要碗口般粗细,每根重达1.6吨,总共铁链重量21吨,加之西南地区交通不便,在当时条件下,从中原运过去可谓造价极大。
铁索桥修建完成后,康熙皇帝欣喜过望,给这座桥取“泸水”、“平定”之意,合在一起,就是泸定桥,其实大渡河的旧称并不是泸水,而是沫水,是康熙皇帝理解错了。
从此泸定桥成为西南交通要道,汉藏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交往,都是从这里互相传递的,应了康熙写的横批“一统山河”。
飞夺泸定桥始末
飞夺泸定桥其实是毛主席下的一步险棋,所谓兵贵神速,只有迅速占领泸定桥,红军才能彻底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从而实现战略上的主动,所以泸定桥一役至关重要。
当时的情形是:毛主席担任中央红军的领导人后,通过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已经摆脱国民党军几十万人的追剿,实现战略转移的关键一步,但是依然没有脱离险境。
蒋介石下命令,让薛岳、刘湘等部将采取南追北堵的方针,企图利用大渡河天险将中央红军彻底消灭。如此危急形势,毛主席并没有慌,他命令红一军团第1师第1团极速攻下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
毛主席预想的是以安顺场为基地,实现乘船渡过大渡河的目的。但是限于船只太少太小,在敌人追上来之前,不可能将所有的红军都拉过对岸,所以毛主席改变既定策略,改为从泸定桥过河。
红军想抢占泸定桥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泸定桥距离安顺场240里地,兵贵神速,需要在1天时间内急行军赶到泸定桥,等到薛岳大军赶到,红军就危险了。
千钧一发之际,党中央将飞夺泸定桥的任务交给红四团的黄开湘和杨成武,让他们带领红军战士,以最快速度赶到泸定桥,并要用1天时间占领泸定桥。
当时天降大雨,兼之山路崎岖,要用1天时间赶完240里路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鉴于此,杨成武给红四团战士下了死命令,让他们星夜行军,一定要准时赶到泸定桥。
在红四团将士的顽强意志下,奇迹发生了。5月29日凌晨6时,他们准时赶到泸定桥西岸。当时泸定桥已被敌人撤去木板,只留下22条锁链,对面是国民党机枪队守着。
这时红四团2连担任起飞夺泸定桥的任务,2连连长是廖大珠,他精心挑选出22名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和身下湍急的大渡河,踩着抖动的铁链,夺下泸定桥。
敌人为何不炸桥
于是有人对此产生疑问,既然泸定桥是红军逃生的唯一出口,国民党地方部队为什么不选择炸掉,而只是拆除木板呢?
关于这点疑问,时任红四团政委的杨成武将军,在后来的回忆录《忆长征》中有过明确说明:首先红军的战斗求生意志太过强悍,完全出乎国民党的预料。
国民党在泸定桥犯了轻敌的毛病,他们自以为泸定桥左岸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任由红军怎么夺取,都是无济于事的,结果红军战士硬是创造军事奇迹。
其次镇守泸定桥左岸的并不是蒋的嫡系,而是四川军阀刘湘的手下,刘湘对于中国共产党态度是比较暧昧,他只需要把工农红军赶走,而不是赶尽杀绝即可。
待到红军走后,刘湘还想依靠着泸定桥发展经济呢,怎么会轻易舍得炸桥,毕竟这条泸定桥贯穿汉藏,承载着越来越多的政治经济任务。假如炸毁泸定桥,背后修建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和物力,并不值得为了短期任务,将存在几百年的桥炸毁,这也是杨成武《回忆录》中提及到的。
飞夺泸定桥是整个长征的缩影,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在没有汽车飞机的支援下,以顽强拼搏的意志,完成一个又一个军事奇迹,正如他在《长征》中写得“金沙水怕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